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個來自美國的學者寫下那句“美國必須遏制中國”的時候,中國海軍還沒有航母。如今,遼寧艦已越過第二島鏈,在關島東邊轉了個圈。
他說中美並不是“必有一戰”但風險非常高,這些論斷是他寫在戰略地圖上的演變邏輯。這個人就是米爾斯海默,可笑的是作為務實派他在本國卻並不受歡迎。
這場對抗,從來不是認知遊戲,是火力現實。24年過去,中國掌握的不是話語主動權,而是戰略節奏。美國最怕的那一幕,正一步步展開。
這老頭說得准,美國聽完頭皮發麻
2001年,一部名為《大國政治的悲劇》在著作橫空出世。書不厚,觀點紮實:認為只要中國持續崛起,美國就一定會設法阻止它。不是意願選擇,而是結構命運。
作者是西點出身、扎紮實實在軍隊工作過的米爾斯海默,如今他是專門從事國際政治特別是安全相關的學者。
他不是拿來恐嚇人,而是給戰略界敲警鐘。他用一個假設敲開未來:如果有朝一日中國統一台灣,那就可以把美軍擠出第一島鏈。
那時候,亞太主導權就輪不到華盛頓說話了。他特別點名:台灣不是地理障礙,是中國自己的前院。
當時不少人笑他神經過敏。中國GDP才剛超過意大利,軍事投入不如日本,美國手裡握着全球最強航母艦隊,關島基地一眼望穿亞洲。
可他偏說:問題不在當下,而在趨勢。只要中國能在亞太附近部署高效打擊能力,美軍就得把兵力往後撤。
他說得具體:美國航母很強,但怕導彈。只要中國的火箭軍擁有覆蓋嘉手納、沖繩、關島的打擊能力,美國空軍就飛不起來,美海軍也靠不近。
24年他說中美之間的戰爭風險非常高,雖非100%但想避免需雙方相向而行。2024年,教授再次強調觀點:中美一旦打仗,美國贏不了,最多是陷入長期僵局,戰略主動權很可能轉手。
更危險的是,一旦台海擦槍走火,核威懾系統會被迫上桌。那不再是“冷戰博弈”,是核戰略邊緣遊戲。
他沒有勸戰,但話說得夠狠:美國只有一個選擇,要麼接受中國影響力增強,要麼冒險打一場不確定結果的戰爭。
關島新屋剛蓋完,遼寧艦就來了
2025年6月,日本防衛省確認一條消息:中國遼寧艦編隊進入日本南鳥島以西三百公裏海域,進入第二島鏈。外界解讀直接:這是一次具備戰略意義的深海演訓,目標直指關島,逼近六百英里。
從航跡上看,遼寧艦從東海出發,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菲律賓海,最終抵達第二島鏈外側。這不是觀光巡航,而是艦載戰機、直升機全要素的實戰化訓練。
更早前,2024年10月,遼寧艦參加“聯合利劍-2024B”,完成台島以東區域的封控演練。同年11月,中國雙航母戰鬥群首次合體出動,形成完整的海空協同打擊體系。
日媒第一反應:台海“鎖鑰”地位動搖。以往美國把台灣看成島鏈封鎖的釘子,如今遼寧艦直穿島鏈,釘子還管不管用?中國戰略已然超出海岸線,進入太平洋腹地。
關島開始緊張。美軍在此新建的布拉茲營地正好投入使用。原駐沖繩的5000名海軍陸戰隊,已經調往關島。目標很直接:遠離中國導彈打擊圈。
這些動向不是偶然。中國火箭軍與海軍同時發力,已形成全向威懾。解放軍專家給出判斷:此次行動目標明確,驗證“遠距封控+打航母組合拳”。
“組合拳”包含哪些要素?火箭軍導彈是起手式,空軍殲-20是穿刺點,海軍艦載鷹擊-18是壓迫波。
過去美軍可以靠航母前壓封鎖中國沿海,如今遼寧艦直達第二島鏈,美軍退守關島,還得時時計算“反介入圈”的邊緣在哪裡。
第一島鏈蓋不住,美軍只好全往後退
2020年3月30日,日本防衛省發布一項調令:美軍駐嘉手納、三澤等基地的戰機,將移往千歲、築城等自衛隊基地,並轉場關島訓練。官方理由是聯合訓練,實質目的是迴避導彈威脅。
但中國的反介入體系早已在布局。東風-21C、東風-16、東風-17、長劍-10A多型號覆蓋第一島鏈全部目標。東風-17是打頭陣的先鋒彈型,高超聲速滑翔彈頭,打得快,轉向猛,美軍難以攔截。
航空兵配合火箭軍,空中戰術也在同步演化。殲-16用於打壓美軍空中預警系統,殲-20與轟-6K則作為穿透核心,實施遠距斬首打擊。
2024年底,解放軍在東部戰區演練全要素“火力突擊鏈”。嘉手納基地是模擬打擊核心,美軍情報分析直接指出:首輪火力可在7分鐘內摧毀第一島鏈全部空軍戰力。
在此背景下,美軍戰略出現明顯調整。“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成為海軍陸戰隊新戰法核心。戰時由C-130等小型運輸機快速部署臨時基地,一旦打擊來臨,立即轉移。
布拉茲營地被稱為“高機動轉場平台”,佐世保港增建彈藥轉運設施,阿普拉港配置兩棲攻擊艦,全是為了適應一個變化:前沿部署成了前沿送命。
同時,美軍文件中承認:第一島鏈無法長期維持高強度部署。島鏈的戰略角色,已從“封鎖中國”變成“防止被封鎖”。
中方演訓目標清晰。火力演練之外,更重要的是構建區域拒止體系、模擬封控場景。針對“台獨”分裂勢力,演訓形成“打擊+壓制+封控”三位一體配置。
無須拔高,但現實是:美軍正在從第一島鏈退出,中國已然突破島鏈封鎖。米爾斯海默的擔憂,正一項項變成現實。而這套現實,正由東風與航母共同書寫。
最諷刺的是,這位日常高喊要“及時遏制”中國的教授在本國是個邊緣人物,反倒是在中國年輕網民中人氣頗高,原因無他,唯務實、坦誠爾。
參考資料:
中國如何將美軍逼出第一島鏈.文萃報.2020
約翰·米爾斯海默:我不是好戰分子,中美之間戰爭並非不可避免.觀察者網.2024-12-23
收拳蓄勢:美軍西太島鏈新布局.領導文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