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與曠日持久的俄烏衝突一樣,如今發生在中東的這場巴以衝突接下來將如何發展,一定程度上與美國的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一方面,美國聯合盟友再次力挺以色列,並向以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甚至考慮在以部署薩德和愛國者導彈,源源不斷的軍援是以色列最大的底氣來源之一。
另一方面,打着所謂“保護盟友”和“阻止衝突進一步升級”的旗號,美國大舉出兵中東,派出了2個航母戰鬥群以及大量戰鬥機,目前都已抵達中東,並部署在靠近以色列的海域。
雖然美國明面上宣稱,出兵中東不是為了以色列,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國這是在替以色列“壓陣”,同時趁機擴大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為後續進一步攪亂局勢做準備。
別忘了,當初俄烏衝突爆發時,美國便打着同樣“保護盟友”的旗號,向歐洲陸續部署了超10萬美軍士兵,還有大批武裝裝備,實現了美國擴大在歐洲軍事存在的同時,也阻止了法德、歐盟主張的歐洲自主化戰略。
如今,美國再次向中東派遣重兵,明顯是“夾帶私貨”,給巴以局勢、以及中東局勢發展增添了更多變數與風險。
此外,美國不斷增兵也引發外界猜測——美國會不會直接出兵,介入巴以衝突?
畢竟,如今衝突雙方勢均力敵,正處於對峙階段,而以色列正同時與哈馬斯、傑哈德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等武裝勢力交戰,處境並不樂觀,而一旦美國出兵介入,戰場情況將迅速發生轉變。
對此,白宮給出了最新回應。
30日,美國副總統哈里斯表示,美國“絕對無意”、也沒有任何計劃向以色列或加沙派遣戰鬥部隊,並再次重申美國的立場,即:以色列有權進行自衛,但巴勒斯坦人也應現有平等的安全保障措施,敦促以色列應當區分巴勒斯坦人與哈馬斯,並指出哈馬斯已被美國認定為“極端組織”。
言下之意,美國目前並不打算出兵幫助以色列,但力挺以色列的立場,以及打擊哈馬斯的態度卻十分堅定。其中,拜登甚至發表過“必須徹底消滅哈馬斯”的言論。
不過話說回來,仔細咀嚼後不難看出,美國如今這番表態中存在不少耐人尋味的信息。
1,美國無意向以色列派遣戰鬥部隊,但卻並不意味着美國不會派出軍事顧問。
在這之前,五角大樓已經向以色列派出了一個軍事顧問團隊,其中包括一名有着豐富城市作戰經驗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軍。
2,美國無意向以色列派作戰部隊,但卻可能會繼續向以色列提供先進武器裝備,甚至不排除能影響戰局走向的裝備。屆時,即便美國沒有明面上出兵,但也在極大程度上介入了巴以衝突,並左右衝突的走向。
3,美國繼續力挺以色列,雖然敦促其區分巴勒斯坦平民和哈馬斯,但卻沒有要勸說以色列停火的意思,這與如今國際社會的廣泛呼聲,以及聯合國近期通過的涉巴以局勢決議草案完全相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這顯然有支持以色列繼續打下去的意味,這對巴以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壞消息,更將引發一場嚴峻的災難與浩劫。
30日,據巴以雙方的數據顯示,目前衝突已經造成巴以雙方超過9500人身亡,數萬人受傷,更有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戰火持續升騰,將引發更為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
總之,與以往中東多次發生的動亂一樣,美國嘴上在呼籲緩和局勢,但實際做的,無一不在加劇局勢的緊張與混亂,繼而從混亂中攫取利益,實現所謂的“美國利益優先”。
還是那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若美國繼續胡作非為、煽風點火,遲早會遭到國際社會的聯手抵制與反制,並付出巨大代價。
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