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世界很小,而動畫則是童年最好的朋友。
巷子里的孩子們一起玩耍,但凡從哪個窗戶傳出動漫片的片頭曲,都能讓正在遊戲的熊孩子們一鬨而散。
雖然沒有手錶,卻比誰也準時。
葫蘆兄弟、藍精靈、忍者神龜……這都是最早被我們80後收入眼帘的動畫,囿於資訊匱乏的年代,我們如饑似渴地在小小電視屏上看着這些故事。
連我們的父母都能哼上幾段動畫片頭曲,聽得實在太多了。
當年不比現在。一般來說,經典好看的動畫片,一天能播出一集就謝天謝地了,有些甚至一周只有一集,大部分在周末播出。我們什麼都能忘記,就是動畫不能忘。
那時候停電又多,電視機也只有一架,電視台偶爾也會抽風,腰斬播出到一半的動畫,還有父母對我們看電視也不滿意,所以經常會因為各種不可抗力看不到喜歡的動畫片,就會讓我們懊惱很長時間。
看動畫已經不是簡單的娛樂,而是成為孩子們之間獨特的社交手段。只要晚上漏看了一集熱門的動畫片,第二天一定接不上同學們的話題。
熱血少年類型的動畫當時最受男孩子們的喜愛,打鬧時“龜波氣功”“天馬流星拳”的叫聲總是此起彼伏。還記得巷子里的某個孩子在大過年吼了一句“你,已經死了”,然後被父母關在家裡幾天以示懲罰。
“你知道嗎?紫龍其實有三件聖衣!”還有些提前看過漫畫的小傢伙還會神秘兮兮地劇透着內容,當他吸引到所有男孩的目光之後,便會得意地告訴大家,“我在表哥家看過漫畫,除了天龍座聖衣,還穿過山羊和天秤的。”
可惜,討論這些的男孩,在當時很少能吸引到女孩的目光。
能讓男孩與女孩同時追的動畫,我只能想到《灌籃高手》。這部動畫橫空出世的時候,讓所有的孩子都感到痴迷。
有人喜歡熱情如火、心思單純的櫻木花道,有人喜歡浪子回頭的三井壽,女孩們更注重個性和顏值,流川楓、仙道彰、藤真健司和神宗一郎都是她們的最愛。
正如《足球小將》讓一堆小屁孩跑上足球場一樣,《灌籃高手》也催生了許多籃球少年。大家熱衷用動畫角色給自己取名,技術好的叫“實驗小學流川楓”、三分準的是“七班三井壽”、個子不高的自詡“宮城良田”、皮膚黝黑的自然是“帝王牧紳一”。
哦,我曾經叫過隔壁班的一個壯漢“五班魚住純”,結果被追着滿校園跑。
總之,在動畫的影響下,大家總能開心地跑動、快樂地成長,度過每一個夏天。
除了動畫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劇種深受大家喜愛——那就是特攝劇。從未見過如此表現形式的孩子們把它歸入科幻片的行列,甚至認為看特攝劇要比看動畫片顯得更成熟一點。
喲呵,那時候就有鄙視鏈了啊。
當年影響力最大的特攝劇便是《奧特曼》系列,大家書本上的東西記得不怎麼樣,對於諸多奧特曼和怪獸卻是如數家珍。
還記得在小學的一天,有個同學虔誠地從書包掏出一本奧特曼資料書,據說是親戚從香港帶回來的。圍觀的眾人驚訝地發現,原本紅白相間的奧特曼竟然變成了紫白相間。
那個同學非常自豪地告訴我們,舅舅告訴他這是上古時代的奧特曼,日本熱播的。
而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個原來就是“平成三傑”中的迪迦·奧特曼,我們則還在喊着“雷歐!”
原來我們看到的是人家20多年前看的東西。
現在的生活與之前完全不同,我們追的漫畫和動畫,完全可以做到與原產地同步。也不限於一周只能看一集的窘境,想看多少已經推出的動漫,動動手指就能夠做到。
但為什麼感到沒有當年的快樂呢?
我覺得啊,是心變化了。原來的世界小小的,每周一集的動畫能夠填滿整個孤寂的心;而現在的世界越來越大,裝下的東西越來越多,動漫給我帶來的快樂也被慢慢擠壓,然後消失殆盡了。
我多想回到那個蟬鳴的夏天,躺在地板上,風扇吹來涼爽的風,窗帘也被微微吹起。地板上放着《哆啦A夢》和《龍珠》,電視機里播放着《灌籃高手》……
這終究是一種奢望,那段清澈而又單純的時光,早已遠去,消散在風中了。
本文由“和風動漫”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