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戰鷹,他是手到病除的“心臟醫生”

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的“心臟”。要讓這顆“心臟”安全可靠地為飛機提供不竭動力,就需要飛機“心臟醫生”在平日里對飛機發動機進行無微不至的檢修保養。


在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就有這樣一名飛機“心臟醫生”——一級上士張孟。在該團戰機修理領域,張孟的名字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事航空修理近16年的他,曾先後執行國慶閱兵保障、汶川地震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6次,保障了約5500架次的戰機升空,守護着一批批飛行員的生命安全,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着自己的初心。



有一年,某型飛機執行救災物資協轉任務返航途中, 2發尾噴處出現散髮狀火苗,擔任安全員的張孟,很快分析出結論,提出左側機翼供油管路漏油的判斷。機長根據張孟的判斷,果斷聯繫空管備降某部機場。飛機平穩着陸後,機組人員立刻展開故障排除,結果同張孟的判斷完全一致。


“只要掛上了張班長的‘專家號’,飛機機械不管遇到什麼‘疑難雜症’,他總能手到病除。”讓戰友津津樂道的,不僅是張孟對機械故障敏銳的判斷力,還有他高超的機械維修保養技能。只要飛機出現機械故障,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找張孟,他也因此被戰友親切稱為“修理大拿”。



一次,某型飛機執行駐訓任務時,地面試車過程中發動機突發故障,操作人員判斷疑似有超溫趨勢,緊急通知維修人員赴駐訓地進行故障診斷和排除。接到通知後,張孟與搶修骨幹連夜趕赴駐訓地進行換髮工作。在拆卸發動機的過程中,細心的張孟進而發現尾噴延伸管存在較為嚴重的事故隱患。短短兩天的時間,張孟和戰友們不僅提前完成了發動機的更換,而且連帶排除了一處事故隱患。張孟對工作嚴謹細緻的作風,精湛高效的技術,令在場人嘖嘖稱讚。


“一個人只是單槍匹馬,一群人才是千軍萬馬。”奮進新時代,為充實裝備保障力量,張孟主動擔起裝備維修骨幹培養任務,主導修訂幫帶計劃,總結推廣“聽、察、觀、聞”故障檢查法,十多年來先後帶出了30多名業務骨幹,並且對某型飛機機械操作卡片進行了修訂、精簡和完善,加入了個人維護經驗和實操中的重點環節,為保障飛行訓練安全及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做出了突出貢獻。



“對自己要求最多的就是“問題絕不過夜”,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維護的戰鷹平安歸來。”正是這樣認真而又簡單的人生態度,陪伴張孟度過了十六年的風霜雨雪、春夏寒暑。



(學習軍團·中國軍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