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票房、成本不詳。低成本電影(拍攝只用了28天)。未在中國上映。影片類型:西部。導演:弗雷德·金尼曼。製片國家:美國。1952年上映。
作為1952年的一部電影,感觸最深的是演員的表演。儘管是70年前的電影,但人物表演已經近乎成熟,對錶情的表達已經比較精準、細膩。足以說明中美電影發展的差距。
故事的主線設計很經典,警長凱恩召集大家對抗即將抵達的歹徒(預計4人)。自己千辛萬苦卻只找來了2個幫手。但在最後時刻,才知道歹徒人數增加到6人,2個幫手因害怕而離開,只剩下警長1人,也就是以一敵六。警長凱恩一人幹掉了4個歹徒。就在此時,警長出走又返的新婚妻子竟然淪為歹徒米勒的人質。影片的設計是,在警長凱恩被迫棄槍投降後,被歹徒放開的警長妻子,在歹徒即將打死警長時,開槍打死了歹徒。
影片的bug是影片後期出現的14歲的主動請纓的小男孩。因年齡小而被警長拒絕作為幫手。如果要出現這個角色,就應該在後期派上用場,比如讓這個小男孩在關鍵時刻開槍打死歹徒。要麼就不應該出現。如果我是導演,我就會讓警長自己幹掉3個歹徒,卻即將被第4個歹徒射殺,千鈞一髮時刻歹徒卻被小男孩從樓上幹掉。而警長妻子射殺第5名歹徒的設定不變。既增加了影片的可信度,也讓影片充滿了意外驚喜。
影片的對話已很考究。很少有直來直去的膚淺問答,而是頗令人玩味的頓挫。
影片中交際花說:你是個寬肩膀帥氣的男孩,可他(警長凱恩)是個男人。並不是有寬肩膀就是男人。
這部電影據說得到了不少美國總統的喜歡。艾森豪威爾在白宮觀此片不下三次。克林頓八年內在白宮放映了約二十次。他表示:這部影片講的是面對危險要有勇氣,不管或許要付出一切代價的事實,一個人要做他自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不知道萊溫斯基算不算)。諷刺的是,他甚至在交班時把此片推薦給小布什。小布什在白宮看過一次《正午》,還把影片海報送給來訪的日本首相。
影片通過女主的話,表達了另一個視角、另一個觀點:愛是改變一切的唯一方式。但這些無休的爭鬥,為土地、種族、金錢和虛榮,難道要解決這些,只能通過爭戰嗎?這部影片被美國總統所推崇,真的有點滑稽。
劇中的一個情節讓我想起了孟晚舟。為了抵禦將從監獄釋放出來的歹徒米勒,有人提議先把車站酒館裡的米勒的三個同夥抓起來。警長說,他們沒有違法,憑什麼把他們抓起來?這人說,那我們就出台一部法律:禁止在車站附近遊盪,同意的請舉手。一時間大家都舉起了手。這個荒唐的事被警長否了。但由此我們聯想到孟晚舟,以及美國的各種長臂管轄的法律——法律有時候就是這麼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