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武器作為未來戰爭的關鍵技術,正從電影熒幕走向真實世界,在軍事領域上,能在戰場上起到反無人機、反導彈和反衛星的作用。
全球各國對激光武器的研發上,中美日三個國家屬於第一梯隊成員,其中美國的激光武器能打8000米,日本的激光武器側重於防禦,只能打1200米。
那麼,中國的激光武器能打多遠?背後又有着怎樣的發展歷程?
一、戰略性和戰術性的不同
首先,按照戰爭中的用途不同,激光武器可以分為戰略性和戰術性兩種,戰略激光武器主要用於針對敵人的衛星和洲際導彈這種戰略目標。
功率通常在兆瓦級以上,射程動輒就是數千公里,中國的“天鏈”高能激光武器就屬於戰略性的。
官方對相關數據嚴格保密,但有說法稱射程能夠達到1.5萬公里。
主要用於太空防禦和反衛星作戰,還有更為隱蔽的“死光A”激光武器,屬於未來戰場上的絕對大殺器。
相關信息十分隱秘,但在網絡上,一度流傳出射程可達35萬公里。
每分鐘能發射一千次,覆蓋600公里內的軍事目標,主要用於摧毀敵方的軍用衛星、核潛艇和地面導彈發射井。
戰略性激光武器在未來戰場上作用很大,不過存在“戰略忽悠”成分,和美國當年搞垮蘇聯的“星球大戰”計劃一樣,有科幻成分。
當前,世界各國更多的還是對戰術性激光武器的相關研發,相比於戰略性激光武器,針對的是洲際導彈和衛星。
戰術性激光武器主要用於攔截低空飛行的無人機、迫擊炮彈和火箭彈這些目標,其中美國算是這一行的骨灰級玩家。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就開始了相關研發工作,最開始主要是研發戰略性激光武器,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美國陸軍開始研發戰術高能激光武器,海陸空三軍協同發展,按照原定計劃,戰機、軍艦和裝甲車都能成為載體,用於攔截戰術目標。
當時美國TRW公司主導研發工作,最開始是以高能氟化氘作為化學激光武器基礎,裝甲車和卡車作為陸基發射載體,對付10公里內的戰術火箭彈。
1996年底,美國人在白沙導彈靶場進行戰術激光武器測試工作,當天成功擊落兩枚飛行中的BM21喀秋莎火箭彈。
最初的氟化氘化學燃料可進行50次射擊,擊毀目標殼體和制導系統。
後續,美國人又用光纖取代了化學燃料,在2012年的海上測試中,用戰術激光武器擊落了無人機靶機。
二、美日戰術激光武器
直到今年初,美國海軍協會新聞公布最新的戰術激光武器研發成果,最新部署的150千瓦級HELIOS艦載激光系統在測試中創下8005米攔截紀錄。
其實際測試過程中,能源轉化率取代去年的60千瓦系統,提升了35%,這套系統目前安裝在杜威號驅逐艦,單次發射成本不足一美元。
這個發射成本實在感人,相比軍艦上的近防炮,成本完全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不過艦載戰術激光武器在實戰過程中,容易受到天氣環境影響,要是出現大霧和雷雨,實際作戰效能會大大縮減。
美軍的這個8005米射程屬於理想狀態下的測試環境,等到了真正使用的時候,存在一定水分。
相比於美軍激光武器的進攻性,日本在研發激光武器的時候,更側重用激光武器進行防禦,攔截無人機蜂群對軍事目標的攻擊。
HELIOS激光系統
2011年,日本防衛省下屬防衛裝備廳啟動了車載高功率激光演示裝置項目,與三菱棱重工集團簽署相關合同,研發能應對無人機的低成本激光攔截武器。
到2023年,在日本千葉縣舉辦的裝備國際博覽會中,三菱重工展示了研發的10千瓦和20千瓦級兩型激光武器原型。
現場展示過程中,在兩到三秒內擊落1200米外飛行的無人機,具備實戰能力。
後續,日本川崎集團展示了100千瓦艦載激光炮的相關商品,但因為海上高鹽霧環境對激光透鏡存在影響,川崎集團在相關技術上並不成熟。
目前,日本的戰術激光武器射程還停留在1200米,主要用於應對無人機蜂群攻擊。
相比於美國的戰術激光武器,日本的優勢是簡潔精練,隱蔽性高,能對抗無人機等輕型軍事裝備,但對導彈和重型裝備上就存在明顯短板。
三、中國戰術激光武器
中國從戰略性激光武器到戰術性激光武器發展成果豐碩,產品體系豐富。
包括中國電科、中航工業等多家單位,分別推出了寂靜狩獵者、光箭等多個系列激光武器。
其中中航工業集團的光箭-21A/B車載激光反無人機系統能快速發現和鎖定、攻擊目標,已經實現單車自主化作戰和組網編隊作戰的互通性。
“光箭-21A/B”車載激光反無人系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LW30和LW60激光武器系統,則主要用於重要軍事目標設施的防空,能對無人機實現硬殺傷,也可以對光電設備進行干擾致盲。
LW60激光武器系統的最大發射功率為60千瓦,相比於LW30翻了一倍。
對於無人機類目標的硬殺傷距離可以達到6000米,對光電設備致盲幹擾的距離可以達到10千米。
在平台優勢上,LW60採用了6×6的輪式裝甲車底盤裝載,相較於國外同類產品,體現了戰術激光武器的小型化優勢。
除此之外,中國的戰術激光武器相比於美日兩國,是經過實戰檢驗的,比如中國電科出口到沙特的天穹激光反無人機系統。
部署在沙特吉達港附近的防空陣地,胡塞武裝對這裡發起無人機攻擊的時候,天穹系統創下了21發全中的攔截紀錄,打下來21架卡賽夫2K無人機,攔截率為100%。
目前,中國激光武器已經出口到中東、中亞和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參與多次實戰,已經從能打變成好賣,獲得國際賣家的普遍認可。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中國航展|國產激光武器大爆發,在反無人機、反導領域大有可為》
2、大洋網《一擊可攔截8枚戰術導彈!航展這些尖端武器先睹為快》
3、新華網《日本發布激光武器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