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大爆發,一文拆解高彈性衛星板塊產業鏈

5月22日,軍工繼續爆發,帶動子賽道衛星產業直線拉升。中超控股、四創電子等漲停,國光電氣、國博電子漲超5%。

5月軍工板塊持續活躍以來,相關子賽道衛星板塊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成飛集成十天九個漲停板、海格通信5月以來漲幅超18%。自5月以來的11個交易日中,有7日,衛星產業指數都是融資凈買入額為正的狀態。

近期衛星板塊大事不斷,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國家航天局發起的商業航天創新聯合體成立、七部門聯合推廣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應用創新發展、上海浦東全面建設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建設.......

除了不斷催化的消息面以外,這一軍工子賽道基本面情況如何,相關產業鏈發展機會如何把握,今天來一一拆解。

從基本面來看,衛星產業整體營收表現較好,以衛星產業指數年報數據為例,自2020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實現連續5年增長。歸母凈利潤有所波動,整體呈現“弱現實”的特點,但是細分產業環節來看,仍有亮點。

衛星產業近五年營收統計,來源: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2024年年報

衛星產業可以分為衛星發射、衛星製造、地面設備製造、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通信等環節。

亮點一,衛星發射未來確定性高。

從2024年年報數據來看,衛星發射和製造環節的相關公司業績有所承壓。但是2025年以來,我國進入常態化發射期,發射密度提升。

當前軌道和頻道資源有限,“先登先佔”規則下,各國都在加速發射。中國已申請5.13萬顆衛星,但發射數只有百餘顆,當前正通過多個星座計劃追趕,預計衛星發射數將有百倍的增長空間。因此,該衛星發射環節增長的確定性依舊較強,相關公司有望迎來訂貨高峰。以衛星指數成分股中國衛星為例,一季度營收入實現顯著增長,存貨持續增長。

中國衛星近5年營收與存貨情況,來源:同花順ifind,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
中國衛星近5年營收與存貨情況,來源:同花順ifind,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

亮點二,衛星導航與遙感產業發展成熟,基本面較好。

衛星導航與遙感環節則更為成熟,衛星指數成分股中科星圖、華測導航等,2024年年報均實現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增長。北斗星通雖年報業績有所波動,但一季度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增長。該領域具有軍民兼備屬性,發展較為成熟。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758億元,同比增長7.39%。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總量累計突破12.9萬件,全球領先。此外,此前發改委起草《衛星導航條例》,工信部發文支持等重要舉措,均有利於促進衛星導航應用發展。

亮點三,衛星通信引領6g,空天一體有望實現。

衛星通信則與6g密不可分,衛星互聯網可以彌補傳統地面網絡的物理限制,覆蓋範圍從地面擴展至太空、海洋和偏遠地區,填補龐大的數字鴻溝,實現6g”空天地一體化”的願景。應用方面,市場空間尚在發展中,當前國內最直接的應用在手機和汽車端。當前國內廠商已在大眾消費級手機上實現了衛星通話功能,屬於全球首次。此外,車企推出汽車直連衛星業務,進一步打開了直連衛星通信的消費級市場。

亮點四,衛星產業自主可控邏輯較強。

由於地緣衝突疊加貿易戰等因素,世界局勢不確定性增強,各國安全訴求進一步提升。衛星產業自主可控,供給側持續推進國產化戰略,自主佔比高,需求側基本與美國絕緣。2024年和2025年,商業航天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期,相關部門也出台衛星企業補貼、集群建設等一系列重要舉措。隨着行業基礎建設加速和基本面修復,衛星板塊後續有望迎來估值提升。

那麼,如何把握衛星賽道的機會?

指數投資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衛星板塊整體屬於成長屬性的軍工板塊,彈性較強。相比於篩選個股,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採用指數工具分散投資,把握行業整體機會更為合適。

衛星產業etf(159218)今日上市,緊密跟蹤中證衛星產業指數,該指數50隻權重股覆蓋了衛星製造與發射、衛星地面設備製造、衛星導航、衛星通信等全部產業環節。

投資者可藉此一指關注衛星產業的上中下游,把握全產業鏈投資機會。

衛星產業etf(159218)前十大權重股:中國衛星、中國衛通、航天電子、中科星圖、華測導航、移遠通信、北方導航、鉑力特、北斗星通、航天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