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濰坊青州雲門山街道招才引智辦公室主任李曉東帶領山東亞泰機械有限公司10餘名機械裝備製造技術骨幹赴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對接洽談,商議研究共建智能化工程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事宜。據悉,該院所專門從事工程裝備智能化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通過洽談,學院張建海教授被成功邀請擔任公司科技人才顧問。

近年來,雲門山街道始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讓企業在與人才合作中尋找契合點,解決企業在生產發展技術上的瓶頸問題,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創新發展。去年以來,街道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引進高端人才共19人,人才團隊2個、招院引所3個。
山東亞泰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進出口)於一體的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港口機械整機及零部件專業製造公司。目前,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正在與企業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智能化連續開挖設備項目合作,該項目先後投入資金1200萬,圍繞智能化工程裝備和控制系統,加速技術研發和應用,是本年度該公司同學校共同研究開發的重點項目。

通過兩個多月的共同研究,針對以往設備效率低、標準低問題,張建海教授團隊同企業共同研究並提出了改進方案。現在,經過對設備零部件的反覆精進改良,設備一次性連續挖掘成溝渠施工技術以及標準化施工技術均得到顯著提升。“有了張教授的傾力相助,幫助公司從根本上破解了技術難題,公司發展終於又回到了快車道。技術難題解決後,我們公司的年經濟效益將提升540萬元。”山東亞泰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凱說。
與此同時,在助力亞泰機械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街道還積極協助雙方成立山東亞泰智能化工程裝備和控制系統產業研究院,推進企業科技發展及項目建設,協助企業完善研發機制和創新平台,充分發揮科技顧問紐帶作用,全力提升科研團隊整體研發水平,實現校企資源共享。近日,街道又積極協調空閑土地一宗,作為企業項目實地實驗場地,便於項目實地模擬操作,對設備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早解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為全力做好企業與人才之間的“牽線”作用,街道成立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科技人才服務小組,在招才引智上精準發力,實現了人才招引不鬆勁。以“走出去、請進來”方式,積極與高校院所開展人才對接活動,先後為轄區企業引進專家人才10多名;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積極為企業和高等院所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項目、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緊密合作,實現技術人才資源的共享,引領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搭建人才智庫。通過以感情引才、以事業引才、以環境引才和以項目引才等多種方式,着力加快企業高端人才團隊引進與培養。與此同時,不斷提升人才服務質量,落實企業技術創新扶持政策,通過“產業鏈”打造技術人才集聚的“人才鏈”。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石如寬 通訊員 劉芳芳 陳其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