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不想兵戎相見,不如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2025年04月01日01:32:04 軍事 1145

近段時間,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可是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首先是此人出訪亞太,訪問了菲律賓,在菲律賓高調錶示要讓美菲聯手應對“中國威脅”。

其次,回國之後的赫格塞斯,簽署了一份內部機密指導備忘錄。

美國把中國視為所謂“唯一的步調威脅”,將阻止中國大陸“奪取”台灣和加強美國本土防禦作為首要任務。

不難看出,特朗普內閣終於拿台灣說事了,而且言辭依舊是那麼激進。

此外,澳大利亞近期也針對台海表態。

澳方聲稱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可以在台灣附近隱秘航行。

說實話,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此舉都有點主動找抽的感覺。

最後,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雙方無意兵戎相見,那就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筆者常說,咱們看待一件事,一定要有大局觀。

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不能過於片面。

咱們一件事接一件事來說。

第一,新加坡日前表示,中國和美國既然都宣示無意與對方開戰。

那就應該優先處理“可能引發重大衝突”的問題,比如說台灣。

新加坡還強調影響中美關係的主要問題有三個,一個是“深紅線”問題,例如台灣問題,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攤牌危機。

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不想兵戎相見,不如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 天天要聞

【中美關係,關乎新加坡經濟命脈?】

另一個是經貿問題,雖然存在分歧但不至於引發衝突。

最後一個是需要共同承擔的全球事務。

譬如氣候變暖問題。

這一表態讓我們想起了此前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在談及中美關係時,警告稱“全球貿易或已來到二戰後的新拐點”。

可是新加坡此舉,其實有屬於自己的私心在其中。

要知道,新加坡依託馬六甲海峽,實現了港口經濟的繁榮。

不僅讓新加坡成為國際貿易航運中心,也讓新加坡極易受到國際風向變化帶來的影響。

而且中美兩國屬於新加坡重要投資來源國。

在雙方關係穩定的時候,新加坡就可以從中獲利,一旦中美關係出現緊張的情況,新加坡就會面臨“走鋼絲”的窘境。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每次中美關係出現新的變化之後,新加坡會第一時間表態。

希望中美可以保持關係穩定。

說白了,就是擔心新加坡會因為中美關係的變化,讓自己利益受損。

結果特朗普一上台,美國就開始“開倒車”,宣布對多國徵稅。

還打算在造船業和航運領域對中國下手。

為此新加坡智囊團近期多次發聲,為改善中美關係支招。

希望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可以冷靜,不要爆發衝突。

只不過新加坡搞錯了一點,在台灣問題上,美方倘若不想與中國兵戎相見,就不要妄想軍事介入台灣問題,停止“以台制華”的想法,才能確保中美關係的穩定。

而且中美關係緊張與否,決定權在美國手中。

美國人很清楚,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國家統一,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

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不想兵戎相見,不如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 天天要聞

【台灣問題,是我國的底線】

近年來,美國頻繁對台軍售,企圖武裝台灣地區。

此舉原本就加劇了台海緊張局勢。

拜登執政期間就不說了,就從特朗普此次上台之後開始說起,美國軍方總是一邊聲稱不想與中國發生衝突,另一邊卻堅持強化軍事威脅,多次向島內釋放錯誤信號。

阿賴此前還公布了所謂17條惡規。

再度觸碰到了大陸的底線。

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我們這代人終究會見證歷史。

第二,關於美菲之間的小動作,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不在這贅述了。

說實話,筆者都懶得提菲律賓,因為菲律賓和咱們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

但是澳大利亞不一樣,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表示,己方的核潛艇可以在台灣地區附近活動,還能確保不會被發現。

且不說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實力究竟如何,僅從澳大利亞近幾年派出軍艦和軍機在中國周邊活動,哪次沒有被發現?

比如說,曾經澳大利亞潛艇試圖在上海附近收集情報,結果被漁網纏繞,險些無法安全回家。

再比如,近年,澳大利亞P-8巡邏機在“巡邏南海”時,遭到中國軍機的攔截,導致機組人員需要接受“心理諮詢”。

還比如,澳大利亞潛水員在日本專屬經濟區進行水下作業時,“被中國軍艦的聲吶所震傷”。

咱們暫且不論澳方軍艦和軍機千里迢迢跑到中國周邊活動,是否屬於合理合法的行為,從這一系列醜聞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澳方士兵的身體素質太差。

更別提澳大利亞的核潛艇項目很有可能會面臨下馬的情況。

畢竟,美國軍方對於澳大利亞核潛艇項目沒有任何興趣。

還是那句話,在美國不願意對華開戰之際,為何要幫助澳大利亞生產核潛艇?

