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2021年09月16日22:09:12 資訊 1123
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 天天要聞

9月16日,第四屆中國質量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9家組織和1名個人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80家組織和9名個人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江蘇表現非常亮眼:共有12家組織獲獎,獲獎數量居全國第一。不僅如此,江蘇獲獎門類最全,涉及製造業、服務業、工程建設行業、教育機構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了我省綜合實力。

“質量”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詞彙,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我們息息相關。中國質量獎是中國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每兩年方評選一次,競爭激烈。在全國質量“大考”中脫穎而出,這些“排頭兵”的秘訣是什麼?

晉陞“超新星”

“此次表彰名單中,我省有6家組織是首次獲得提名獎,榮獲中國質量獎的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世蘇州”),更是全國首家獲得該獎項的外資企業。”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 天天要聞

質量管理與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6家企業單位雖是首次躋身中國質量獎,背後卻是對高品質數年如一日的追求。在國內物業服務企業中首屈一指的蘇州東吳物業,就是我省首次入選的企業之一。

今年5月31號凌晨,公司所服務的蘇州某項目1653房間噴淋爆管,現場值班人員第一時間收到物聯平台推送的噴淋泵啟泵信號,經消控室確認公寓16層確實出現水流報警異常,項目值班人員最快速度趕到現場進行處置,成功避免了一場水患。

這場“救援”得益於東吳物業自主研發的“蘇東吳智慧服務平台”。“為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公司從2015年開始自主開發信息化平台,下設建築運維、風險管控、綠色能源、空間資產、品質管控、雲課堂、醫管系統等10個子平台,覆蓋了公司全部300餘個項目。”東吳物業品管部經理唐慶華告訴記者,在“物業+互聯網”建設的幫助下,公司實現了服務流程標準化、服務標準可視化、管理過程透明化,極大提高了品質管控效率。

標準是國際通行的技術語言。除了保障自身服務品質,領跑全國高校物業市場,東吳物業還主導參編了1項設施管理領域的國際標準,成為國內首家參編國際標準的物業服務企業。

走在馬路上,不管迎面而來的是什麼品牌的汽車,裡面幾乎都有來自博世蘇州的零部件。憑藉“Q4.0質量管理模式”,博世蘇州成為榮獲中國質量獎的首個外資企業。

博世蘇州主營業務為汽車安全和智能駕駛核心零部件,連續多年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排名世界第一。“重視質量、追求零缺陷是博世與生俱來的基因。”博世蘇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汽車產業的升級,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德國發起工業4.0時,博世集團是發起者之一。博世蘇州傳承博世集團在工業4.0方面的經驗,在中國開創性地發展了“Q4.0質量管理模式”,即通過數據驅動、全價值鏈協同、智能化支撐,實現卓越質量。

獨特的質量管理模式給博世蘇州帶來了什麼?上述負責人舉了個例子:博世蘇州年產約8800萬塊不同類型的印刷電路板,裝配超過150億個電子元器件。“每塊電路板都需質檢,原來我們是利用光學檢測設備去測電路板上焊接的小零件有沒有缺陷,但每2000張圖片中有一張是設備誤報的,需要目檢員人工複檢。而現在,博世蘇州通過在前期上百萬張檢測圖片的基礎上進行AI訓練,開發出人工智能輔助光學檢測系統,採用卷積神經網絡及決策樹模型圖像識別技術,減少目檢員的工作負荷。相比人工檢測,該人工智能系統檢測速度提升了幾十倍,準確率提高超50%。”

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 天天要聞

記者注意到,獲獎名單中一家事業單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它就是位於揚州的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下稱“樞紐”)。圍繞“南水北調”和“防洪排澇”兩大任務,2013年起,樞紐率先探索水利工程精細化質量管理模式,對任務、標準、制度、流程、平台、評價進行“六大管理”,提升了源頭工程運行質效和管理水平。

“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樞紐承擔著防洪減災、水資源供給、水生態改善等任務。”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孫廣榮介紹,樞紐工程讓蘇北地區實現了“旱改水”、變成了“米糧倉”,使里下河地區從一熟漚田發展成稻麥兩熟的“噸糧田”,在調水源頭區域劃定340平方千米核心保護區,規劃建設1800平方千米生態走廊,推進生態濕地恢復和林網建設,促進水源地生態保護,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

栽下“常青樹”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但長久保持高品質、高標準並非易事。縱覽本屆中國質量獎江蘇獲獎名單,像好孩子集團徐工機械、七〇二研究所這樣的“老面孔”不在少數,這些企業單位既是江蘇的一張張閃亮名片,更是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品質的標杆。保持質量“常青”,他們有何“秘笈”?

