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在“軍事”和“航空”領域方面的發展可謂“一騎絕塵”。紛紛各有“新招”。此前一直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目前也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近日美國“最高軍事顧問”表達了對於中國日益強大的擔憂。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近日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表示,中國軍事能力不久將來將與美國持平,甚至是“超越”。隨後他詳細說道:“目前的中國已經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他們正在將其轉化為“可靠”的軍力,並且在各軍事領域都取得了成績,包括陸海空、網絡,甚至是太空,他們的發展速度令人咋舌。
圖為美國上將馬克·米利
同時他還認為:“中國將成為一個世界大國。這方面不容置疑。關於軍力持平和超越的問題,我希望在不公開的場合對於該問題進行探討。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的確在朝這個方向邁進”。
2020年“全面發展”的中國
軍事方面:
在軍事領域上首當其衝的是我國發展迅猛的海軍,今年服役了多艘艦船,最為重要的是“山東號”航母完成了海上測試,目前最大的驅逐艦“南昌號”入列,南昌號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被譽為“國之重器”。許多在去年亮相的各型號戰機目前也在隊伍中大放異彩。
圖為“南昌艦”
科技方面:
說到科技,2020年是中國輝煌的一年,許多科技都出現了重大突破,這裡我們只說“九章”,它的誕生將許多國家遠遠地甩開,可以說衝破了他們的“腦洞”。但是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發展也引起了美國的注意,中國量子通信帶頭人潘建偉曾將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比喻成“矛與盾”。此前,中國的“矛”並不鋒利,但“盾”已世界領先。而如今,中國“矛盾”皆勇,中美兩個量子領域的帶頭老大,互有勝負,而美國正加緊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突破。“中美量子戰”已拉開序幕。
圖為神秘的“量子”領域
今年許多國家忽視“新冠”的威力,致使“新冠”在各區域的影響逐漸擴大,許多國家被迫調整科技發展方向,在軍事上也逐漸開始“收縮”,而中國對疫情的重視與遏制可謂“無人出其右”這使得中國很早就從疫情影響中抽身出來,許多技術進步都在今年突破了發展,大量美國政府高官“危機感”重重,同時開始宣揚不切合實際的“中國威脅論”。希望如他們所願,能在2035年對美國為完成超越,當然,可能更快……(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