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在解放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三大戰之後,國民黨軍事主力被摧毀,役奠定了解放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的基礎。三大戰役,以及後來的渡江戰役,成為解放戰爭的經典戰役。
此外,還有兩場戰役,名氣沒那麼大,一個魯南戰役,歷時19天,繳獲超過三大戰役,另一個是太原戰役,歷時6個多月,戰損也超過了三大戰役,這兩個戰役也是比較典型的戰役。
一 三大戰役顯神威
1948年秋,國共雙方的軍事力量已經出現質的改變:表面上看,國民黨軍有365萬兵力,而解放軍有280萬,國民黨軍兵力上仍佔優勢。但實際上,彼時的國民黨,從政府到軍隊已經十分虛弱,國民黨高層已經陷入糾結,要撤不撤,一直猶豫不決。
在戰場部署上,國民黨軍可部署在一線的兵力已經大大縮水了。當時國民黨軍的部署主要是3個地區,一是徐州一帶的劉峙集團,兵力約70餘萬;二是東北地區的衛立煌集團,兵力約55萬;三是華北地區的傅作義集團,兵力約50餘萬。按照當時的戰爭形勢看,解放軍只要把這3個地區的國民黨軍解決了,那戰爭局勢就得到根本扭轉。
三大戰役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動的。首戰是遼瀋戰役。當時東北戰場的國民黨軍,兵力55萬,已經被分割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點。解放軍這邊,正規軍加上地方武裝,兵力有100萬,並且鐵路沿線9成地區都在掌握之中。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打響。東北野戰軍先是圍了錦州,打了塔山阻擊戰,阻擊援錦之敵,接着又攻克錦州,隨後發起遼西會戰,全殲廖耀湘兵團,最後攻克瀋陽、營口,完美收官。
遼瀋戰役,歷時52天,共殲敵47.2萬,繳獲大炮上千門,其中榴彈炮175門。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再加上地方武裝,參戰兵力60萬,先是在隴海線圍殲了百韜兵團,而後殲滅增援的黃維兵團、徐州的孫元良兵團,最後圍殲杜聿明部,取得勝利。
淮海戰役歷時66天,共殲敵55.5萬,繳獲大炮上千門,其中榴彈炮90門。此戰,把解放區進一步向南推進到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1949年1月10日,平津戰役打響。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第二、第三兵團以及華北、東北軍區地方部隊參戰,兵力達到100萬。先是攻克天津,而後圍住北京城,通過和談說服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北京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完美收官。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殲敵、改編共計52萬,繳獲大炮上千門,其中榴彈炮20門。
三大戰役,歷時4個多月,解放軍從東北一路南下到長江中下游以北,投入260萬兵力,殲敵150多萬。這三戰,戰爭規模以及取得的戰果,不僅在中國戰爭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就是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不過,從繳獲情況看,有一場戰役更出彩,就是魯南戰役。這場戰役,華東野戰軍收穫頗豐,堪稱解放戰爭以來全國各戰場取得的最大戰利。
二 魯南戰役
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撕毀和談協定後,對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解放區處境很被動。在華東戰場,國民黨軍派出46萬兵力,意圖佔領華東解放區。山東野戰軍進行反擊,打了泗縣攻堅戰,此戰山東野戰軍作戰不力,損失很大。
另一邊,國民黨又向蘇中根據地發起進攻,相繼佔領淮陰、淮安。這樣一來,華東根據地不僅範圍不斷縮小,還處在國民黨軍的包圍之中,華中局勢嚴峻。魯南戰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打響的。
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華中野戰軍第一師,共15個團組成左集團軍;山東野戰軍第8師、魯中軍區第9師、魯南軍區第10師和濱海警備旅、第4師第10團,共12 個團組成右集團軍。第一個階段主要目標是,圍殲國民黨軍整編第26師和第1快速縱隊,第二階段主要目標是,圍殲國民黨軍整編第51師。
