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2025年07月05日13:42:08 軍事 1074

本文嚴格依據權威信源(官媒佔比超80%),結合最新動態及歷史數據,最終觀點保持中立。結尾附有參考資料。


6月份,美國地緣政治分析師布蘭登·韋切特在《國家利益》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震動華盛頓。

他直言,解放軍通過海空封鎖就能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讓美軍多年布局形同虛設。文章發表不到一周,解放軍74架軍機飛越台海中線,創下新紀錄。

與此同時,中國公布“東風-5”洲際導彈具體參數,雙航母編隊首次突破第二島鏈8。面對這一系列戰略動作,五角大樓內部開始重新評估台海乾預計劃可行性。

美軍多年投入是否真的白忙一場?台灣能承受多久全面封鎖?解放軍“不戰而勝”的底氣究竟何在?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不戰而勝的戰略新局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古語,在2025年的台海博弈中獲得了全新的現實註解。

美國軍事專家布蘭登·韋切特在《國家利益》雜誌的撰文中點破了這一戰略本質:解放軍無需傳統登陸作戰,僅靠海空封鎖就能化解台灣問題。這一判斷不是空談,而是基於解放軍近年來展示的封鎖能力。

2025年上半年的“聯合利劍-2024”系列軍演成為最佳例證。在代號為“聯合利劍-2024B”的演習中,解放軍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區域控制能力。

演習範圍覆蓋台灣海峽、台島北部、南部及東部海域,甚至包括金門、馬祖等離島周邊,形成立體封鎖態勢。火箭軍的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作為遠程威懾力量,為海空封鎖提供了強大後盾支持。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美軍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兵棋推演結果更令人震驚。

在模擬2026年台海衝突的24次推演中,美軍平均損失高達2艘航母、20艘其他艦艇和500多架戰機,西太平洋基地在戰爭第一周就遭受毀滅性打擊。如此慘重的損失讓美國決策層不得不重新評估干預成本。

圍而不打的策略優勢在於其非對稱性。解放軍軍機和艦艇頻繁行動卻始終在國際法框架內,美軍找不到明確的反擊理由。這就像在對手家門口拉起警戒線,既不越界又讓他寸步難行。

這種介於和平與戰爭之間的灰色策略讓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台灣無法承受之重

台灣的經濟命脈脆弱程度遠超外界想象。能源自給率不足10%的現實如同一把懸頂之劍,每天需要進口大量石油、天然氣維持基本運轉。一旦海空運輸線被切斷,島內儲備的燃油僅夠支撐數周,電力供應將陷入癱瘓。

2024年中國對台灣鳳梨、釋迦等農產品實施的進口限制,已讓台灣農業損失數十億新台幣若全面封鎖,台灣經濟支柱的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原材料斷供、產品無法外運的雙重打擊。

台積電等企業90%以上的產品依賴海運出口,航線中斷意味着經濟命脈被掐斷。

軍事層面,台灣的防禦能力更令人擔憂。兵役期一縮再縮,甚至傳出將縮短至4個月的風聲。訓練標準低下、裝備老舊、士氣不振等問題交織,使台軍戰鬥力飽受質疑。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在2025年6月解放軍74架軍機越過中線的行動中,台軍防空系統疲於應對,暴露了其持續作戰能力的不足。

更關鍵的是,台灣民眾缺乏為‘台獨’而戰的意願。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超過80%的台灣民眾反對為“獨立”開戰,這與美國設想的“全民抵抗”場景相去甚遠。

經濟上,大陸連續多年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數以千計的台商在大陸投資總額超1000億美元,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

富士康等企業在大陸的產業鏈布局使得台灣經濟與大陸市場形成共生關係,這種深度依賴不是政治口號能夠切斷的。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美軍戰略困境的根源

美軍在台海面臨的困境首先來自地理劣勢。從夏威夷到台灣海峽約8000公里的距離,讓美軍支援行動面臨天然障礙。從美國本土調集軍事力量最快也需要數天甚至數周,而現代戰爭節奏可能幾小時內就決定勝負。

軍事技術差距的擴大加劇了美軍的被動。到2025年,解放軍的反艦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已形成成熟戰鬥力

“東風-26”射程覆蓋關島,“東風-21D”專註航母打擊,兩者配合構成多重威懾。中國雙航母戰鬥群突破第二島鏈的實戰演練,更標誌着遠洋作戰能力的質變。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曾提出用數千架無人機構建“地獄景觀”應對解放軍,但CSIS推演顯示效果有限。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美軍寄予厚望的新型武器系統研發進度遲緩,而解放軍裝備更新迭代速度驚人。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殲-35隱形艦載機等裝備陸續列裝,使中美裝備代差進一步縮小。

