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戰軍下轄的兵團司令,只有五位成為大軍區司令,他們是誰?

在戰略追殲,解放全國的作戰中,由四大野戰軍下轄的16位兵團司令員,是解放全國各地的骨幹力量,也是各大野戰軍的主力戰將,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所以,在建國後的1955年,曾經任職兵團司令員的將領,軍銜都是上將保底,其中三位戰績比較突出的兵團司令,是獲得了大將軍銜。各方面能力十分突出的程子華將軍,因在建國初期,投入地方建設,故此沒有被授予軍銜,剩餘的兵團司令都成為共和國的開國上將。

那麼,曾經驍勇善戰的兵團司令員,在新中國成立後,各自的任職情況如何呢?

第一野戰軍解放戰爭時期,共下轄四個兵團,那也就意味着有四位名將,任職兵團司令員。

第一兵團司令員是王震,他在建國後,先是主政新疆。1954年投入祖國的鐵路建設,任職鐵道兵司令員。能力十分突出的王震,在此之後投入國家建設事業,成為經濟建設的骨幹力量。

第二兵團司令員是許光達,他在建國後負責創建裝甲兵,是人民軍隊裝甲兵事業的開拓者。

第18兵團司令員是周士第,他在建國後負責防空事業,是新中國第一任防空軍司令員。

第19兵團司令員是楊得志,他是第一野戰軍唯一一位,在建國後歷經兩場外戰的兵團司令。第一場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場是七九年的邊境自衛反擊戰。能夠兩次率領英勇的人民軍隊抗擊入侵者,這也能說明,楊得志是一位軍事能力很強的開國名將。

因為軍事能力強,楊得志在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鎮守一方的大軍區司令員。

第二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共下轄三個兵團,而任職兵團司令員的三位名將,個人的軍政能力都很強。

第三兵團司令員是陳錫聯,他在建國後負責炮兵建設。在1959年,任職瀋陽軍區司令,成為鎮守北方的大軍區司令員。同時,他還是為數不多擔任過副總理的兵團司令員。

第四兵團司令員是陳賡,他的個人軍事能力不用多說,在整個開國將軍當中,都是屬於佼佼者。可能就是因為軍事能力太優秀了,他在建國後負責軍事教育事業,創建哈軍工

第五兵團司令員是楊勇,他的實戰經驗豐富,軍事能力強。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先是任職貴州軍區司令,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成為志願軍第四任司令員。1958年,楊勇任職北京軍區司令。

第三野戰軍在解放時期,共下轄四個兵團,而在建國後,成為大軍區司令的只有一位,他就是葉飛,在1956年,任職福州軍區司令員。

葉飛的個人軍事能力也很強,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是華野三虎之一,是公認的猛將。並且,在戰略追殲階段,他率領的第十兵團,成功消滅盤踞福建地區的反動派軍事集團,為加快促進東南地區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三野戰軍剩餘的三位兵團司令員,在建國後,分別投入不同的工作崗位。

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不計較個人的職位高低,長期擔任大軍區副職。

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在建國後投入國防建設,任職工程兵司令員,為兩彈構巢。

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在建國後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任職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還負責主抓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

第四野戰軍下轄的兵團司令,在建國後,都成為軍隊建設的骨幹力量。

第12兵團司令員蕭勁光,投入海軍建設,前後任職30年。

第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投入地方建設,主政山西

第14兵團司令員劉亞樓,投入空軍事業。

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是第四野戰軍唯一一位,在建國後,任職大軍區司令員的兵團司令。

鄧華將軍的軍事能力十分突出,曾指揮人民志願軍抗擊西方列強,為援朝戰役的結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回國後任職東北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任職瀋陽軍區司令員。

總結:由四大野戰軍下轄的15位兵團司令員。在新中國成立後,成為大軍區司令員的五位將軍,分別是楊得志,陳錫聯,楊勇,葉飛,鄧華。

其實,還有一個由軍委直接管轄的第20兵團司令員楊成武,在建國後是北京軍區的首任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