1947年1月2日,右集團軍攻佔了平山、石城崮等據點,殲滅國民黨軍第44旅,彼時整編第26師指揮所曝光在右集團軍的槍口之下。左集團軍多次擊退整編第26師505團的進攻,而後插入整編第26師與第三十三軍之間,直接切斷兩軍的聯繫。
左右兩路大軍完成對第26師的合圍,就像扎了一個大口袋,緊接着口袋收緊,兩路大軍發起猛攻,圍殲整編第26師主力,同時把第1快速縱隊圍在陳家橋、賈頭一帶。
兩路大軍沒給敵軍喘息機會,又向第1快速縱隊發起猛攻,戰士們砍掉天線、用秸稈燒坦克,用泥巴糊上坦克瞭望孔,堵住了駕駛員的視線。這支號稱美式王牌機械化部隊,碰到野路子打法的解放軍戰士,被打的一點脾氣沒有。
解決了第1快速縱隊主力之後,眼見敵三十三軍向南逃竄,而敵51師、52師1個團,以及整編第26師和第1快速縱隊殘部,逃到棗莊、嶧縣一帶,兩路大軍合到一處,打響了棗莊、嶧縣、齊村戰役。
山東野戰軍第8師、魯中第9師和濱海警備旅、魯中第4師第10團負責攻打嶧縣,華中野戰軍第1師攻棗莊,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攻齊村。嶧縣、齊村戰鬥順利結束。
棗莊戰鬥遇到困難,指揮部調派山東野戰軍第8師及1縱第2旅增援,最後也頑強攻克,全殲整編第51師。
20日,魯南戰役結束,解放軍共殲敵5.3萬多人,繳獲坦克24輛,火炮200餘門,其中105毫米榴彈炮48門,此外還有470餘輛汽車。這些先進裝備,大大增強了華東野戰軍的戰鬥力。
不僅如此,1947年3月,華東野戰軍,利用繳獲的先進裝備,把炮兵、裝甲兵、工兵集中,組建了特種兵縱隊,加強重炮統一使用。進攻火力得到加強,華東野戰軍在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作戰出色,特種兵縱隊表現尤為突出。
跟魯南戰役比起來,另一場太原戰役,無論是消耗還是傷亡都很大,算是另一個典型。
三 太原戰役
1948年7月,晉中戰役結束。此戰,閻錫山折損10萬兵力。之後他帶着殘軍逃竄到太原龜縮起來。太原戰役的主要目標,就是剿滅閻錫山軍。
此戰難度不小,因為山西是閻錫山的老巢,他在此經營38年,太原更是被他打造成了“碉堡城”:城外東、西、南、北有4個守備區,有縱深約15千米的環形百里防線,還有100多處堅固據點、5000多座碉堡。閻錫山還誇耀,太原擋住150萬解放軍都不在話下。
1948年10月5日,太原戰役打響。華北野戰兵團3個縱隊、華北軍區第1炮兵旅、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晉中軍區3 個獨立旅、陝甘寧警備旅參戰,兵力共8萬餘人。
當時閻錫山派出7個師,先後佔了小店鎮、南畔村、南黑窯和武宿機場。鑒於此,華北野總體戰略是,先清剿出城的敵軍,在清理外圍守敵,最後攻城。
華北野先向小店鎮、南畔村、南黑窯和武宿機場發起進攻,得手後,又向東山要塞發起進攻,其中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4個要塞爭奪非常激烈。經過18晝夜激戰,華北野攻下東山全部陣地。
後來平津戰役打響,考慮到太原解放後傅作義受驚有可能向南逃竄,中央命令太原攻城戰暫緩。這時,華北野採取圍而不打,切斷一些外援渠道,控制5個重要機場,等待命令。
到了1949年3月,太原攻城戰啟動。彼時閻錫山四面楚歌,但仍擴軍備戰。另一邊,華北野戰軍第19、第20兵團及東北野戰軍炮兵第1師,也趕到太原前線,此時解放軍兵力達到30萬。
4月20日,太原攻城戰打響。第18兵團1個師負責正面佯攻,第19兵團、第20兵團分別在南北兩側清剿敵軍,第18兵團主力在東側發起攻擊。而後,三路軍分別入城,以爆破開路,直搗敵軍指揮所,太原獲得解放。
太原戰役斷斷續續打了半年之久,解放軍傷亡4.5萬,消耗彈藥44.7萬發,炸藥70萬斤,手榴彈50萬顆,炮彈100萬發。在牛駝寨爭奪戰中,僅7縱隊守寨,1個營每日消耗手榴彈達兩萬餘顆,1個縱隊日消耗炮彈、槍彈達30萬斤。太原戰役,由此成為解放戰爭期間城市攻堅戰中,歷時最長、戰鬥最激烈、代價最慘重的一次。
此戰,解放軍殲敵13.5萬,繳獲火炮上千門,槍支上萬支,剷除了閻錫山勢力,拔出了國民黨在華北最大軍事據點。至此,華北全境獲得解放。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三大戰役,還是魯南戰役、太原戰役,人民群眾積極配合黨組織和解放軍,參加支援前線的後勤保障工作,為戰鬥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一葉.魯南戰役:華東戰場首次漂亮的殲滅戰[J].春秋,2020,(06):15-19.
王宇新.從三組數據看太原解放戰役[J].黨史文匯,2020,(01):32-35.
張苗,李鋒.華北最後一戰——太原戰役[J].軍事文摘,2019,(19):62-65.
延安黨史研究室.1948年:三大戰役
共產黨員網.山東戰場上著名的戰役——魯南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