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艇只是去印度洋晒晒太陽,美國竟全程跟蹤監視!
2023年底,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通過馬六甲海峽返航,整個編隊由一艘039系列常規潛艇、一艘052D型驅逐艦和一艘926型潛艇支援艦“陽澄湖”號組成。
國際上有個無害通過慣例,比如潛艇在領海內航行,必須浮出水面並展示旗幟。
可沒想到我們剛上浮,美國反潛機就已經在頭頂上了,轟鳴聲此起彼伏。
這表明美軍對解放軍的圍堵線,又往前進了一步,已經擴大到印度洋。
陽澄湖號支援艦
在說潛艇之前,解放軍的“陽澄湖”號潛艇支援艦值得先聊聊。
潛艇支援艦,雖然在軍艦中可能不太起眼,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比如這次的“陽澄湖”號,滿載排水量達到9000噸級,雖然艦上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裝備,但還是引起某國的高度重視。
為啥呢?這就要說到艦上裝備的救援潛艇和深潛系統,相關性能指標更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這些設備使其能夠執行複雜和要求高的水下任務,對於在深海環境中進行救援和維護工作至關重要,甚至涉及到潛艇的緊急維修。
如果在深邃的大海中,一艘潛艇遇到了故障,這時,“陽澄湖號”會及時出現在潛艇的身旁,為受困的潛艇提供及時的幫助。
除此之外,“陽澄湖號”還能提供補給,就像是海上的補給站,以確保潛艇在漫長的航程中擁有充足的物資,可直接延長潛艇水下活動時間。
因此,“陽澄湖號”一直被視為“深藍守護神”。
而它的出現,不僅大大提高了海軍的作戰和救援能力,還意味着解放軍“大黑魚”也已經來了。
至於是什麼“大黑魚”,有消息稱大概率是039系列常規潛艇。
中國核潛艇發展
潛艇按照不同的需求應用,可分為四類:戰略核潛艇、攻擊核潛艇、常規柴電潛艇和特種潛艇。
由於各種原因,中國在核潛艇領域上的起步較晚,但即便如此,進步還是非常顯著的。
1970年12月,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下水,標誌着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現俄羅斯)、英國和法國之後,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能力的國家。
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僅展示了中國在海軍技術方面的自力更生,也是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
據估計,中國的核潛艇總數大約在20艘左右。這些潛艇作為戰略威懾力量的一部分,扮演着保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角色。
除了核潛艇,中國還擁有約60艘常規柴電潛艇,總噸位大約為40萬噸。這些常規潛艇主要用於海上巡邏、情報收集和區域防禦。
中國的核潛艇,包括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和攻擊型核潛艇(SSN),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快速的發展。
這些潛艇被設計用於長期的隱蔽巡航,能夠攜帶核武器,為中國提供重要的第二次核打擊能力。
至於常規潛艇,中國擁有最先進的039C型潛艇,屬於三代常規潛艇。
它們採用了一系列先進的技術,代表了中國在潛艇設計和建造方面取得的顯著進步。
比如039C型潛艇的一個關鍵特點是其“靜音隱身”性能。
這種潛艇採用了多種降噪技術,包括更有效的螺旋槳設計、隔振系統和聲學塗層。
這些技術大大降低了潛艇在水下的噪音水平,從而提高了其隱蔽性,使其更難被敵方探測到。
除了出色的隱身性能,039C型潛艇還具備強大的火力。
它不僅裝備了魚雷,還能搭載鷹擊-18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其作戰半徑可達550公里,能夠對遠離自身位置的目標發起有效打擊。
然而,作為常規動力潛艇,039C型仍然保留了柴油機電力推進系統。
這意味着它依賴大氣中的氧氣進行燃燒,因此需要周期性地浮出水面或使用吸氣管,這限制了潛艇的持續潛航能力和遠洋作戰能力。
為了彌補這一點,當中國的潛艇執行遠洋任務時,通常會有一艘潛艇支援艦伴隨。
這次中國潛艇只是去印度洋隨便逛逛,但美國人慌得很,全程都在跟蹤跟監視。
當我們出於無害通過慣例,潛艇需要上浮時,美軍的P-8A“海神”反潛巡邏機也分秒不差的顯示在潛艇的頭頂上,真是“銜接的挺好”。
美國封鎖
過去,由於解放軍海空作戰能力不足,美國人搗鼓出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封鎖線,從而限制中國海上力量活動的地理屏障。
第一島鏈起始於日本的北部群島,經過日本本土、琉球群島(包括沖繩),延伸至台灣島、菲律賓,最後到達馬來西亞。
這一線實際上圍繞了中國東部海岸線,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屏障。
第二島鏈從日本的小笠原群島開始,包括馬里亞納群島和關島,延伸至密克羅尼西亞的卡羅林群島,最後到達巴布亞新幾內亞。
第二島鏈相對於第一島鏈而言,更遠離亞洲大陸,是美國在太平洋的又一道防線。
至於第三島鏈,從阿留申群島延伸至夏威夷群島,再到波利尼西亞的島嶼,被認為是離美國國土最近的一道防線。
然而,隨着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加速,尤其是海軍力量的迅速發展,美國的島鏈封鎖線可能需要重組。
美國及其盟友在考慮如何應對這一變化的過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戰略概念和調整。
比如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認為有必要把島鏈封鎖擴展到印度洋一線。
即便如此,考慮到印度洋海上交通線的重要性,解放軍每年都會按照慣例,對印度洋進行戰備巡航。
這些行動通常被視為維護海外利益,特別是在海上貿易和能源運輸方面的利益的同時,更彰顯軍事實力。
結尾
有道是“寇可往我亦可往”,我們的海軍就應該多出去轉轉,航行自由不是美國人的專利。
國際海域,自由航行。有問題,找美國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