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patient safety action plan 2021–2030:
towards eliminating avoidable harm in health care
Guiding principles
編譯自:WHO Patient safety,圖片來自網絡

2021年5月24日至6月1日,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Assembly, WHA)在日內瓦召開,會議通過了首個《2021-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動計劃》,消除衛生保健中可避免的傷害。該行動計劃提出了願景、使命、目標、指導原則、行動夥伴、行動框架和戰略目標。本文是其中的七項指導原則。

我們面臨一個重大挑戰,即如何構建系統實現全民健康覆蓋,這樣的系統會讓全世界的患者在未來享有更安全的醫療照護。而這一挑戰也是本次《全球患者安全行動計劃2021-2030》中要解決的難題。以下七項指導原則確立了一套基本價值觀,指導本文件中行動框架的制定和實施。框架包含了全球行動計劃中的7個戰略目標和35項具體戰略措施。
1. 將患者和家屬視為安全醫療照護合作夥伴
享有安全的醫療衛生照護應被視為一項基本人權,醫療衛生服務往往需要患者共同參與。實現安全的醫療照護需要患者知曉自己病情、主動參與各項診療活動,在自身護理中以醫療照護合作夥伴的身份接受治療。然而,在全球許多國家,安全的醫療照護行為卻沒有想象的那麼常見。患者、家屬及其照護人員對自身健康以及所在社區的健康狀況有着濃厚的興趣。他們是醫療系統的使用者,他們是否全面參與,對患者病情是否了如指掌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關鍵。因此,患者和家屬應該參與政策制定、醫療計劃、績效監督、知情同意、共同決策等醫療照護的各個層面。患者、家屬、社區為保障患者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2 通過協作取得成果
世衛組織將把“2020-2030年患者安全十年”倡議作為一項全球任務,向各國提供政策指導和實施方法,讓醫療衛生更加安全。而在地方層面,顛覆性的創新舉措和更安全的醫療照護模式必然會出現。它們應該融入全球學習系統,重塑政策架構,促進患者安全全球討論。我們需要的不是單向的干預行為,而是一個全球合作的生態系統,從全球政策制定者到一線衛生工作者,每個人都能在此做出貢獻、互相分享學習。該框架中的所有患者安全乾預措施都需要精心設計、量身定製,以順應不同國家和社區的工作重點及其具體的實施需求。世衛組織將通過政策對話、戰略支持、技術援助來提供更安全的服務。雖然制定、實施全球患者安全行動對降低全球患者傷害可能會有所助益,但該計劃能否取得關鍵成效還是將取決於國家、地方和地方各級對患者安全行動是否上心、儘力。
3 從數據分析和分享學習經驗
世界各地都在建立從醫療點收集不良事件相關數據的報告系統。世衛組織於2020年編寫了《患者安全事件報告和學習系統:技術報告和指南》。報告指出,此類數據還來源於包括醫療事件索賠、患者報告體驗、檢測結果報告、臨床記錄核查、事件調查、重大事件核查以及血液製品、藥品、疫苗和醫療器械的安全監測數據。收集這些不同來源的數據,為更好地了解安全事件發生的原因,設計預防措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然而,在當前數據收集工作中,錄入存儲數據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和資源,花在分析共享數據上的時間則遠遠不夠,而分析共享數據能幫助人們從中學習,持續有力地提高患者安全。數據質量及可靠性問題可通過建立患者報告信任文化得以解決。雖然這些數據提供的傷害類型相關模式和趨勢信息格外吸引眼球,但我們的重點必須放在其提高未來醫療照護安全性的能力上。
4 將證據轉化為可實施和可測量的改進
包括患者安全在內的諸多醫療衛生領域都有一個薄弱之處,即將有效證據轉化為常規實踐的過程較為緩慢,人們有時稱其為“知道-做到”之間的差距。此外,豐富的患者經驗及照護知識有助於設計和實施方案,從而提高患者安全。在制定措施提高患者安全的過程中,充分了解變化進程,利用現有知識體系取得理想結果十分重要。這也意味着醫療機構和臨床服務部門的領導、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和患者之間需要開展密切合作。而建立能力提升培訓中心,鼓勵人們學習,掌握、傳播最佳實踐做法對於提升患者安全同樣重要。
5 根據醫療照護機構性質制定政策和行動
對患者安全的關注和研究大多集中在資源豐富的衛生保健系統和大型醫院集團的經驗上。然而,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也進行了大量的有意義的工作。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患者安全政策和解決方案必須適應當地情況。它們不能簡單地從一家醫院轉換到另一家醫院,在文化、傳統、醫療衛生體系設計和基礎設施水平可能存在很大差異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其次,經驗學習不僅僅是單向的。在資源有限的機構中尋找患者安全解決方案的經驗,對於在資源豐富的醫療衛生體系中開展患者安全項目也很有借鑒意義,對頗受青睞,倡導最佳實踐的“南-北”路線,也具有重要價值。
6 運用科學專業知識和患者體驗提高安全
如今,為患者提供安全服務不僅需要規劃、設計和戰略投資的技能,還涉及到患者支持、患者意識的提高,政策承諾,一定的遊說能力和地方主義的支持。傳統上認為,科學和技術專業知識來自決策者、衛生系統領導人、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學者和管理人員,而強烈的情緒來自公民、民間社會組織和患者維權者。全球患者安全行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既需要科學的專業知識,也需要那些曾因醫療衛生弊病而遭受損失,遭受嚴重傷害的患者和家屬表示認同,需要他們的積極的情感支持。如果科學技術與個人體驗這兩個因素能始終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它們將帶領我們走向成功。
7 在設計、提供醫療衛生的過程中孕育安全文化
發展安全文化對於改善患者安全至關重要。政策和立法可以為安全文化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利的生態環境,然而,安全文化最終都必須滲透進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態度、信仰、價值觀、技能和行為之中。安全文化必須與組織的整體理念和整體文化交織在一起。儘管世界各國、各個組織都能找到自己孕育安全文化的最佳方式,某些要素仍然不可或缺。領導層面的承諾,透明,公開、互相尊重的溝通,從錯誤和最佳實踐做法中學習和吸取經驗教訓、在無過錯政策和問責機制之間維持微妙平衡,這些都是安全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強大的安全文化不僅對減少患者傷害至關重要,對保證衛生工作者工作環境安全也是關鍵。這就需要創造一個保障心理安全的工作環境。

【原文】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32705
翻譯:劉璟 重慶醫科大學2019級護理學研究生
審校:洗月 重慶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2020級研究生
編輯:肖明朝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