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城市去當兵,還是從農村去當兵,要是當了十多年兵,退役回到地方,很多士官會被安置到事業單位的工勤崗,這也算是不少服役多年士官退役後的一個歸宿。網上有時候會討論這個事兒,但其實沒啥可爭論的。
有人說有些士官比軍官還有天賦、能力,就可惜少了一張證。少啥證呢?軍官要麼是考上軍校,要麼就是在部隊表現特別突出提干了,這可不是說士官比軍官更有天賦的事兒。以前,城市兵當兩年就能安排工作,農村兵就只能哪兒來哪兒去。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農村兵唯一的出路就是轉志願兵,後來就變成轉士官。
現在呢,農村兵和城市兵都一樣,要是想到事業單位安置工作,要麼服役滿12年,符合安置條件;要麼在部隊立二等功,哪怕只當了兩三年、三四年、四五年兵,也能安排工作。我身邊就有個戰友,當了五年兵就被安排到當地的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工作,就因為他參加過大閱兵,立了二等功,所以不用服役滿12年。
不過說實話,對一些戰友來說,工勤崗待遇不高,發展平台也比較低,想往上走特別難。雖說工勤人員能轉成專業技術崗或者管理崗,不是完全沒可能,但要是想轉成事業單位領導幹部,或者轉成公務員,想發展得更好,那可太難了。
地方上工勤人員和公務員身份不同,但乾的活可能差不多。部隊有軍官和士兵的區別,地方上主要就是編製不同,一個單位里,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乾的事兒沒準都差不多。有些事業單位人員,包括工勤人員,要是能力強,照樣能負責中層工作,像當個股長、辦公室主任啥的都可以。但待遇方面,只能按事業單位工勤崗的標準來,這塊大家別太較真。咱自己得清楚,到啥平台就啥身份。
現在工勤崗不對外招聘,大家也都知道,一般對外招考的就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而且事業單位招考的也只是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工勤崗不對外招,現在主要是用來安置退役士官。以前的工勤崗,人員退休後,崗位也就空着了,不會再招人。所以大家別老比較,別想不通,不然就是自尋煩惱。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穩穩噹噹拿工資,把家裡照顧好就行。
大家對這事兒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