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26歲的他任憑烈火焚身一動不動!全身只有插入泥土的雙手沒被燒焦……

70年前的今天,

1952年10月12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邱少雲

上甘嶺壯烈犧牲。

在那場戰鬥中,

為了不暴露始終未動,

他任憑烈火焚身,

……

邱少雲以年僅26歲的生命,

換取了潛伏部隊的安全。

70年後的今天,

邱少雲的事迹依舊震撼並感動着萬千網友,

#邱少雲犧牲時手指幾乎都插入土中#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網友紛紛留言,緬懷邱少云:

“他戰鬥的地方叫上甘嶺,他是戰士邱少雲。向英雄致敬! ”

“我們能生活在如此安全的國家,全心全意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奮鬥,都是邱少雲等千千萬萬的烈士拼出來的”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追憶

最堅忍的潛伏英雄——邱少雲

“到朝鮮後一定要拚命打仗

不怕死

為了讓所有的受苦人

都像我們一家過上好日子

我死了又算個啥子么”

將要前往朝鮮戰場時

邱少雲在給家裡的信中寫下這樣的話

這封信也是邱少雲

唯一的一封家書

1951年3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開赴朝鮮戰場,在隊伍里,有一個個子不高的年輕戰士,他的名字叫邱少雲。

1952年秋,在朝鮮戰場上,為粉碎敵人可能發起的局部進攻,我軍先敵實施戰術反擊。邱少雲所在的部隊奉命向金化以西391高地實施反擊作戰。

反擊391高地最大的困難是要通過3000多米的開闊地,若我軍從陣地直接發起衝擊,且在敵人火力下運動會出現嚴重傷亡。因此,上級決定在發起反擊的前一晚派進攻部隊秘密運動至開闊地的草叢中潛伏,等待第二天黃昏時發起進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草叢距離敵人的前沿陣地只有60米。在敵軍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一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10月11日夜,我軍500餘人進入潛伏區,邱少雲就是其中一員。幾小時後,天色漸亮,一道道鐵絲網,密密麻麻的地堡群清晰地出現在我軍戰士眼前。

12日中午12時,敵人發動炮火襲擾,由遠至近打着燃燒彈。忽然,一顆燃燒彈在邱少雲身邊爆炸,點燃了他身上的偽裝。

“轟的一下子

給我炸了一臉

邱少雲頭上

一下子躥起了好大的火”

鎖德成是當時距離邱少雲最近的戰友,幾十年過去,老人仍清楚記得,當時陣地上的慘狀。

火舌在蔓延,邱少雲渾身上下冒着火苗,火苗趁着風勢,很快就結成一團烈火,整個把他包圍了……

其實,在邱少雲的身後就有一條小水溝,他只要滾到水溝里或者踢開腿上的偽裝物原地滾動,火馬上就可以撲滅。但邱少云為了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

火越燒越大,他把身體緊緊地貼在地上,唯一細微動作就是手指頭使勁地往泥里扣……

這個畫面,讓在不遠處的郭安民淚流滿面:

邱少雲身上的火在燃燒

只看到他兩隻手往泥土裡插

身體在那個位置沒有動一下

邱少雲沒有動,旁邊的戰友也沒有動,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戰友被活活燒死,對他們同樣是種煎熬。戰友們和邱少雲一樣清醒地忍受着痛苦,也清醒地知道任何一個救火的動作都會暴露整個潛伏部隊,造成更大的傷亡。

在戰友的淚光中,邱少雲幾乎被燒成了一具焦炭,他忍受着烈火焚身的、難以想象的痛苦壯烈犧牲!

下午5點,在潛伏了19個小時以後,邱少雲的戰友們高喊着“為邱少雲報仇”的口號,一舉攻佔391高地。

邱少雲用生命換來了潛伏部隊500餘名戰友的安全和391高地反擊戰的最終勝利。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5軍政治部留存的《一級英雄共產黨員邱少雲同志的事迹》(部分)

戰鬥結束後,直到17日凌晨,戰友們才在一片燒光的坡地上找到了邱少雲的遺體。

只見燒焦的遺體蜷縮着,全身唯一沒被燒焦的,就是插進泥土裡的那雙手……

後來,邱少雲所在部隊離開朝鮮的時候,在391高地的崖壁上刻下了二十幾個大字:

為整體,為勝利

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

邱少雲同志永垂不朽!

為表彰邱少雲烈士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戰後,志願軍總部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一級英雄稱號。

朝鮮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

70年後的今天

我們緬懷邱少雲

我們致敬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每一個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後

都有一段不應被忘記的英勇故事

每一個熱烈燃燒的忠魂之中

都蘊藏着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激勵着我們

一直往前!

(內容綜合整理自CCTV國家記憶、中國檔案報、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