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企退休職工泄露國家秘密被判刑!

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來,個別涉密人員在離職後因保密意識淡薄、放鬆警惕,導致國家秘密泄露,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某國有企業涉密崗位職工馮某退休後保密意識淡薄,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以高額“諮詢報酬”拉攏,利用其與原單位在職人員仍有密切交往的便利條件,獲取我某重點行業領域核心涉密信息。最終,馮某被以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五十萬元人民幣。


圖源:視覺中國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國家秘密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任何泄密行為無論時隔多久、身處何地,都將受到法律嚴懲。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後要始終明確底線、紅線,時刻緊繃維護國家安全這根弦,不能以離崗離職為借口放鬆對自身的保密要求,不能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更不能充當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實施滲透竊密的幫凶。


間諜面孔大起底


國家安全無小事,境外間諜可能就隱藏在我們身邊,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間諜的“N副面孔”,看看這些“偽裝者”究竟是如何潛伏的。


——不調查的“偵探”。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披着偵探公司、諮詢公司的外衣,以核實信息、有償諮詢為由,誘使境內人員對我軍事敏感部位進行觀搜,或打探我高精尖領域的敏感信息,對我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不研究的“學者”。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打着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的旗號,頻繁出入高校、科研院所,以經濟利益誘惑或許諾提供學術、生活上的便利,實施策反活動,進而套取我國敏感信息和核心技術。


——不營業的“商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偽裝成“實力雄厚”的商人,以投資、合作等為幌子攀拉我重要敏感企業或機關公職人員,利用金錢誘惑、感情拉攏等手段實施策反,進而搜集我重點領域情報。對主動示好、承諾高額回報的“商業夥伴”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利益蒙蔽雙眼,更不要在商務活動中泄露國家秘密和敏感信息。


——不觀光的“遊客”。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以參觀旅遊、探親訪友為名進入我境內,以對中國自然風光和地理環境感興趣為由,自行或誘使境內人員進行非法測繪、現場觀搜等活動。對在軍事禁區、敏感地區附近徘徊、拍照,特別是攜帶高精度測繪設備作業的“遊客”,要保持警惕,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可疑情況。


——不走心的“戀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以“志同道合、興趣相投”的異性好友為偽裝,假借“戀愛”名義接近我赴外留學生或實施網絡勾連,發展成為戀人關係後實施策反活動。對異常熱心、殷勤的境外異性“朋友”或“網友”要注重篩查和防範,不要被甜言蜜語迷惑頭腦,不要隨意對交往對象泄露涉密敏感信息。


除了以上幾副面孔,境外間諜還可能偽裝成“記者”“簽證官”“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等各類身份,利用各種手段搜集我國家秘密、危害我國家安全。


來源:央視網綜合國家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