第三,事關五角大樓繼續拿台灣說事一事,這其實是美國的常規操作。

也是美國軍方未來的重點任務。

美國對台海的威懾是由海軍力量和周圍基地構成,但是對於台灣有事,美國能否參與其中,美國國防部的態度一直比較模糊。

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不想兵戎相見,不如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 天天要聞

【事關台灣,美國國防部態度很模糊】

既沒有明確表示要參戰,也沒有說不參戰。

礙於中國軍事力量不斷提升,美國內部認為不參戰的可能性已被參戰的可能性超越。

但是無論五角大樓和白宮是如何計劃的,我們都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如果美軍航母準備參戰,我們必須將其一舉擊潰。

倘若美軍將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上的據點,作為攻擊中國的平台,我們則需要摧毀那些據點。

而美國人很清楚,在中國家門口搞事情,自己毫無勝算。

2016年所發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說一個大家都不願意相信的真相,那就是中美並不想互相開戰。

雖然美國總體軍事力量很強,但是當中國逐漸在西太,特別是圍繞近海形成絕對的優勢之後,開戰就意味着雙方均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二戰以來,美國人就從未打過逆風局。

往往都是以佔據絕對優勢的姿態入場,但是美國除了在二戰中,從頭到尾以絕對的優勢獲勝之外,在朝鮮越南可是鎩羽而歸。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俄羅斯對於中國統一大業的判斷,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

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表示,普京政府並不擔心中美在台海爆發衝突,從而加劇地緣形勢的不確定性。

因為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對軍事解決方案不感興趣。

也就是說,在俄羅斯看來,是有人故意渲染台灣問題,推高緊張局勢。

試圖在其中渾水摸魚。

而且俄羅斯在事關台灣問題上,對中國承諾的措辭分量越來越重。

近幾年的中俄聯合聲明,俄羅斯每次都會專門強調,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

堅定支持中國的統一大業。

但是在去年11月,魯登科可不是這麼說的。

當時,魯登科聲稱是美國違反“一中”原則,打着維持現狀的旗號加強美台勾連。

目的是挑釁中國,激化亞太安全局勢。

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不想兵戎相見,不如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 天天要聞

【魯登科:中美不想開戰】

如今不到半年時間,在美國總統換人之後,俄羅斯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即便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小動作不斷。

白宮官網刪除“不支持台獨”這句話。

隨後美日聯合聲明、美日韓外長聯合聲明、G7外長聯合聲明中,均釋放出對台灣問題進行干涉的信號。

代表着特朗普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從戰略模糊發展為戰略清晰。

別看特朗普眼下忙於中東俄烏衝突一事,從未減弱對亞太的關注度。

這樣一來,在特朗普這一任期內,中美之間的博弈,也許不僅僅會局限於關稅戰

兩國圍繞台海問題的較量,其實早就在暗中開始了。

也就是說,美國總統雖然換了人,但是挑釁中國的意圖從未改變。

加強美台勾連的做法也沒有改變。

在亞太製造危機的動機同樣沒有改變。

那麼俄羅斯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改變態度?

原因還在美國。

此前在拜登執政期間,美俄關係極為惡劣。俄羅斯從未放過任何一個指責美國的機會。

如今特朗普上台後,美俄關係有所緩和。

俄羅斯面對美國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劍拔弩張。

而且中國在解決台灣問題一事上,一直都是以最大的誠意、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武力手段是最後的保險機制。

同時也是對島內“台獨”分子的有力震懾。

俄羅斯對此完全看在眼裡,很清楚中國可以實現國家統一。

而美國並不具備通過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實力。

否則也不會頻繁摳字眼。

也就是說,美國想靠一艘航母就封鎖台海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此外,俄羅斯很清楚,就算特朗普以不按套路出牌而著稱。

但是涉及中國、涉及台海一事,美國就會變得很謹慎。

除了想繼續打擦邊球之外,還避免和中國直接“攤牌”。

說白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一直都是既要還要。

說到這,大家就會發現,這期內容中,看似沒有關聯,其實均有關聯。

這是目前圍繞台灣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新加坡給中美出主意,如果不想兵戎相見,不如優先處理台灣問題? - 天天要聞

【台灣問題,早晚會得到解決】

筆者之所以將其放在一起聊一下,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西方從未放棄對付中國,或者說從未放棄在台灣問題上,對我們指指點點。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西方國家很清楚。

