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名中鋒來說,在內線和對手對抗,通過籃下得分和對籃板球的保護來幫助球隊是最重要的技術。可在NBA這樣的頂尖聯盟中,對於中鋒的要求往往更高,一名內線球員如果擁有出色的傳球意識和手感,他就能在吸引對手的內線包夾後將球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保羅加索爾、艾爾霍福德和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就是這樣的優秀球員。除此之外還有一名球員擁有這樣的策應能力,他就是凱文勒福。
除了在陣地進攻中的策應之外,勒福還有一手絕活,那就是在搶下後場籃板後的出色觀察能力和精準的拋傳。在騎士隊中,他的遠距離傳球已經成為快攻的發起點,在他們的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詹姆斯在對手投籃不中後迅速跑向前場,接到勒福的長傳球後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暴扣得分的場景。
樂福的比賽風格與傳統內線不同,他能依靠自己強壯的身體把球控制住,而在此之前,他就對球場上的情況瞭然於胸。搶到籃板球後,勒福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像其他球員一樣俯身將球牢牢抱在胸前,等形勢穩定後再傳給接應的後衛,中規中矩地開始一次陣地進攻。他會挺直身體,雙手持球高舉,或是架開胳膊擋住對手,迅速抬頭觀看是否有隊友快下,再將球傳給對方。當年在森林狼時,因此受益最多的球員是科裡布魯爾,後來到了克里夫蘭之後,接傳球的人就成了勒布朗詹姆斯。在比賽速度越來越快的情況下,快攻是每個球隊都要掌握的技術,中鋒往往是反擊的發起點,因為他們搶到籃板球的幾率最高。可並不是每位內線球員都擁有全面的技術,如果擁有爭搶籃板的力量,那在傳球的手感上肯定就會有所欠缺,而勒福恰恰兩者兼具,這就是他在球隊快攻體系中的寶貴之處。
自從2014年加盟騎士以來,勒福和詹姆斯的跨球場連線就成了他們轉換進攻的固定套路之一。這並不是一套可以隨便模仿的體系,一方面,球員們必須擁有足夠的默契程度,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擁有一個善於觀察局勢,又有能力準確傳球的大個子。勒福本人對於自己的能力非常了解,他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我在搶到籃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觀察隊友的位置,如果有人快速沖向對手的籃筐,我就要考慮如何把球傳到他們手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有這麼簡單。除了觀察隊友的位置之外,想要通過長傳發動反攻,還要對對手的運動趨勢瞭然於胸,同時還必須把握好傳球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