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8年的兩次中美南海交鋒,從落伍到碾壓,見證中華崛起新篇章

前言

美國這一次算是踢到鐵板了。

嘴上口口聲聲說著不希望戰爭,私下卻唯恐天下不亂,四處挑唆,屢屢挑起南海爭端。

殊不知8年過去,美國有沒有在進步不知道,但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然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2016年我軍被美軍逼到角落不得不反抗,海陸空三大艦隊主力齊上陣,才逼退美國。

2024年中美海上對峙再次發生,我軍三艘艦艇一出,美軍媒體紛紛改口:不希望戰爭的發生。

不得不說,美國的表現真是將“欺軟怕硬”四個字,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時代變遷下的南海

無論中美海上對峙多少次,都要知道南海本就屬於中國,這一點毋庸置疑。

秦漢時期,南海被稱為“漲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東漢楊孚《異物志》、三國吳謝承《後漢書》中均有提及。

海上貿易從那時開始,就已經逐漸盛行,時至宋朝,海上貿易達到鼎盛狀態。再之後,海上貿易就開始走下坡路。

縱然有“鄭和下西洋”探索海業,卻也是出於“朝貢”的目的。

士農工商,商賈排在末尾,“朝貢”帶來的巨大財政負擔、再加上倭寇橫行,讓永樂大帝不得不將目光從海外轉向陸地,顧不上商賈,以及海外的發展。

滿清,這樣的情況越發嚴重。如果說商賈在明朝時期只排在末尾,那麼到滿清,在海外經商的國人則是直接排在了“百姓之外”。

比如18世紀的“紅溪慘案”。朝廷顧不上海外華人的性命,或者說是直接將其視為棄子,近萬名華人慘死於荷蘭殖民者手中。

這樣的屈辱,未能引來滿清當政者的反抗,而是直接來了個徹徹底底的“閉關鎖國”

華人的海權意識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沉寂了下來。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方才重新覺醒。

而說到南海在國際上被準確劃分至中國這一點,在19世紀的中法《續議界務專條》有所體現。

此前,南海邊界具體劃歸到哪裡,並未有明確的劃分,而條約出現的時候,亞洲只有中日泰三個國家,南海的劃分在那時候就已經確定,南海就是屬於中國的。

從這點來看,後續菲律賓屢屢挑起的南海之爭,實在是無聊至極。

在南海未確定是誰的之前,它或許是無主之物;但在確定之後,還一個勁的吵着要所謂的主權,那可就真是赤裸裸的掠奪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菲律賓在黃岩島發現了石油,於是突然跑出來聲稱黃岩島是它的領土。

先是拆除了中國在黃岩島上的主權碑,而後又肆無忌憚的驅趕附近的普通中國漁民。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菲律賓的動作越來越大,自作主張以一條《領海基本線》,將黃岩島劃成了自己的地盤,掠奪得明目張胆。

至於掠奪原因,背後少不了美國的攛掇。尤其是當中國國力日漸強大,威脅到美國霸主地位的時候,美國的野心也徹底擺在了明面上。

2016年,美軍出了名的“反華派”哈里斯,帶着“里根”號、“斯坦尼斯”號兩個航母戰鬥群,直逼南海。

這不是演習,更不是單純的示威。哈里斯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開戰隨時可能發生。

對此,我軍也不帶怕的,既然美國無恥,硬要以所謂正義的名義幫菲律賓“討公道”,等待美國的,只會是毫不畏懼的堅守。

這一次對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事情的起因離不開菲律賓在臨時法庭所提交的“南海仲裁”。

臨時法庭是由五個歐洲人所成立,美國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可想而知。

這一次對峙中,美方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中國則是直接海陸空齊上陣,派出三大艦隊直面美國。

關於這一次戰鬥,後續在新聞中的描述是“中美離戰爭最近的一次”,可見當時的局勢之緊張。

大國之間的較量與小國不同,牽一髮而動全身,每爆發一次,都得醞釀一段時間。

美國向中國發動攻勢,最後終被中國的軍事力量逼退。

但沒曾想,時隔八年,美國挑戰時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而這一次,美國算是踢到鐵板了。

二、8年後,一場“翻身仗”

2024年,距離上一次大規模的對峙,已然過去八年。但沒有一個中國人會忘記當時的情景。

美國嘴上一直在說,不與中國為敵、想要和平共建,但善變的心思以及做出來的事情往往讓人瞠目結舌。

縱然我國逼退了美國,但說到底在軍事力量上,還有所不足。而八年之後的這一次對峙,我國可以說是徹底打了個“翻身仗”。

八年前,面對氣勢洶洶的美國,中國出動海陸空三大主力,最終將美國逼退。

但少有人知的是,在八年前的對峙中,數量上我軍是領先了,但在力量上並不佔優勢。

尤其是在兩軍對峙之時,美軍突然後撤、駛離南海。

這也就意味着,美軍的航母在一定程度上極有可能會選擇“遠攻”。

而“遠攻”需要匹配一定量的艦體垂髮數量,這一點對當時的我國來說,是很大的一個劣勢。

美國的艦艇垂髮機構是架發射與熱發射,可以達到近乎300枚導彈齊發,而我國暫時只能以一次數十枚發射。

這場對峙開始之前,幾乎所有參與反擊的解放軍戰士們,都寫了遺書。

面對軍事第一強國的蓄意打壓,一旦戰火開啟,他們已然做好犧牲的準備。

這一場對峙中,雖然我國最後逼退了美國,但沒有一個軍人會忘記當時的緊迫感。

八年間,中國一方面提防着美國,另一方面加快軍事力量的發展。

2024年,美國捲土重來,除了派出兩大航母戰鬥群外,還與加拿大日本法國合夥進行所謂的“演習”,旨在向中國施壓。

對此,中國二話沒說直接派出四艘艦隊。它們分別是:三艘055驅逐艦、一艘052C型驅逐艦。

這四艘驅逐艦可不簡單,尤其是055驅逐艦,在海上作戰,威力非同一般。

在055出現之前,世界各國也都研發出過諸多的驅逐艦,但自從中國的055誕生後,不得不讓世界各國的海軍們俯首,承認055就是戰艦以後的研究方向。

在導彈發射方面,055遠超2016年對峙時,中國出戰的武器。甚至在設計方面,055的發射直徑有850毫米,而西方國家只有635毫米。

這就意味着在導彈裝載方面,055能裝載的數量要更多,作戰時候也更有利於遠攻。

單就這一點,就完全讓八年前的劣勢徹底逆襲。

縱然8年後的這一次對峙,美國還找了其他的“幫手”,最後還是不得不原路返回。

不僅如此,在此次對峙中,我軍的出手也並非是全力作戰狀態,而是“常態戰備警巡”。

結果預料之中,僅24小時不到,美軍的艦隊就消失在了南海上。

這與八年前的那一次對峙相比較,局勢可以說是完全顛倒了過來。

結語

2016年到2024年,是世界格局動蕩的八年,也是中國軍事力量急速發展的八年。

美國打壓制裁別國經濟時,中國在快速發展經濟、幫扶他國;美國四處挑唆他國戰事、維護自身霸權地位時,中國專註自身、壯大自身軍事力量。

八年時間,可以看出來很多。也許在數百年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搖搖欲墜過;也許在八年前,中國曾陷入險境;但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曾經的中國。

參考資料:

1.新民環球|菲律賓在南海升級挑釁 中國反制加強奉陪到底——新民晚報2024-12-20 15:03

2. 美日在南海與菲頻頻勾連——環球時報2024-12-0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