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們猜了一下,俄羅斯可能因為克里米亞大橋的事情, 對烏克蘭進行足夠大強度的,但是控制烈度的報復打擊。俄軍的反擊就開始了。一天內發射了200枚左右各種巡航導彈,打擊了烏克蘭十多個主要城市。隨後普京宣布,俄軍10日早上使用高精度武器對烏克蘭基礎設施實施了打擊,包括烏能源設施、軍事管理設施和通訊設施,達到了行動目標,所有預定目標都被擊中。並且已經命令國防部長紹伊古報告行動成果。
這條消息充分說明,以前有人傳言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被解職的消息不屬實。俄羅斯媒體也報道,導彈命中了則連斯基的辦公室和特勤部門的辦公樓附近
既然根據普京的說法,俄軍這次打擊行動選擇的目標都被命中了,那我們看看目標都是什麼,我感覺其中有一些讓人感覺有些費解,似乎頗有深意。
這次基輔的情況是,幾處發電廠和變電設施被炸。這個我可以理解,能源目標。但是視頻顯示,打擊基輔第五熱電站的時候,一枚導彈打中變電站,另一枚巡航導彈避開了發電廠廠房和油庫,落到幾百米外的地面上。好像還有一個街頭雕像也遇到了導彈攻擊,需要了解一下是誰的雕像,引起了斬首行動。
此外,還打中了愛樂樂團旁邊玻璃棧橋下面的地面,俄羅斯炸這個觀光橋,大概是因為這座橋名字叫烏俄友誼橋,這個橋還健在,說明烏俄友誼還是經得起俄羅斯導彈的考驗。另外還打了一個兒童遊樂園、舍普琴科博物館和教育部附近的路口挨了一發,韓國三星公司的大樓挨了打,裡面有德國大使館的辦事機構,前一段時間正好德國拒絕了向烏克蘭提供坦克等重武器。
這些導彈落點證實了俄羅斯媒體的說法,都是在則連斯基辦公室和烏克蘭國家安全局1公里到2公里的距離附近,如果不堵車,開車只需要一輛分鐘。
另外羅馬尼亞大使館附近也挨了一發導彈,距離800多米。基輔現在統計三波導彈襲擊後,一共5個重要市政設施不同程度受損,還有45棟居民樓,6所學校,5個醫療機構,6個文化機構,以及幾個社會事業機構和行政機構辦公樓。
所以我覺得要理解為什麼俄軍準確命中了這些目標很難,這裡有什麼戰略考慮。
前一段時間,俄羅斯打烏克蘭電力系統,可以降低烏克蘭鐵路運輸系統的效率,打烏克蘭水庫大壩可以發揮花園口效應,阻止烏軍前進。烏克蘭襲擊克里米亞大橋,也是打俄軍後勤補給,都可以算是選擇了戰役或者戰略節點目標。但是普京這次的報復行動,200多枚巡航導彈,打了一批科教文衛設施,難道是希望俄羅斯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
現在我看到兩種解釋,一種說俄羅斯的精確制導技術確實不行,打擊精度太差,這是目前主流觀點。另外還有專家認為,普京這次打擊,更多是為了警告烏克蘭,而不是真要下狠手,這個觀點就比較有爭議。
其實在我看來,普京既然要反擊,又不想真的打到戰爭不可控的局面,完全可以下決心用這200枚巡航導彈去打擊第聶伯河上的橋樑,切斷從烏克蘭西部到頓巴斯、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等地的烏軍後勤補給,哪怕重點打擊烏軍幾個機場,讓這幾個機場長期無法修復,都比在這麼多城市裡打對烏軍作戰能力不構成影響的目標強得多,現在這種打法,更像是為了面子出口氣,與其說是打贏戰爭,不如說是打給俄羅斯國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