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休戰後,特朗普為獲得想要的,籌碼越拋越重,包括台灣

想解禁稀土?中國寸步不讓,特朗普底牌加碼,拿統一說事

前段時間,中美雙方共同宣布暫停部分加征關稅,這一消息無疑在全球經濟舞台上掀起了一股意外之風,成為自2025年4月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145%關稅以來,出現的第一次重大緩和。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流涌動,尤其是稀土解禁,中國卻遲遲不給明確答覆,這讓特朗普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往談判桌拋出越來越重的籌碼。

(特朗普率先讓步,給關稅戰按下“暫停鍵”,目的極可能就是為了換取中國稀土解禁)

1、想解禁稀土?中國寸步不讓

根據聯合聲明,雙方決定暫時停止實施24%的額外關稅,為期90天,並將剩餘關稅降至10%。這一“階段性休戰”不僅是政治的妥協,更是戰略的考量。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次關稅政策的調整?

答案之一便是稀土。

美國希望通過關稅讓步,換取中國對稀土出口限制的放鬆。儘管聯合聲明中對稀土問題隻字未提,但此議題顯然是會談桌上的重頭戲。

美國媒體早已注意到,今年4月,我國對7種中重稀土實行了出口許可制,並在5月啟動了打擊走私的專項行動,目的在於切斷非正規供應鏈。然而,這項舉動卻讓美國稀土供應鏈遭到重創。

尤其是美國軍工企業——以F-35隱身戰鬥機為例,每架飛機的製造需要400多公斤的稀土材料。

近期,美國系統進口成本呈現出驚人的暴漲之勢,數量也明顯萎縮。面對這樣一個“軟肋”,中國此舉無疑為後續談判留下充分餘地。

(從開採到冶煉分離加工,中國已經構建起全球最完整稀土產業鏈,這也正是特朗普最想要的)

2、特朗普欲用台灣換稀土

當記者問及中國是否會取消礦產出口許可要求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顯得意味深長,林劍簡單回應道:“關於具體情況,你可以參閱中方發布的消息稿和雙方的聯合聲明。”

在外界看來,這種回答似乎暗示着關稅戰雖已暫停,但稀土博弈還沒有。畢竟經濟糾紛的根源複雜多變,未來中國如何利用手中的稀土牌,還是個未知數。

但不管如何,在全球經濟動蕩不安之際,中美關稅休戰就然給國際社會注入了一針“定心劑”,甚至為繼續經貿往來創造了重要契機,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

只是,這其中並不包括台灣。

單就稀土的影響力來說,足以讓向來態度強硬的特朗普,顯露出低頭的態勢,在政治壓力和經濟損失間尋求平衡。而台灣,顯然是美國手中最重的籌碼和底牌之一。

(台灣企業台積電正加大對美國的投資,此舉被外界解讀為“遞交投名狀”)

3、生怕壞了美國大事?台灣全力助力

據悉,特朗普在中美會談之後,曾一度放出重磅言論——“談判成果對中美來說都是好事,尤其是對中國,將於統一有益。”這番話在台灣內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值得一提的是,台當局竟然迅速調整策略,大有一副全力迎合美方利益的姿態。其不僅主動調整匯率,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強行推升匯率6%,還促使電子業供應鏈大規模向美國遷移。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形式的“貢品”源源不斷地送往美國。

甚至是,台當局還試圖淡化“台獨”色彩,並聲稱若大陸要想“收購”台灣,台灣自然需要先和大陸談一談。這與早些時候發布的“拒統17條”形成鮮明對比。

這樣的轉變,實際上也在台灣輿論的預料之中。目前正值中美暫時休戰之際,若是台灣繼續挑釁大陸,勢必會壞了美國的大事。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親口提到“統一與和平”,這讓台當局感到非常擔憂)

4、美國大打台灣牌,大陸將計就計?

只不過,這一切並未在大陸掀起太大的波瀾。觀察者網報道稱,或許,大陸正在認真評估如何應對這場和平、統一與併購的策略組合拳,以破解長期以來台海統一的難題。

首先,特朗普提及“統一”並非新鮮事,而是其慣常的打破常規的風格。這次,美國國務院迅速澄清,總統發言並非就台灣問題,而是指中美經濟的團結。

這一解釋無疑是越描越黑。特朗普此次顯然在打台灣牌,只不過用法和以往不同,意圖通過反其道而行來引導中國入局談判,解決更宏大的議題,從而實現他的歷史性功績。說白了特朗普政府顯然把台灣視作可以隨時調用的“棋子”。

那麼,新的問題是,大陸該如何應對?

若沿着美方的思路分析下去,那我們是否可以將其視為“買空賣空”陷阱,在明知其目的的前提下,將計就計引導他繼續沿着統一的路徑唱下去,直至目的達成?

總的來說,目前談判桌上,牌越打越大、籌碼越來越重,不論是關稅問題還是台海問題,過程註定曲折,但最終結果卻是註定且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