憑藉在質量方面的突出表現,來自蘇州的好孩子集團有限公司連續4屆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好孩子此前還獲得過獲首屆歐盟產品安全獎、省長質量獎、亞太質量獎,可謂“拿獎拿到手軟”。

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 天天要聞

“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高標準,就沒有高質量!很多年前,好孩子產品就開始執行遠超國標、歐標的企業標準。”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好孩子集團高級副總裁竺雲龍舉了個例子,“比如根據歐美及中國標準,現在達標的汽車安全座椅可保護兒童50公里時速撞擊,可以在發生交通意外時保護95%的孩子,而好孩子高速汽車安全座椅可保護兒童80公里時速撞擊,彌補了剩下的5%,單這一項就投入了五六年時間研發,研發費用達到五六個億。”

“得標準者得天下”,標準之爭,是比品牌之爭更高層次的競爭手段。近年來,好孩子集團不僅成立了兒童乘用車國際標準項目委員會秘書處,為全球童車制定標準,同時,還主導和參與制訂修訂國際國內行業標準222項。在高標準的引領下,好孩子於1993年成為中國嬰兒車銷量冠軍,並相繼於1999年、2006年成為美國和歐洲的銷量冠軍,至今市場地位無人能撼。

輕如一輛童車,重如一架重型裝備,質量管理的弦始終緊繃。

去年11月10日,我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實現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0909米!我國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和下潛突破萬米的“奮鬥者”號,均誕生於同一個地方——中國船舶第七〇二研究所。

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 天天要聞

坐落於無錫的七〇二所,是我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研究、試驗基地,在深海裝備、極地技術等領域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核心技術,研製的系列深海裝備的質量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本屆中國質量獎評選中,七〇二所再度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獲獎是肯定,更是激勵。”雖已是第二次入選中國質量領域的最高獎項,出席頒獎現場的七〇二所所長何春榮仍難掩激動,第一時間將喜訊告知記者。

“七〇二所始終堅持推動全鏈條質量綜合提升,為進一步完善創新鏈、培育產業鏈、打造可控供應鏈,我們在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國家戰略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將拼搏創新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融入質量模式。”何春榮介紹,七〇二所積極立足精細化管理,推動產業全鏈條協同發展,將知識管理與質量管理相融合,帶動和引領行業發展。

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以自主創新為目標,七〇二所創新提出“謀深致遠,奮鬥最美”質量管理模式,帶領國內上下游產業鏈3000餘家單位立足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精研產品,帶動行業快速發展,保障了海洋裝備製造供應鏈的安全高效、自主可控。在幫助我國載人深潛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跨越的同時,更推動着深海採礦、深海考古、深海醫藥、深海旅遊等的新興行業的衍生髮展。

從1999年開始,“質量”就成為徐工集團謀市場、謀未來的關鍵詞,本屆獲獎名單中徐工集團再次上榜。“我們構建了預防級質量管理體系,打造包含創新生態、激勵機制、平台體系的質量管理系統。”徐工集團科技質量部部長閆麗娟介紹,目前集團已擁有651項核心技術,主導制定國際標準3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12件。

打造一批“高峰”

參天大樹的挺拔蒼翠,離不開肥沃的土壤。本次江蘇各類組織的亮眼表現,離不開近年來江蘇在質量強省建設方面的持續發力。

我省用不斷創新,織牢織密質量發展“保護網”:出台全國首部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地方性法規。首創首席質量官制度,全省首席質量官人數達3.4萬名。2020年9月,市場監管總局在南通召開首屆全國首席質量官大會,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已由江蘇走向全國。

“質量不好,企業就沒有競爭力。”在江蘇上上電纜集團董事長丁山華看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對質量的追求,以前是“有沒有”,現在是“好不好”“優不優”。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集團設立“首席質量官”,建立企業標準化體系,將所有業務流程、規章制度、技術文件建立標準,一切按照標準辦,做到質量安全責任層層落實。目前上上產品服務八大領域,電纜做到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50萬伏,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七。

12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數量全國第一背後,江蘇的秘籍卻是這個 - 天天要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的不斷提高和完善,有助於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經營質量。我省質量基礎設施強力推進,累計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88項,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5953項,均居全國前列,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數量居全國省(區、市)首位,建成“蘇檢通”“泰檢易”等省市級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台,常態化開展檢驗檢測供需對接。

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省質量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比如,質量品牌競爭力還不夠強,質量發展基礎還不夠堅實等。如何讓江蘇湧現出更多的質量“排頭兵”?“要以爭創中國質量獎為契機,着力完善培育機制,建立培育梯隊,在質量‘高原’上打造一批‘高峰’。”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新華認為,我省主導制定的國際和國家標準主要集中在機械、紡織、冶金等傳統產業領域,先進制造業領域標準的主導力和話語權不夠強。要鼓勵企業制定高於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以高標準引領產業邁向中高端。

“下一步,我省多措並舉充分激活企業這個質量供給的‘細胞’。”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市場監管局將積極加強激勵,落實省政府獎勵激勵政策。此外,將聚焦我省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加強培育,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堅實質量保障。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許海燕 沈佳暄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