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1月14日在Truth Social上貼文稱:“我將創建對外稅務局來收取我們的關稅和所有來自海外的收入。我們將開始向那些通過貿易從我們身上賺錢的人收費,他們終於要開始支付應該的份額了。2025年1月20日將是對外稅務局的誕生日。”
看到這則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吃回扣嗎?所不同的是,不是個人偷偷吃回扣,而是政府明目張胆吃回扣,且胃口特別大。

所謂回扣,是一個商業用語,指賣方從買方支付的商品款項中按一定比例返還給買方的價款。按照是否採取賬外暗中的方式,回扣可以簡單分為兩種,即“賬內明示”的回扣、“賬外暗中”的回扣。回扣也被稱作商業賄賂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正常情況下,各國都是對回扣說“不”的,對回扣會採取嚴厲打擊手段的。
而特朗普的加征關稅行為,與傳統意義上的吃回扣行為同出一轍,那就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必須要求賣方給予美國政府一定回撥,否則,就不允許賣方把產品銷售到美國市場。而特朗普的吃回扣行為,也不是“賬內明示”和“賬外暗中”的某一種,而是兩者的結合體,或者是第三種回扣形式,即“賬外明示”,亦即明目張胆地吃回扣。

殊不知,不管什麼性質的回扣,最終的買單者都是消費者,它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個人,企業“買單”了,生產成本上升,可能導致產品人格提高,從而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生活成本的上升。個人買單,就是最直接的負擔增加、消費能力減弱。
特朗普的首個任期,由於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征關稅,直接導致了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上升、通貨膨脹加劇。尤其在疫情期間,很多美國普通消費者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快要買不起了。最終的結果,還是依靠大量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化解了美國的消費危機。一時間,來自中國的小家電等,在美國市場成為了最搶手的貨。如果沒有中國企業給予美國提供小家電等商品,美國如何渡過疫情的困難期,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特朗普沒有去認真研究分析美國經濟的現狀,特別是美國產業的現狀,而是盲目地對進入美國市場的外國商品加征關稅,最終會出現什麼結果,恐怕不是美國能夠承受的。要知道,在美國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中,相當一部分是依靠進口滿足需要的。在美國國內,這些商品幾乎沒有企業生產。即使生產,成本也要遠高於進口商品,經營者也不願經營美國本土企業生產的商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特朗普利用關稅大棒將這些商品阻擋在美國國門外,或給予這些商品高額回扣,對美國企業和居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不錯,加征關稅,對美國政府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也可以增加政府可支配的財力,從而讓政府有更大的權力操作空間,也可以減少財政赤字。如果是有良心的人,還可以化解債務風險。

問題是,特朗普這樣做,並不是想把加征的關稅用來解決政府收入不足問題,而是為了打貿易戰,來顯示自己的淫威,想讓其他國家都服從美國的統一指揮,想讓美國無休止地薅其他國家的羊毛,動機很不純,吃相很難看。更重要的,此舉是以破壞正常的市場規則和貿易公平原則為代價的,是對世界經濟秩序的干擾與破壞,是不可接受的。
按照特朗普出台吃回扣政策的初衷,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其他國家都能向美國朝貢,向美國輸送利益,讓其他國家企業利益最小化。而美國則要通過技術轉讓、產品出口等方式,實現美國企業利益最大化。如此一來,市場的公平原則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更加激烈的惡性競爭。

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國目前的關稅,是由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負責收取的,錢存入財政部的一般性基金,美國聯邦收入中來自關稅的貢獻不到2%。而按照特朗普的設想,今後的關稅要由“對外稅務局”來負責。那麼,“對外稅務局”所收的關稅,到底是加征部分呢,還是包括存量部分。如果包括存量部分,也就意味着,美國的海關將不再負責政府的稅收征管工作。
問題來了,沒有海關背書,“對外稅務局”依據什麼來徵收和加征關稅呢?殊不知,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已經多次揚言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至20%的關稅,更是叫囂,要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去年11月,他又公開聲稱,如果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不採取更多措施,幫助確保美國邊境安全並防止無證移民和非法藥品流動,他將對這些國家加征關稅。而所有這一切,都只是特朗普口頭上講講而已,真正要落實到行動上,還要看特朗普政府如何出台加征關稅政策。

設立新的機構“對外稅務局”,或許是特朗普在加征關稅問題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只是,按照特朗普團隊傳出的消息,以及美國主流媒體對經濟學家等的採訪,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威脅,擔憂是非常大的,普遍認為,加征關稅勢將提高美國物價,加劇公眾對通貨膨脹的焦慮,同時還會改變或減少貿易流,特朗普指望通過關稅增加收入的想法會落空。因此,特朗普團隊也在試圖做說服工作,讓特朗普緩慢增加關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儘力避免通脹飈升。
只是,按照特朗普的性格,可能並不那麼容易被說服,而必須依靠事實來說話,讓特朗普看事實面前糾正自己的行為。同時,不管如何糾正,特朗普政府吃回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不可能再改變,就看吃回扣的力度,看吃回扣的貪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