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王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平時的零花錢,只有一兩百。
但上個月,他花了30萬元。
這些錢,是他的父母,傾家蕩產才準備出來的留學費。
因為留學需要驗資,所以父母把錢打到他名下的卡里。
但選好的學校還沒開學,錢就被揮霍沒了。
怎麼揮霍的?
一雙鞋,8000元。
酒吧及KTV,3萬元。
按摩店,每晚上萬元。
花費最多的,是桌游。
在一家名為“女僕桌游”的店裡,小王玩得很開心。
這裡的女孩都穿着最流行的“洛麗塔”服裝,笑容甜美,聲音誘人。
小王每次來玩,都會找四個漂亮女孩陪自己。
一個女孩一小時一百元,四個就是四百。
若是玩十個小時,就是四千。
晚十點之後,每人每小時的費用,會漲到160元。
還有打賞,單次888元。
另外,還有門票、包房等消費。
小王去玩了很多次。
還加了幾個女孩微信,額外發紅包打賞。
種種“享受”之下,花錢如流水。
王先生覺察到的時候,30萬留學費已經所剩無幾。
他一邊懊惱孩子不爭氣,一邊去找孩子消費的商店,希望能退錢。
因為孩子消費的時候,未滿18周歲。
哪怕當時,小王只差一個月,就要過18周歲的生日了。
店家能給退錢么?
8000塊錢的鞋,你穿了半個月,影響二次銷售,怎麼退?
酒吧、飯店、KTV、按摩店,你吃飯了,喝酒水了,享受服務了,怎麼退?
女僕桌游的老闆說,小王差一個月到18周歲,可看起來像20多歲。
並且,沒有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玩桌游。
我們店裡明碼標價,沒有任何強制消費、誘導消費。
店裡的女孩陪着他玩了很多天,每天十幾個小時,這個服務怎麼退?
王先生帶着記者,一家家找。
有些老闆知道原委後,願意給一些補助。
有些不願意。
女僕桌游出於人道主義,願意退5000元。
王先生不同意。
02
這件事,各個老闆應該給王先生退錢么?
律師說,應該協商退錢。
《民法典》也說,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的消費應該經過家長同意或追認。
小王的消費行為,是無效行為。
當然這件事中,家長也未盡到監護責任。
因此,經營者具體要返回多少錢,需要進一步商定。
那麼此事中,經營者和家長,誰的責任大一些呢?
我認為家長的責任大一些。
小王馬上就要18周歲了,不是十一二歲,年紀小不懂事,經營者也一眼就能看出是未成年人,大額消費要勸阻。
一個馬上就要18周歲的人,馬上就要遠離父母,出國留學的人,不知道花錢要有計劃么?
小王不知道。
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最好的,自己在炎炎夏日連一瓶水都捨不得買,卻不肯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為了面子,為了孩子的尊嚴,很多家庭都在咬牙硬撐。
今年六月初,央視痛批山西豪華生日宴。
在山西太原,很多小學生年滿12周歲,都要去酒店辦生日宴。
隨便一家中高檔餐廳,一桌菜要三千多元。
菜品包括遼參、生蚝、鮑魚等等。
20桌,就要六七萬。
還要有主持人、音響、燈光、小丑、魔術等表演,要僱傭多名攝像師錄像。
各種費用全算下來,要二三十萬。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負擔得起。
接受採訪的李女士說,自己就是工薪階層,不富裕。
但是孩子說學校里的同學都在辦,自己不辦沒面子。
只能硬着頭皮上。
雖說能收回來一些禮金,但還要有幾萬元的支出。
這些錢,是家庭幾個月的收入。
在豪華飯店過12歲生日的孩子,能知道父母,在咬牙給自己撐面子么?
能知道這些錢,需要爸爸媽媽幾個月的工資么?
絕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的。
在他們眼中,同學過生日,爸爸媽媽給500塊錢禮金,很輕鬆。
自己過生日,花費二三十萬辦生日宴,也很正常。
他們從來就沒有想做,錢有多難賺。
甚至不知道五百塊錢能買多少東西。
二三十萬元,又能做多少事情?
03
知乎上有兩個問題,對比看特別有意義。
一個問題是:
初中生過生日,可以要求得到5000多的鞋么?
