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關注,我們才能理解當前態勢的嚴峻程度。或者說,咱們老百姓一切可以放心,國家最高層面戰略清晰。這個點就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涉及台海問題時,引人矚目的變化引起了兩岸人民的廣泛關註:與以往不同的是,報告中沒有再出現“和平統一”四個字,而是轉而採用了“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措辭。
有了這個不同於“嘲諷”的認識,尤其是報告“和平統一”未出現的戰略清晰,我們再看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如何忽悠!
環球網報道,據台“中央社”3月8日消息,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7日聲稱,台軍已更改“第一擊”的界定,只要解放軍“實體航空器”逾越“界線”,台軍就視為“第一擊”,將予以“反制”。這話說得很明確,也就是說,只要解放軍越界,台軍就當做開幹了,就立刻馬上反制了。這個氣勢,那怎麼也得開火,才能算是反制。
秦安戰略分析,邱國正是3月7日答詢時說的這些大話,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吹噓。邱國正再次指出,之前的“第一擊”含義,也就是以往認定大陸“第一擊”,是指開炮、開槍。這其中,就是盯着槍炮,真不把導彈當回事,難道導彈砸過去不算嗎?但飛機飛過去肯定是不輸於“第一擊”。
第二,修改。邱國正這一次明確,台軍早已更改“第一擊”界定,只要解放軍“實體航空器”逾越“界線”,台軍就視為“第一擊”。比如說無人機,不是子彈和炮彈,但台軍視為開火。根據字面意思,有人飛機飛越台灣也是“第一擊”。
第三,反制。解放軍“實體航空器”予越界就予以“反制”。這個“反制”是開火嗎?台軍有這個膽量嗎?島內網民為何嘲諷為“這是在打嘴炮”?
顯然,邱國正不可能真硬氣。至於如何“反制”?他說得很清楚,包含航空、海航、無人機、無人艦,只要有實體就要處理,該警告、喊話、打信號彈,讓他知道我們已經注意到,若還不配合,當然就要有應對方法。
看到這裡,你估計也得笑了。還是不敢開火,邱國正嘴中的“反制”,就是警告、喊話,增加了一個“打信號彈”,目的是讓解放軍知道,台軍已經注意到了,就要有應對方法了。
儘管邱國正這個“反制”的分解動作幾乎就停留在“三步走”:警告、喊話,“打信號彈”,目的是讓解放軍知道“台軍已經注意到了”,“就要有應對方法了”,但始終不敢說如何邁出“第四步”!
這也就難怪,島內網民嘲諷邱國正。但從統一的角度,大陸不能陷入“嘲諷之中”,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提“和平統一”,明確大陸的目標是“推介祖國統一大業”, 這是很清晰的信號,也就是明白宣告:“台獨”頑固分子的囂張無底線,使“和平統一”不可能實現了,故而,解放軍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隨時準備“推介祖國統一大業”。
這一點,王毅外長答記者問時,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還要看到3月5日一天內發生的幾件事情,似乎孤立其實有着必然的內在聯繫。也就是在“214撞擊事件”談判台灣越來越物理強硬的特殊時期,美軍派了“菲恩”號導彈驅逐艦竄航了台灣海峽;菲律賓“恰好”進行了新一輪非法補給,並且與中國海警直接發生衝撞;台軍則進行了名為“跨子夜”的實戰化飛行訓練。
事實上,在“金門翻船事件”持續發酵的情況下,面對大陸海警船在廈金海域執法,台灣當局所謂的“防務部門”,還要求外島“防衛部”和他們所謂的“海軍”進行“預演”,不僅僅加強了“衝突訓練”,還要做“資源準備”,做出直接硬剛大陸的軍事準備,其實也是在域外勢力暗中撐腰下的死硬到底。
面對這種情況,拖下去顯然不是辦法,14億多中國人民也無法接受。可能也會有人指出,既然台軍修改了“第一擊”,不妨就無人機飛進本島,或者戰鬥機穿越台島,一旦台軍開火,就啟動武力統一行動。
秦安戰略的思考,依然是堅持“和統”為願景,“武統”為底線,“逼統”為實踐。目的就是“推介祖國統一大業”,不能一直拖下去,核心就是儘快宣布進入“兩岸統一倒計時”,勒令進行統一和談,並分階段,宣布對本島封鎖和外島接管等一系列措施!
同時,做好太平洋上“遛狗”的準備,在開戰前,就讓美軍付出興師動眾的重大代價,改變其一艘破艦穿越台灣海峽,就讓“台獨”頑固分子興奮不已、又臭又硬的慣性。
一句話總結:在拜登發誓將圍剿俄羅斯進行到底,並深陷中東的時候,中國以實際行動“推介祖國統一大業”,此其時也!
秦安,2024年3月9日,北京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