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輕易仿製蘇式武器,為何卻難仿美式?看這3大“攔路虎”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美國拉開差距。

為保護自己,為了不被美國欺負。

中國人民不得不用“跑”姿態,追趕美國。

在軍事領域,要想創造東西,最簡單且最快的方法是仿造,當時中國一窮二白,這也是處於無奈啊。

現在中國軍事實力有了自我創新。

但創新佔比不大。

我們應該提高,軍用武器創新比例,同時積極發展新技術。

手裡有傢伙,就可以在國際交流中省很多力氣。

中國最初仿製的軍用武器,以蘇聯為主,美國也有一部分。

但總的來說,美式武器在中國軍事內部佔比很小。

簡單看,蘇式武器比較簡單耐用。

美式武器比較精密矯情。

若深入了解,美式武器有三道封鎖線——技術、軍事環境,中美關係

仿製老美在中國行不通,也買不得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

軍事武器是國家科技實力的表現,社會發展,終究要依賴自然科學的進步。

而不是刻板的命令和服從。

在技術層面,中國就很難仿製美式武器。

我們以黑鳥偵察機為例,說明美國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獨特的保密手段。

黑鳥偵察機,是美國上世紀的產物。

烏黑的外表看起來沉默寡言。

但強大的動力心臟和超優雅的氣動布局,讓它霸氣側漏。

黑鳥,雖然存在小漏油問題,但不影響大局面。

在高空加滿油後,黑鳥可以實現三倍音速飛行。

直到現在,很多國家還沒有成功仿製黑鳥,包括中國。

雖然黑鳥退役了。

但它的一生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為什麼中國不能仿製黑鳥偵察機呢,因為這架飛機蘊含很多高科技。

外表隱身塗層,幾乎全鈦的三角翼機身,還有兩台大推力渦噴發動機

發動機內部還嵌套激波,再加上內部電子器件和管線安裝。

這些技術,隨便拿出來一個。

中國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解決。

核心技術是最難的,也是最關鍵的。

中國C919飛機問世,說明中國可以製造大型飛機。

但在軍用領域,發動機更新問題很難突破。

我們曾經在中國媒體上,看到研發人員在介紹國產發動機。

有相關人員說,中國發動機將在幾年之後實現更新換代。

大家不要相信這句話。

一個性能穩定的發動機,在中國至少需要幾十年去突破。

另一個技術問題是,製造能力。

即便美國把黑鳥偵察機的設計圖紙和詳細數據給中國,中國也不能造出來。

因為中國製造業也需要進步。

製造業影響產品的性能和加工時的工藝水平。

鈦合金,在黑鳥上的佔比很大。

要想對鈦合金進行加工,目前比較成熟的方法,是用金剛石刀具進行切削。

這對機床和其他機械設備的要求,很高。

中國製造業雖然很大,但在高級車床設備上仍存在短板。

美國為了保密軍用技術,無所不用。

從商用範圍帶軍用領域,中國很難用金錢買來美國科技。

其次,中美之間的關係,也不允許中國仿製美國武器。

就連普通的新能源汽車,都能被說成威脅美國安全的言論,更別說軍用武器了。

更噁心的是,美國在其他國家擁有很多軍事基地

美國不允許中國仿製武器,也不允許這些國家向中國出售武器。

這種環境對中國不好。

不過凡事都有漏洞,中國既然能從烏克蘭買來航母,就說明還有一定渠道購買美式武器。

中美關係不好。

雙方的軍事合作就會大大減少,中國不能通過簡單的聯合軍演解決仿製問題。

更客觀講,軍事很嚴謹。它本身就不允許任何外資進入。

所以軍事大環境,就比較抵制美式武器,這也算中國不願意這麼做的原因。

最後,中國軍事缺少個性。

一個美國武器包含很多尖端技術,這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的成果。

美國軍事方面的管理與中國相比,比較鬆弛。

這也讓很多人開始,用閑暇時間學點東西。

美國軍事研發的思維很開放,創新動力很足。

而中國軍事講究組織與管理,中國社會的大環境講究安穩,講究過日子。

中國社會風氣的個性,影響軍事創新動力。

簡單來說,美國軍事人員想要造點什麼東西,以此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蘇式武器為啥在中國流行呢

蘇聯的形式,不存在了。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精神品質,仿製蘇聯武器,這對中國來說難度較小。

現在依然記得,中國軍事人員在火車上量尺寸畫圖的典故。

當時一列火車上,有蘇聯研發的發動機。

在其他人的幫助下,中國軍事人員贏得短暫時間。

他們在這幾小時內,將蘇聯研發的發動機用尺子量尺寸,然後畫圖。

其說仿製,但在軍事領域,過程似乎不是很重要。

蘇式武器能得到中國人青睞的一大原因是,研發過程相似。

中國軍事研發,並不像日本德國那樣進行精密計算和仿真。

中國更喜歡直接動手。

直接在實物中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這種方法,可以提高中國軍事發展速度。

缺點是發展過快,導致中國軍事外強中乾。

典型例子是,中國在進行飛彈演練時,美國把GPS信號關閉了,這就影響飛彈精準度。

蘇式武器的研發過程和中國比較相似。

越簡單的東西越實用,像典型的米格系列戰機,功率大速度快,火力也給力。

缺點是外形比較生硬,油耗較高。

既然蘇聯軍用產品的研發適合中國,那麼中國就願意仿製蘇式武器。

  1. 歷史原因。
  2. 蘇聯在工業上幫了中國,很多中國產品的製造都有蘇聯影子。

比如飛機的陀螺儀和坦克的自動擋

這些部件設計和製造工藝,和蘇式武器很像。

中國工業基礎中留有蘇聯基因,美式武器不具備這種條件。

最後,蘇式武器的冗餘性比美國好。

現在蘋果移動設備,有專門的充電口。

而其他產品的充電口比較一致,這說明蘋果設備的冗餘性不好。

軍事上也是如此。

美國很多軍用產品,需要計算機軟件幫助。

這些軟件在中國是禁止個人擁有的,你只能通過中間商來使用這些正版軟件。

比如ANSYS產品,被美國軍方牢牢控制。

而蘇式武器比較簡單。

就算插口不一樣,我們技術人員可以直接更改,冗餘性的差異讓蘇式武器更適合中國口味。

最後的話

打敗美式武器的關鍵是,科技突破和創新發展。

但創新這種東西,只有你見多識廣才能有所創新。

中國軍用武器,在尖端領域有一個好的開始。

未來,軍事設備的研發和保密是一大問題,我們相信中國工程師的水平,相信中國製造業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