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重新上台後,遏華布局將成為其執政生涯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台海、南海方向,美軍已經開始正式落子。
1、第二套“堤豐”,落入夏威夷
據媒體消息稱,在菲律賓剛接收第一套“堤豐”系統之後,第二套即將抵達夏威夷。這不是簡單的武器升級,而是美軍在亞太地區施展其軍事存在的一個重要信號。
自2020年9月首次公開以來,“堤豐”系統就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從研發到部署的全過程。正如邁克爾·羅斯上校所言,這是一次機會的追逐,一場能力的測試。美國希望通過與太平洋地區國家的聯合演習,藉此強化自身對區域事務的影響力,讓它成為所謂“威懾中國”的關鍵裝備。
另外,美國計劃在2026至2028財年之間,再為其多域特遣部隊配備三套“堤豐”系統,表明這一計劃並非短期之計,而是在布局未來的亞太戰略。
這種快速增加的部署能力,正是希望在“遊戲規則”上佔得先機。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動作已不單是一時的軍事合作,而是試圖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極具威懾的火力陷阱。
2、“堤豐”的實戰能力,不容小覷
從技術角度來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是美軍跨領域創新的傑作。這套系統從無到有,只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就達到了實戰能力。它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採用了當今最先進的海基mk41垂直發射系統技術,將海上的強大火力成功搬到了陸地上,為美國陸軍提供了新的戰略選項。
必須承認的是,這種技術進步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能發射“標準-6”和“戰斧”巡航導彈,極大增強了美軍多域特遣部隊的戰鬥半徑和作戰靈活性。
這套完整的“堤豐”系統,包括四輛導彈發射車、指揮控制車以及其他配套車輛,可以通過c-17戰略運輸機展開大範圍的快速部署。這種設計帶來了令人驚嘆的機動能力,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它是一種“移動的堡壘”,時刻準備在全球任何地方迅速反應,成為美國陸軍的秘密武器之一。
如此一來,美軍多域特遣部隊從戰術上填補了500到2000公里射程內的打擊空白,確保整體打擊火力的“無縫銜接”。
3、中國不渴望戰爭,但絕不懼怕戰爭
隨着美軍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在菲律賓長期駐留,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愈發凸顯。中國對此態度明確、立場堅定,認為這種行為是在太平洋地區炮製一種不必要的軍事對抗氛圍。這種部署無疑成為了中美在亞太地區戰略博弈中的一個關鍵砝碼。
美軍的多域特遣部隊以其“多域作戰”概念聞名,這一戰術理念旨在通過整合陸、海、空、天及網絡空間資源,創造壓倒優勢,以便更有效地應對複雜戰場環境。這種理念所體現的作戰方式,不僅體現在技術和武器系統的融合上,更在於信息和情報的整合能力,這讓對手防不勝防。
據悉,2025財年末,美國陸軍計劃為第一多域特遣部隊引入“暗鷹”高超音速導彈,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增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存在。超音速導彈以其無法攔截的速度和遠程打擊能力,為美軍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戰略脅迫能力。
不過,為了亞太安全局勢的長久穩定,解放軍不會坐以待斃,等着被踹門,眾多先進武器的問世足以說明,中國不渴望戰爭,但絕不懼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