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絕美防長通話請求後,德媒呼籲,必須阻止中美關係繼續惡化

自從美國使用F-22“猛禽”戰鬥機,擊毀中國的“流浪氣球”之後,由於該事件引起的輿論風波,在表面上暫時平息了下去。

但國際社會對此事的關注卻並沒有降低,反而,由於美國擊毀中國“流浪氣球”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國家的擔憂。

最近,就有德國媒體《南德意志報》報道稱,美國擊毀中國氣球的行為,標誌着中美關係一個危險的變革,世界各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美關係繼續惡化

美國F-22“猛禽”戰鬥機

那麼,為何西方媒體卻對此如此敏感?美國擊毀中國流浪氣球的行為,違背了大國博弈中的哪條原則,而讓德國媒體如此緊張呢?

從現實層面看,美國不顧中國的反對,用武力擊毀意外“流浪”到美國的中國氣象科研飛艇,必然對中美關係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

最近,五角大樓就宣稱,在2月4號美國擊毀中國“流浪氣球”之後,美國國防部部長奧斯汀,曾試圖與中方對話,但該通話請求被中方給拒絕了。

而從美方的行為上來看,他們擊毀氣球之後,中方曾要求美方,歸還該氣象科研飛艇的殘餘碎片,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明確表示,美國沒有將該氣球的殘骸歸還中國的計劃,此舉,也充分證明美國的對華敵意。

五角大樓

但問題是,中美關係不對付,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最敏感的台海問題,以及最危險的南海對峙中,都沒有引發中美直接衝突。難道這次,區區一枚氣象科研氣球引起的風波,真的會導致中美兩國衝突嗎?

德國媒體給出的理由是,“流浪氣球”的事情雖然小,但它充分體現着中美兩國的態度

一方面,德媒並不相信這隻氣球屬於氣象科研飛艇,而是認為這是對美國的一種試探,標誌着中國正不斷“擴張”自己的活動範圍。

另一方面,德國媒體也認為,美國擊毀中國“流浪氣球”的行為,明顯違背了大國博弈中的適度原則,破壞了“遊戲規則”。

美國總統 拜登

所謂的適度原則,就是各種博弈的手段,要相對的對稱或平等。而此次“流浪氣球”事件中,由於中國的“流浪氣球”,並沒有對美國造成任何威脅,美國本不應該擊毀它。

但現在,由於美國國內黨派鬥爭激烈,拜登政府為了表示自己對華強硬,對一個分明沒有任何威脅的中國“流浪氣球”,竟然採取了武力擊毀的手段。

這個回應方式,就明顯不符合適度原則,而破壞了大國博弈的遊戲規則。用德國媒體的話說,美國這是在故意升級矛盾

其實,僅從氣球事件本身來說,當然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德國媒體擔心的是,美國破壞大國博弈間的“遊戲規則”,有可能給中美關係帶來巨大變動,卻是事實。

中美

這裡面最核心的邏輯是,大國關係的惡化,將會直接影響到全球格局的變化,以及安全穩定的問題。說白了,就是通過大家都遵守對等、適度等原則,而建立起來的穩定現狀。

但美國現在,卻直接違背了對等、適度的原則,執意使用武力擊毀了中國民用氣球。這也就間接的衝擊到了中美之間的基本互信。

因此,德國媒體說這次氣球事件,將引起中美關係的持續僵化,也算有一定道理。但要說世界其它國家,應該努力避免中美之間的衝突,其實不太現實。

因為中美兩國的巨大體量,以及各自的利益訴求,其實,是其它國家都難以影響的。

美國霸權思維根深蒂固

眼下中美激烈博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美國一直中國視為挑戰和威脅,執意要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

想要讓美國放棄這種想法,除非中國不發展,或者是美國放棄霸權思維。

但很顯然,這兩點客觀上都是不太能辦到的。除非美國內部自我調整,認識到他們想要打壓中國,不讓中國發展的想法是錯誤、無法實現的,才有可能避免中美進一步衝突對抗。

可是要做到這一點,以常規手段是很難達成的。

歐盟

因此,德國媒體認為,現在美國政府的一些行為“越線”了,很可能帶來中美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甚至衝突,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想要改變這種情形,靠溫和的勸說或者是其它國家的影響,恐怕很難起到實際效果。只有讓美國真正意識到,繼續打壓和惡化跟中國的關係,對於他們自身,也是不可承受之重的時候,才有可能真的避免衝突。

當然,德國媒體鼓吹要不惜代價,阻止所謂的“中美關係持續惡化”,除了他們本身確實認識到了一定的危機之外,或許還有別的心思。

說得直白點,在中美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歐洲在全球格局以及中美關係發展的走向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歐美關係

從實際情況來看,歐盟這一變量會確實影響到中美博弈關係的大局,長期以往,歐盟的國際地位也將持續提高

在此背景下,德國媒體極力鼓吹中美關係的危險性,其實,就是為了渲染中美矛盾“不可調和”,鼓吹雙方一定要分出一個所謂的“勝負”。

那麼,作為關鍵變量的歐盟,在處理中美關係時的傾向性選擇,也確實非常關鍵,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美博弈的走向與結果

換句話說,不管是對於美國還是中國來說,歐盟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這也就促使歐盟認為,他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兩邊討要好處。

歐洲依賴俄能源

當然,如果歐盟方面真有這個想法,想要以此挾持中美,而討要更多好處,恐怕還是想多了。

因為歐盟內部本身就有眾多的矛盾和衝突,這就註定,他們並不是一股團結的政治力量,他們自身都不團結,又如何能一致行動,去影響中美呢?

而且,歐盟還因為俄烏衝突受到重創,屬於是既不能脫離美國,也離不開中國的處境。

說得直白點,歐盟要想成為影響中美關係的關鍵變量,恐怕分量還是有點不夠。如果非要在中美之間橫跳,最後,受傷的恐怕只有歐盟自己。

歐盟主要政治人物

因此,對於歐盟來說,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也就是保持與中美幾乎相等的距離,才是他們謀求利益最大化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