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進行最大規模換囚,海恩斯:烏克蘭戰爭可能出現3種情況

日前,俄烏雙方進行自烏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換囚,共計144名烏軍戰鬥人員獲得了釋放,

據悉,此次獲釋的烏軍戰俘,大多數都是先前堅守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的軍人。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2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在獲釋的144人中,有95人是亞速鋼鐵廠守軍,其中43人來自亞速軍團。

烏方的消息沒有透露換囚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也沒有說明有多少俄羅斯軍人獲釋,但根據以往的情況來看,如果被交換的戰俘級別相當,那麼人數也應該是相同的。

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證實了此次換囚,並稱放人的過程“很複雜”。

另一方面,頓內茨克地區一個親俄組織的負責人普希林表示,俄方從烏克蘭換回了相同數量的戰俘,目前這些士兵已經“回家”了。

俄烏開戰至今,已經經歷了4個多月的惡戰,到目前為止,俄軍已經佔領了大約1/5的烏克蘭領土,但很難說這是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

在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之初,普京的手筆很大,包括基輔、蘇梅、敖德薩哈爾科夫赫爾松等烏克蘭中、南、東部城市都在攻擊範圍之內,但自俄軍在基輔、哈爾科夫等地遭受重創之後,統帥部不得不調整了戰略,集中力量於烏東戰場,意圖全面佔領頓巴斯地區。

目前外界普遍預計,俄軍一旦徹底佔領頓巴斯(目前盧甘斯克州僅剩下利西昌斯克,頓涅茨克州還剩下斯拉維揚斯克等少數幾個城市),就會宣布特別軍事行動勝利結束——前提是與此同時,他們還保住了南部的戰果。

但根據鷹醬的評估,目前俄軍的戰鬥力已經大幅退化,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這一的目標。

美國情報機構負責人海恩斯分析稱,接下來俄烏戰爭可能出現3種情況:

第一,也是最大可能的,是經過空前的激戰後,俄軍在沒有喘息之機的狀況下取得一定的進展;

第二種可能,是俄軍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佔領盧甘斯克,並對斯拉維揚斯克形成合圍(?);

第三種可能,是烏克蘭軍隊成功穩住烏東前線,同時在南線戰場取得少量的進展。

我個人認為,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第一和第三種的結合——俄軍在付出巨大的傷亡後佔領利西昌斯克,烏軍在南線取得進展,恢復經黑海的出口通道。

但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對於整個烏戰而言,都不會是決定性的,就像海恩斯所說的那樣,俄軍經過長時間的苦戰,軍隊人員耗損極大,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恢復戰鬥力,他們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達成目標。

這一點,也可以從普京近期的談話中得到印證。

據報道,普京在訪問土庫曼斯坦時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並沒有發生改變,仍然是要“解放”頓巴斯地區,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生存空間。

普京強調,俄軍目前正在持續向前推進,沒有必要為終止戰爭設定一個期限。

這說明,他已經為一場持久場做好了心理準備。

反過來,烏克蘭和西方對戰爭的長期性應當是早有預期的,實際上他們也並不希望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結束戰鬥,從某種程度上講,對他們而言,持久戰才是更好的選擇。


文/西樓飲月

創作不易,歡迎點擊右上角的‘...’打賞,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