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獨聞
印度這個國家,運氣確實太差了,4月28日又從法國那買了26架陣風-M,結果,剛過九天,就在“5.7空戰”中損失了3架陣風,後來又損失了1架。
估計現在印度上下對陣風的態度就是兩個字,“嫌棄”,可問題是陣風太貴了,一架就要2億多美元,只能接着用,但是陣風肯定會被印度邊緣化,說實話,現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印度把這次空戰失利的核心原因,歸結於“陣風性能不如殲-10CE”,如果真是這樣,那巴基斯坦就很有可能會加速採購咱們的殲-35。
之前就說過,其實F-35就是美國針對盟友的一個大陰謀。
這麼說吧,就拿四代機為例,法國有幻影-2000和陣風,英德意有颱風,瑞典有JAS39,就連日本都以F-16為藍本研製出了F-2,可是五代機呢?全部啞炮了。
說好聽點,F-35是美國聯合10多個國家研發出來的,說直白點,不就是美國趁機砍掉了盟友單獨研製五代機的能力。
因此,未來全世界只會有兩款五代機對外出售:美國的F-35、咱們的殲-35。
說得再直白點,只要印度覺得,只有五代機才能打敗殲-10CE,他就只能買F-35,同時,巴基斯坦自然就只能買殲-35。
但是吧,巴基斯坦買殲-35這件事,確實存在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毫無疑問,巴基斯坦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對西邊的中東土豪,對東邊的咱們都是牽制其他方向的幫手,這也是為什麼巴基斯坦能能買得起殲-10CE,以及在一場空戰中,就能對印度打出5:0的重要原因。
但問題是救急不救窮,咱們不可能把巴基斯坦所有問題都包辦了。
說的再直白點,錢都是小問題,在國家和地緣政治之間,錢都可以找其他辦法解決,真正難的是巴基斯坦對殲-35的興趣,可能根本沒那麼大。
沒錯,如果現在印度就想買五代機,那確實只有F-35這一個選擇,可問題是就算印度下了訂單,多久才能拿到貨?這將直接決定巴基斯坦對殲-35的態度。
當年,設想的F-35年產量可是200架,結果,最後巔峰也只有150架左右,到了這幾年,年產能更是只有100架不到。
這也就算了,現在就連美軍自己都開始嫌棄F-35,有消息稱,美軍至少拒收了100架-120架F-35,原因就是現在這個軟件版本的F-35性能太差了,這對於F-35這種,以軟件決定性能的戰機來說,只要軟件不行,F-35的戰鬥力就勢必拉垮。
印度會不知道這個問題?印度當然知道,那印度怎麼可能還會着急買F-35呢?
只要印度不是實實在在拿到了F-35,注意是拿到,不是下訂單,巴基斯坦就不太會買殲-35,這點從陣風、殲-10CE的採購時間,就完全能看出來。
而很多人都恰恰忽略了這點。
2016年,印度正式簽署了陣風的採購合同,2020年接收首批5架,2022年全部完成接收。
2020年,巴基斯坦從咱們這裡訂購了36架殲-10CE,2022年開始交付。
所以說,這個時間線非常清楚,明顯是陣風采購在前,巴基斯坦採購殲-10CE在後,而且還是印度拿到陣風之後,巴基斯坦才下了訂單,因此,採購殲-35也是同樣道理。
而且說句實話,印度只是有錢,但是印度不傻,他也在防着美國。
土耳其就是例子,當年他們採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後,F-35訂單就立刻被美國停掉了,加拿大也差點被停了。
印度就更別說了,首先,美印可不是盟友關係,難道就沒想過,為什麼印度買了270多架蘇-30MKI,買了60多架米格-29,還買了50多架陣風,卻唯獨不買美國戰機,而只是買了C-17、C-130這種運輸機,以及P-8A這種反潛機呢?
當年,美國都承諾在印度建立F-16、F/A-18的生產線,結果到最後,印度還是沒買。
埃及都是例子,連AIM-120這種遠程空空導彈都發射不了,甚至連開機都需要美國同意,這可不符合印度的戰略利益,說得再直白點,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並不差,至少不比美印差,印度打心底就對美國不放心。
相比較之下,巴基斯坦對殲-35外貿版的需求,自然也沒這麼大。
最有可能的選擇還是殲-10CE,一是有實戰經驗,二是實戰證明殲-10CE的性能確實可靠,三是用的順手了。
因此,未來更有可能的是巴基斯坦繼續找咱們買殲-10CE。
“5.7空戰”後,殲-10CE一戰成名,這可是低成本宣傳,而且還是第三方實戰宣傳,擊落的還是外銷超過200架的陣風,關注度確實太高了。
而且,咱們還可以繼續升級殲-10CE,比如換裝發動機,升級航電、電子干擾系統等等。
說的再直白點,這次印度大敗,並不只是陣風性能不足,更重要的是印度空軍根本就沒形成體系作戰能力,別說陣風了,就是印度買了F-35,在無法與預警機、地面指揮鏈統一指揮的情況下,F-35也不一定打得過殲-10CE。
當然了,F-35作為隱身戰機,即便是殲-10CE專門針對了隱身處理,但是RCS最低也依然達到了0.4平。
而F-35的RCS則是0.01乃至0.001平的級,咱們要理性看待,有差距的地方就要正視。
更別說F-35也不便宜,空軍型F-35A的裸機單價差不多是7800萬美元,相比陣風都差不多,印度想形成戰鬥力,最少也得買24架,那裸機總價就達到了18.7億美元,加上其他費用,至少也得50億美元起。
印度確實捨得花錢,但是錢也不可能這麼用,除非印度內部的某些勢力,比如斯坦專員大力出奇蹟,最後還真買了F-35,這也不是不可能。
還是那句話,參考梟龍和殲-10CE的經驗來說,巴基斯坦會不會買殲-35,關鍵取決於印度會不會買F-35,而現在來看,印度對美國並不信任,大概率不會買F-35,那巴基斯坦自然就不太會買殲-35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