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據比利時《陸軍認可》網站的報道,隨着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發布正式招標文件,FA-50輕型戰鬥機單座型號的研製工作取得了進展,其中涉及為FA-50單座型專門建造可控性評估模擬器駕駛艙。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預計整個項目將耗時22個月,從2025年5月到2027年2月。
招標公告譯文將該項目定義為“FA-50單座可控性評估模擬器座艙生產”,工作範圍包括模擬器座艙的設計、製造、安裝和集成支持,參與公司必須滿足一系列財務與法律要求,包括未進入破產或資不抵債程序、未受政府制裁、未受國家或地方稅務欠繳記錄。其他要求包括無資本侵蝕、最新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率不高於500%。
本次招標支持的是單座型FA-50再開發工作,早期規劃中被稱為F-50。在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的財政支持下,該項目於2024年重新啟動。FA-50輕型戰鬥機將取消后座加裝油箱,作戰半徑可增加20%至30%。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曾表示,F-50能夠達到F-16戰鬥機80%的性能,同時降低採購成本和維護成本。整個開發計劃預計於2028年完成,旨在擴大FA-50平台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
FA-50輕型戰鬥機源自T-50“金鷹”家族,包括T-50高級教練機和TA-50戰鬥機教練機。項目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由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開發,旨在替換老舊的噴氣式教練機,為駕駛F-15和F-16戰鬥機的飛行員做好準備。T-50高級教練機於2002年8月完成首飛,2005年2月開始服役。
與T-50相比,FA-50輕型戰鬥機增加了內部燃料、加長了雷達罩,升級了航電系統,並增強了武器掛載能力。FA-50裝備1台通用電氣F404-102渦扇發動機,配有全權限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由韓華航空航天公司根據授權在國內生產。機體設計壽命為8000小時,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5馬赫,作戰半徑450公里。
FA-50輕型戰鬥機裝備1門3管20毫米M1972航空機炮,全身共有7個掛點,正常載荷3.3噸,極限載荷5.5噸(少攜帶2.5噸燃油)。截至目前,與FA-50輕型戰鬥機兼容的武器包括AIM-9M“響尾蛇”空空導彈、AGM-65“小牛”空地導彈、GBU-97/105集束炸彈、MK82/83航空炸彈以及“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
FA-50輕型戰鬥機的許多航空電子設備由韓國本土公司生產,例如電子戰套件、座艙顯示器、任務計算機、測試和診斷設備以及數據分析工具等。Block 10版本裝備以色列埃爾塔系統公司生產的EL/M-2032脈衝多普勒雷達,而正在開發的Block 20版本則計劃採用美國RTX公司(原雷神技術公司)的“幻影打擊”或韓國LIG Nex1公司開發的ER-500A,兩種型號都是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
在出口市場方面,T-50和FA-50系列獲得了大量訂單,並且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截至目前,主要用戶包括:菲律賓(4.5億美元12架FA-50PH)、伊拉克(11億美元24架T-50IQ)、泰國(4.4億美元14架T-50TH)、印度尼西亞(6.4億美元16架T-50I)、波蘭(30.5億美元12架FA-50GF和36架FA-50PL)以及馬來西亞(9.2億美元18架FA-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