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模被抽至真空後,順着插滿模具的軟管,樹脂被精準地輸送到指定位置,約1小時30分後,樹脂與碳纖維充分融合,“海珠灣”號總長42.8米的1/2的船底鑄成。“‘海珠灣’號將是亞洲第一條在中國建造的碳纖維高速客船。”廣東中威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盛開介紹,傳統造船船殼由多塊部件構成,如今採用真空成型技術,船體一次成型,彌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
11月16日,琶洲260客位碳纖維高速客船鋪龍骨儀式在廣州舉行,宣告着“海珠灣”號的即將“誕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磅交通樞紐,自5月26日正式動工後,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碼頭項目(下稱“琶洲客運碼頭”)捷報頻傳。6天前,“海珠湖”號碳纖維高速客運船剛剛順利下水。
預計今年底,琶洲客運碼頭將具備通航條件。待正式通航後,琶洲至香港國際機場航線,全程耗時僅2小時,旅客可享受“廣州檢票、香港登機”的一站式“海天聯運”出行服務。碼頭一期工程預計投入2艘碳纖維高速客船,正是已經下水的“海珠湖”號和正在建設的“海珠灣”號。
黃盛開介紹,碳纖維高速客船的船底以往都在國外製造,“海珠湖”號的船底就是從國外製造完成後運回的,而“海珠灣”號是引進了挪威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歷時多年終於實現了國內製造的目標。目前,“海珠灣”號正在接受中國船級社(CCS)的認證,這意味着該船能夠在世界範圍獲得認證,對我國碳纖維船方面的製造和檢驗技術能力都是極大的提升。
碳纖維高速客船具有“重量輕、速度快”的顯著特點,“海珠湖”號、“海珠灣”號船舶設計總長42.8米,型寬10.8米,可載260人,採用噴水式推進,航速超過37節,比傳統鋁合金船重量更輕,強度更高,可節省燃油30%以上,而且安靜舒適。“海珠湖”號、“海珠灣”號船體外觀設計金黃色,與白色雙舷搭配,簡潔優美流暢。
“我們期待着大家乘坐廣州製造的碳纖維高速客船暢遊大灣區。”黃盛開說。
【南方+記者】傅鵬
【作者】 傅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