在軍事領域,他們無法在解放軍面前佔到任何便宜。

在經濟領域,西方還有求於中國。

既然如此,只能選擇暗中搞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小動作。

因此,美國才會多次在台灣問題上改變說辭。

只不過我們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任何“以台制華”的企圖,必將遭到挫敗。

台灣問題終究會隨着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而得到徹底解決。

所以,筆者才會多次講到,咱們這代人何其幸運,生在這個和平年代。

有生之年,必定能見證歷史。

見證祖國統一的歷史。

見證祖國建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

見證我們改寫全球秩序的歷史。

屆時,中國才是那個真正的“東方巨龍”。

我們不想取代誰和成為誰,只想做最好的自己。

讓人民幸福安康,讓祖國繁榮昌盛,讓世界走向和平團結。

這就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

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早晚會夢想成真。

對此,新加坡為了避免自己利益受損,給中美出主意。

屬實有點過於唐突了。

中美關係如何發展,輪不到別人指指點點。

一切要求中美自己說了算,新加坡並不具備給中美出主意的資格。

換句話說,新加坡連目前的現狀都沒有搞清楚,就想給中美出主意,屬實有點莽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增至1470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單更新 - 天天要聞

增至1470位!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單更新

青山巍巍,松柏蒼翠。4月3日,2025年各界人士清明憑弔抗日航空英烈活動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舉行。活動現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公布了第二批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誤補刻名單。至此,英烈碑上鐫刻的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人數為1470人。
風雪邊關——西藏高原巡邏路上的堅守與擔當 - 天天要聞

風雪邊關——西藏高原巡邏路上的堅守與擔當

中新網拉薩4月3日電 (劉曉東 吳兆坤 蔡紫宇)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駐守在“生命禁區”西藏高原。他們巡邏在漫長而艱險的邊防線,不畏嚴寒酷暑,不懼艱難險阻,用青春和熱血詮釋着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好想來”背後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後,公司市值沒了23.8億元 - 天天要聞

“好想來”背後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後,公司市值沒了23.8億元

3月3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萬辰集團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某監察委員會出具的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調查的通知書,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未被要求協助調查。在王健坤不能履行董事長職責期間,由其姐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代為履職。
三名間諜嫌疑人員被抓! - 天天要聞

三名間諜嫌疑人員被抓!

近期我國家安全機關偵破一起菲律賓間諜案件依法拘捕三名涉嫌在我境內從事間諜活動的菲律賓籍人員菲律賓籍在華人員大衛·斯皮內斯(David Servañez)多次前往我軍事設施周邊活動,形跡可疑。國家安全機關迅速組織偵查,發現大衛系在一名為“赫雷拉(Herrera)”的菲律賓“上線”遠程指揮下,在我境內開展間諜竊密活動。進一...
緬甸軍政府承認向中國地震救援車隊開火 - 天天要聞

緬甸軍政府承認向中國地震救援車隊開火

緬甸軍政府承認,其軍隊於周二(4月1日)深夜向一支中國紅十字會救援車隊開火,理由是該車隊未提前通知相關部門。據悉,該車隊由九輛卡車組成,正駛往曼德勒(Mandalay),在北撣邦(Shan State)瑙丘鎮(Nawnghkio)昂馬提村(Ohnmattee)附近遭到攻擊,時間為當晚9時21分。緬甸軍政府發言人蘇敏敦(Zaw Min Tun)少將於周...
美國只要關掉GPS,全球導彈都將“失明”,只有2個國家除外 - 天天要聞

美國只要關掉GPS,全球導彈都將“失明”,只有2個國家除外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引言:全球有60億人正在使用GPS定位系統,涵蓋民生,醫療,軍事等各個方面。毫不誇張地講,如果美國關閉GPS的話,不僅這60億人摸不清東南西北,全球的導彈甚至都不能發射
日本先進光刻機保有量上升,ASML 計劃駐日維護團隊規模擴大四倍 - 天天要聞

日本先進光刻機保有量上升,ASML 計劃駐日維護團隊規模擴大四倍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日經亞洲》當地時間昨晚報道稱,在日本半導體製造足跡不斷擴張、先進光刻機保有量持續上升的趨勢下,ASML 計劃將其駐日維護團隊在未來幾年擴大到當前規模的 5 倍,到 2027 年來到 100 人。根據IT之家的了解,日本境內至少有三個項目將引入 ASML 提供的 EUV 光刻設備,分別是 Rapidus 位於北海道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