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護理團隊中的一員,兒科五官科護士長康春鳳,在首批支援六院醫療隊伍中以一名資深護理人踐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她不懼疫情帶來的危險,帶着院領導和護理部對她的信任抗戰在疫情一線!
8月4日,當得知醫院要派護理人員進行外出支援任務時,她第一時間主動向白院長和護理部侯主任請纓參戰。領導們略有遲疑,因為擔心她身體會承受不了未知的風險。是的,她已不再年輕,46 歲的年紀在護士中已屬於老大姐,身體方面當然不如二十幾歲的年輕護士們。但是她堅信自己能夠克服這些表面上的困難,康春鳳:“我有着二十六年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和組織管理能力,心中有飽滿的工作熱情,這些一定會支撐着我保質保量完成此次支援任務。”
剛到達駐地後,康春鳳主動找到帶隊王麗萍護士長表明心跡:“雖然我在護理組年齡最大,雖然我是護士長,但是不要給我任何特殊關照,該上夜班就上,不要難為你排班”……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去做的。
8月5日晚上8點,接到進駐六院任務後,作為第一組帶隊組長,她帶領四名護士和一名醫生率先到達了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在夜幕的籠罩下,大家手握拳頭,留下了一組珍貴的照片,大家共同加油打氣:“我們要做好與六院的交接工作,給後面的同志們開好頭,一定要圓滿完成各班次任務!”
帶着出征前院領導的囑託,大家分散到了四個樓層進行工作交接。此時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即使一動不動也已是汗流不止,但是康春鳳不僅要在昏暗的樓道里四層樓上上下下的來回查看病人,還要叮囑各位組員:“26床高齡,身體極度消瘦,夜間起床上廁所有跌倒風險,一定要加強巡視,進行協助;15床情緒不穩定,加強心理疏導,避免出現過激行為……”克服了嚴重缺氧帶來的生理挑戰,她和她的團隊終於完成了第一個夜班工作!
8月7日,接到轉移護送58名患者至登封鄭州陽城醫院的通知後,剛剛下夜班的康春鳳沒有休息再次投入到了轉送工作中,她帶着第一批217號至221號五名患者先行出發。與她同乘一輛救護車的是一名年輕的姑娘,她面對被轉移的安排心裡充滿了焦慮不安,連聲追問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她一路上不住的流着眼淚。康春鳳充滿溫情地安慰她:我們轉移到了登封是為了你能得到更好的治療和休養,那邊的住院環境更好,你放心吧,有我們陪着你呢,你什麼時候回家我們再走,有不開心的事及時告訴我,這是我的電話號碼”……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康春鳳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着護理人的使命。接下來的日子裡,康春鳳的護理小組負責20名結核患者的治療和護理。
馬不停蹄來到登封陽城醫院,一切都是陌生的,她帶領自己的團隊從零開始,將病人一一安頓好。為了儘快地有序開展工作,值夜班時,她推着車子打着手電筒到一樓大廳堆積如山的物資中去領取科室需要的各類物品,一次、兩次……她忘記了疲憊,忘記了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直至天色漸亮。剛開始組裡人員少,每一樓層只配備一名護士,到了取飯時,她和組裡的年輕人一同並肩工作:巡視病房、處理執行各類醫囑、測量體溫、為病人領飯打水、在病房裡為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嚴格執行病房的消殺清潔工作控等等,一樣都不少,一樣都不落。她常常能夠敏銳地發現科室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積極向樊曉洋主任、王麗萍護士長建言獻策。
連日的勞累、精神緊張、黑白顛倒讓她出現了胃疼不適,剛開始她不想給團隊添亂,疼的時候就蹲下來忍忍,兩天後發現還是不見好轉。擔心影響工作,才悄悄地告訴樊曉洋主任,請樊主任幫忙開點葯。
8月17日是她十三歲兒子的生日,她不能給予陪伴,不能送給孩子禮物。康春鳳:“我想我的實際行動就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那就是:責任與擔當!我想對兒子說‘孩子,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做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人’。”
平日里的康春鳳就是這樣的內斂的人,作為九院一名老員工,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同事們評價她永遠都是默默無聞的那個人,淡泊名利,從不去與人爭什麼,只是踏踏實實做事,在護理崗位上度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她在堅守什麼?或許她記錄本上的一句話給出了我們答案:“我愛九院 ,愛得深沉,因為九院記錄了我的整個青春年華!”
在接下來的支援日子,康春鳳說:“將繼續努力工作,不辜負領導給予的信任,圓滿完成此次支援任務!”(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