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6月25日電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蘭順正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以伊衝突的主要教訓之一是把無人機悄悄地部署到對方的重要目標附近。
據報道,自6月13日以色列襲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來,伊朗防空部隊已摧毀130多架以色列無人機。6月16日,伊朗首都郊區雷伊市治安部隊指揮官侯賽因·馬菲上校表示,當地查獲一個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用於組裝自殺式無人機和自製炸彈的車間,相關無人機及生產設備已被沒收。6月16日,兩輛運載無人機和爆炸物的卡車在伊朗西部的盧利斯坦省被攔截,物品屬於以色列。
蘭順正就此表示,這次伊朗與以色列和美國的戰爭有很多值得學習和總結的經驗教訓。
他說,“首先就是把無人機悄悄地部署到對方的重要目標附近。這樣的手段已經不是第一次使用了,此前烏克蘭就對俄羅斯使用過。通過秘密渠道把把裝備和人員送入對方的腹地,並部署在關鍵設施附近,說明本國已被嚴重滲透,很難談什麼戰鬥力了,這就類似於別人的槍已經頂到你腦門上了,你已經無力反抗。”
專家認為,其次是全民安全意識。比如海關官員被買通,但這在運輸、安裝、部署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被發現,如果具備全民性的安全意識,很難不暴露。他表示就進行全鏈條預防,從入境到加工,從成品到報廢,盡量減少監管的空白地帶,建立起全面安全意識。
關於無人機襲擊,蘭順正指出,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能否攔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攔截的成本太高,這樣消耗下去不被打死也會被耗死。因此,用鋼筋水泥和阻攔網去攔截可能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他認為,另外還有一些比較新穎的防禦手段或者說攔截手段,比如說激光微波之類的武器,能同時應對多個目標,反應速度也特別快。重點是反無人機方面很有效,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的用於反無人設備作戰。
以色列在6月13日凌晨對伊朗發起了軍事行動,譴責伊朗秘密進行軍用核項目。以軍轟炸和破壞小組襲擊的目標是伊朗核設施、將領、著名核物理學家和空軍基地。
伊朗否認譴責,並對以色列進行回擊。雙方在12天內互相打擊,美方也干涉其中,於6月22日凌晨對伊朗核設施進行了一次打擊。此後,伊朗於6月23日傍晚對美國駐卡塔爾的烏代德基地進行了導彈打擊,並表示伊方不願意局勢進一步升級。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24日凌晨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達成停火協議,24小時後將成為“12天戰爭的正式結束”。特朗普之後指出,伊朗和以色列的停火協議已生效,要求不要違反停火制度。隨後雙方互相譴責違反停火制度並互相威脅稱進行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