有一個高贊評論是:
看到這個問題,心裡很震撼。
年輕人對物質的追求,竟然已經達到這種地步。
我知道這種事情,要看家庭條件。
王健林給了王思聰十個億,沒人說王思聰啃老,浪費錢。
但絕大多數家庭,沒有這個實力。
也要想一下,自己真的需要這麼貴的鞋么?
你以為的“家裡有能力出這筆錢”,是真的有能力么?
父母穿的是多少錢的鞋,你知道么?
若是他們的鞋只有兩百塊錢,你憑什麼要求穿五千的鞋,還說家裡有能力支付?
另一個問題是:
假如讓你向你最討厭的人磕頭並叫爺爺,磕一次給一萬人民幣,同時會朋友圈直播你磕頭,你幹麼?
高贊評論都是這樣的:
朋友圈直播過分了,這種事真心不能讓人知道,有人搶名額怎麼辦?
糾結這事的都是孩子。
我上班十多年了,哪天沒在做這事,錢還沒有這麼多。
有人放了一張圖。
只是一張圖,什麼話都沒說,得到三千多個贊。
而知乎答主@李小默,寫出了大家贊同這種說法的原因。
你老闆拿着文件,當著全公司的人面,甩你臉上,還披頭蓋臉一頓罵
你還繼續工作嗎
回到問題
兩者本質有區別嗎?
都是拿尊嚴換錢而已。
磕頭不僅輕鬆,回報率還更高,為什麼不磕?
是房貸太好還了,還是孩子學費太低了?
社會裡為了利益出賣尊嚴的事太稀疏平常了,根本不值得討論。
只要我身體允許,我會一直磕下去。
如果能承受住磕100個,第二套房的首付就有了。
如果能磕滿200個,等孩子長大留學的事就可以考慮了。
如果能磕滿300個,父母養老,老婆的車,家庭的生活質量,一切都會改善。
如果更多...
只是犧牲我的尊嚴而已,比起犧牲健康去工作太容易了。
很多時候,比起生活壓力,尊嚴根本不值一提。
所有的高贊評論都在說一個問題,錢難賺。
太難賺。
但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卻不知道這個道理。
因為愛孩子,有太多的家長一邊緊咬牙關賺錢,時時刻刻省錢,一邊對孩子說:
沒事,家裡有錢,你想要什麼隨便買。
於是給很多孩子造成了,家裡很有錢的錯覺。
還有一些家長從來不與孩子談錢,以至於很多人都快成年人,還不知道多少錢,能辦多少事情。
今年春天,四川綿陽一位16歲的女孩玩遊戲,先後充值300多次,花了九萬多元。
這是媽媽兩年的全部存款。
記者採訪時,女孩很無辜地說:
我看到短信提醒了,但沒有意識到,這是家裡的全部存款。
我不知道這筆錢這麼大。
這件事遊戲公司確實有責任,但家長就沒有么?
04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
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傅首爾說:
“真實的自卑好過虛假的自信,石頭裡長得出頑強的草,但是肥皂泡里開不出自信的花。”
我贊同她的觀點。
很多人擔心,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孩子會自卑,會沒有快樂的童年。
會影響性格。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家庭經濟若真的很困難,孩子是能感覺出來的,這不在討論範圍內。
我們討論的,是普通工薪家庭。
這類家庭有房有車,每年都有新的存款,但沒有能力買大牌,沒有實力奢侈攀比。
這類家庭一定要告訴孩子家裡的真實現狀。
並且我相信,只要父母有點耐心,有些技巧,孩子一定可以自信的成長。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幾千塊錢的鞋,大牌衣服,二三十萬的生日宴,不要去跟風。
這個不酷。
我們可以用這些錢去旅遊,見識大千世界。
可以用這些錢去投資,帶着孩子一起看錢是如何生錢的。
孩子懂一點財商知識後,花錢就會有計劃。
也可以帶着孩子去菜市場看看,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一百塊錢能買多少肉蛋奶,這些肉蛋奶又能做出多少美味佳肴。
帶孩子去醫院看看,讓他們知道十萬元,能挽救一條人命。
我相信,有了這些經歷後,孩子絕對不會一個月揮霍掉30萬留學費。
也不會為了撐面子,讓家裡舉辦豪華生日宴。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錢,有更好的用處。
他們更不會自卑。
因為,見識過真實世界的人,內心不會輕易盲從。
更不會短視。
-END-
你好,我是酒塵,一位全職媽媽,用碼字點亮人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酒塵的江湖”。
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