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NBA聯盟選秀,是各支球隊迅速提升戰力的一大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考驗球隊管理層眼光的終極考驗。
多年來,聯盟中有很多球隊選中真龍天子一飛衝天,也有管理層老眼昏花將青年才俊拱手讓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NBA歷史上,讓人悔斷腸的選秀交易。
1,步行者隊用倫納德交易喬治希爾
在2011年選秀大會上,倫納德這個略顯得沉悶的男人,並沒有得到NBA球隊太多關注和青睞。
前三甲自不必想,倫納德甚至跌出樂透秀順位,一直到第十五順位才被步行者隊選中。
但步行者隊卻志不在倫納德,在摘走他之後不久,球隊隨即和馬刺隊做了一筆交易,用這位十五順位新秀為代價換來了三年級後衛,喬治希爾。
喬治希爾是位不錯的後衛球員,但潛力顯然不能和倫納德這塊璞玉相比,十年時間過去,倫納德已經是聯盟中前五的超級巨星,喬治希爾卻成為聯盟中名副其實的流浪人。
2,森林狼交易羅伊,換來小“韋德”
森林狼隊自從加內特走後,多年來一蹶不振,一直是聯盟中的弱旅。
但是這支球隊並不缺乏天賦,甚至有時會將天賦拱手讓人,2006年用羅伊交換來弗耶,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那一年的選秀大會上,森林狼在首輪第六順位選來了羅伊。
可惜不知為何,森林狼管理層突然對弗耶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完成了用羅伊交換弗耶的交易。
當年弗耶的選秀報告號稱這哥們是小“韋德”,可見他在實力上也不是泛泛之輩,但是比起日後在聯盟威震一時的“黃曼巴”羅伊,顯然還是有所差距的。
雖然黃曼巴羅伊由於傷病的原因,早早便離開了NBA的舞台,但就在這短短几個賽季中所綻放出的光芒,並不是弗耶所能相提並論的。
3,選秀夜公牛隊送走阿德,換來托馬斯
同樣在2006年選秀大會上做了虧本買賣的還有公牛隊。
不過當年公牛隊倒是是有自己的打算,阿德屬於投射型大前鋒,而當時球隊的當家人是魯爾-鄧和本-戈登。
兩名精於投射但是身體素質不算頂尖的後衛當家,球隊如果能搭配上一位身體素質過人的野獸內線,那說不準能更為合適。
顯然,同樣喜歡用跳投解決問題的阿爾德里奇,並不是公牛隊的意中人。
於是公牛隊和開拓者進行交易,用阿爾德里奇為籌碼換來了同為高順位新秀的跳跳男托馬斯。
可惜托馬斯難堪大用,只為公牛隊打了三個多賽季便被交易到了山貓隊,隨後打打停停了八個多賽季後消聲覓跡,再也難尋其消息。
反觀阿爾德里奇,一出道便成為開拓者隊的核心並逐漸成為球隊老大,後期在馬刺隊也是球隊重要成員,即便因為心臟問題不得不在網隊提前退役,其取得的成績也並非托馬斯可比。
4,1996年,黃蜂隊用科比交易迪瓦茨
1996年選秀大會,高中生科比在幾乎將要跌出樂透區的13順位上,被黃蜂隊選中。
隨即湖人教父韋斯特慧眼識英雄,馬上與黃蜂隊進行交易,付出迪瓦茨為主要代價,將愣頭青科比帶回天使城。
這筆交易一出,滿場嘩然。
迪瓦茨是一個實力接近全明星級別的成熟內線球員,而科比,不過一個首輪中段新秀,這個17歲的毛頭小子,甚至還不能獨立簽訂新秀合同,這交易不會令人後悔嗎?
後悔,當然後悔!
黃蜂隊在未來有大把的時間對這筆交易追悔莫及,就像當年開拓者錯過了喬丹,這一次黃蜂隊同樣錯過了一個傳奇,甚至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