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碎裂,烏克蘭國將不國,時至今日,北約仍在做“大頭夢”,捷克吹噓為烏克蘭籌備到了80萬發炮彈,就等資金到位,80萬發炮彈,就能改變俄烏衝突的結局嗎?
再給80萬發炮彈,烏克蘭就能打贏嗎?
西方死鴨子嘴硬,直到現在仍不承認烏克蘭即將落敗的殘酷事實。
烏克蘭真理報、歐洲真理報援引捷克總統彼得·帕維爾話說,他已經為烏克蘭找到了採購80萬枚炮彈的方法,但是需要資金才能做到這一點。
帕維爾稱,我們需要像烏克蘭士兵一樣具備靈活性和創新性,並在各地尋找軍事裝備。為此捷克選擇北約合作夥伴,並認為加拿大、丹麥、荷蘭能夠提供這些裝備。只要錢到位,它們將立即送到烏克蘭。
80萬枚炮彈,是本屆慕尼黑峰會,西方集團為援助烏克蘭軍隊定的最低目標。咋看,數量好像很多,畢竟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和北約國家,再加上韓國、巴基斯坦已為烏克蘭籌得至少200萬發炮彈。
問題是,上述舉動堪堪延遲了俄軍的進攻鋒芒,由於西方國家在援烏問題上持有二心,使得烏克蘭快速反推俄羅斯的機會喪失。如果2022年下半年,俄羅斯兵敗赫爾松、哈爾科夫、紅利曼之際,西方能夠給予烏克蘭足夠多的裝備,或許局面將會大為改觀。
事已至此,一再的畫大餅,為烏克蘭許下虛假承諾,只能是自欺欺人。結合慕尼黑峰會召開的背景和俄軍完全佔領阿夫傑耶夫卡的現狀,簡單談幾個觀點。
烏克蘭已錯過最佳時機,北約別做夢了
其一、烏克蘭兵敗將是大概率事件。
不知北約指揮官怎麼想的,竟然讓弱勢的一方和強勢一方拼消耗。西方軍事長官幾乎人手一部《孫子兵法》,但面對數量幾倍於己的俄軍竟然毫無辦法。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平原就不能展開對敵攻擊,誘敵深入、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等戰法都成為了擺設?
和強者對壘,就得效仿田忌賽馬,用自己的優勢去攻擊對手的軟肋,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還一個勁的鼓吹北約火力之強大,豈非滑天下之大稽。再者,烏克蘭也就是個傀儡,命運在自己手裡,卻不懂得獨立自主,老是等援助,如此就別怪俄羅斯不客氣了。
其二、戰爭已不適合元氣大傷的烏克蘭,政治協商應是烏克蘭獲得和平的唯一出路。
誠然聯合國憲章支持烏克蘭領土和主權完整,但問題是,話語權掌握在普京手裡,普京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澤連斯基只能幹瞪眼。如果捷克總統認為這80萬發炮彈可以改變戰場態勢,何不早點交付烏克蘭?
戰爭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一眾軍爺才睜開惺忪的睡眼,就這等比蝸牛還要慢的反應速度,怕只能等待失敗,被對手圍殲。捷克總統自以為做了實事,實不過事後諸葛罷了。
遙想當初,澤連斯基近乎跪地央求援助,可換來的不是奚落就是冷臉,如此烏克蘭還如何繼續堅持戰鬥。
為今之計,恐怕唯有談和一條路了,只要澤連斯基答應普京的要求,相信戰爭將很快凍結。至於說聯合國憲章宣稱的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條文,還是看看罷了。在絕對實力面前,所謂的道德責難根本只是擺設。
其三、俄羅斯殺瘋了,其或乘勝利之威,攻下更多的城市,甚至伺機尋求打入基輔。
宜將剩勇追窮寇,有着豐富戰鬥經驗的俄軍,斷然不會錯過佔領阿夫傑耶夫卡這個天然良機。進一步講,俄羅斯可從哈爾科夫方向出兵,只要佔領烏克蘭最大的工業城市,那麼烏軍將很難再有機會威脅到俄羅斯的本土。
戰爭是人類文明的最高藝術,然而西方的政客仍將其視為兒戲,既然如此,俄軍不妨將紅色旗幟插到基輔城頭,讓北約感受到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威嚴。只有將烏軍徹底打散,打趴下,相信西方才能認清現實,將被動解除對烏克蘭的安全承諾。
強調一下:烏克蘭的兵源已經見底,而俄羅斯仍有數百萬的有生力量等待徵召。如果普京下定決心和烏克蘭一決生死,那麼佔領烏克蘭全境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就看西方是否給自己台階下,是否會做出妥協。
而我們要說的是,80萬發彈藥供給,只能是救急不救窮。
西方欲幫助烏克蘭止住頹勢,或得自己派兵上前線。反正陣亡的都是平民家的孩子,又不會影響到自己,何不來個“順水推舟”。西方的遲疑,敷衍,令烏克蘭錯失了反攻的大好局面,也讓4千萬烏克蘭人體會到山河碎裂、仰人鼻息的無力感和窒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