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困境更削弱了其干預意願。2025年美國通脹率仍在高位徘徊,超過60%的民眾明確反對為台灣捲入戰爭。

特朗普雖在競選時展示對華強硬姿態,但上任後私下對顧問表示:“只有傻子才會承諾保衛台灣”。這種矛盾心態反映了美國戰略界的認知分裂。

經濟相互依存也制約了美國的行動自由。中國持有7570億美元美國國債,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若西方凍結中國3.4萬億美元海外資產,中國可依據《反外國制裁法》沒收對等西方在華資產,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廠等標誌性項目。這種經濟領域的‘相互保證毀滅’機制,成為阻止衝突升級的隱形護欄

五角大樓的推演報告顯示,解放軍有能力在72小時內控制台海關鍵目標。如果大陸決定武力統一,無論美國是否參戰,結局都是一樣。

2025年6月,當中國雙航母編隊首次突破第二島鏈時,東風-5洲際導彈的參數同步公開——射程1.2萬公里,覆蓋美國本土。

這種“不對稱威懾”形成完美閉環:美軍若介入台海,其亞太基地將受打擊;若升級衝突,美國本土也將面臨風險。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布蘭登·韋切特提出的“撤軍論”在華盛頓引起熱議。他建議美國認清現實:駐軍台海無法阻止統一進程,反而可能讓美軍成為‘火藥桶’。趁早戰略收縮或許能保全實力,避免更大失敗。

台灣問題本質是中美戰略實力的較量。中國通過圍而不打戰略展示的不僅是軍事實力,更是政治智慧。

在經濟上,中國持有3.4萬億美元海外資產的反制能力;外交上,全球181個國家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軍事上,海空封鎖能力已轉化為現實威懾。

《反分裂國家法》明確划出三條紅線,而和平統一仍是首選。2025年台海的軍事態勢印證了古語:“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當封鎖能力足以迫使對手不戰而降,戰爭已不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選擇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台灣海峽的波濤之下,一場靜默的戰略革命正在進行。美軍數十年的布局,在解放軍創新戰略面前顯得如此笨重。

而中國選擇的道路,或許正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不過這次,使命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


《“好好日子不過,搞什麼大罷免!”台灣有民眾拒出借場地供投開票》——海峽導報2025-07-05 10:20

《馬英九幕僚:台灣人流着中華民族血液,中華文化是刻入骨髓的DNA》——海峽導報2025-07-05 10:05

大陸已無需武統?美專家:美軍白忙一場,解放軍已有辦法不戰而勝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民用槍械之——柯爾特偵探專用左輪手槍 - 天天要聞

美國民用槍械之——柯爾特偵探專用左輪手槍

柯爾特偵探專用左輪手槍在好萊塢的超現實世界中,對演員最大的讚譽之一是玩具公司按照他或她的樣子生產玩偶,通常是基於他們扮演的角色。同樣的道理,我一直認為經典槍支的標誌之一是當玩具製造商認為它有足夠的價值來設計一把火帽槍。
SM-62 ‘蛇鯊’(Snark)洲際地對地巡航導彈 - 天天要聞

SM-62 ‘蛇鯊’(Snark)洲際地對地巡航導彈

諾斯羅普 SSM-A-3/B-62/SM-62'蛇鯊’(Snark)洲際地對地巡航導彈'蛇鯊’(Snark)是美國空軍部署過的唯一的洲際地對地巡航導彈,但只裝備了很短的時間,因為很快被新的洲際彈道導彈所淘汰。
上大陳,登“台州艦”! 大陳島軍事文化體驗中心免費對外開放 - 天天要聞

上大陳,登“台州艦”! 大陳島軍事文化體驗中心免費對外開放

7月1日,大陳島軍事文化體驗中心正式對外開放,23件海陸空退役裝備集體亮相,面朝大海,呈蓄勢待發之姿,等待遊客“檢閱”。大陳島軍事文化體驗中心位於上大陳島,用地面積約23199平方米,內含水域面積9627.18平方米。現場共擺放着23件海陸空退役武器裝備,最東側強-5、殲-8B等7架戰鬥機一字排開,緊挨着的是加農炮、坦克、...
望岳談|山東艦編隊訪港:國家實力和民族情感的交響 - 天天要聞

望岳談|山東艦編隊訪港:國家實力和民族情感的交響

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人民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編隊訪問香港舉世矚目。央視報道,7月4日,山東艦編隊訪港首個開放日,超萬人登艦參觀。很多香港市民談了自己的感想,香港都會大學教師王時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剛上甲板的時候,真是忍不住就哭出來了,那一刻想到從1840年開始,我們國家的百年屈辱史,就是今天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