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2023年12月30日20:25:05 軍事 1018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文|清源

編輯|t


大戰之前先宣布獨立,等着戰爭雙方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強勢“入局”——美國人把“虛假中立”這套玩得很溜。

無論是一戰和二戰時期,還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後,美國幾乎都是貫徹了這一準則。

那麼,美國大戰之前先宣布中立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美國大兵)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中的“中立”:不傷一兵一卒,坐收漁翁之利

在大規模戰爭前宣布中立,這是美國屢試不爽的做法。

這種所謂的“中立”,可不是堅決地和各方劃清界限,而是雨露均沾,以“旁觀者”的身份分析局勢,伺機從中謀取利益。

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罪魁禍首就是美國。

自打普京執政以來,美國一直在暗中推波助瀾,想要忽悠烏克蘭徹底擺脫俄羅斯的鉗制,轉投到西方陣營里去。

當年,美國麾下的北約不斷“東擴”,將昔日的蘇聯獨聯體國家一個個地“吞併”,轉眼間就到了俄羅斯與歐洲的緩衝地——烏克蘭。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西方陣營的勢力已經擴張到俄羅斯家門口)


儘管普京不止一次地警告西方世界“手伸得太長”,但是各方依舊是充耳不聞。

這種不斷挑釁俄羅斯底線的做法,最終招致了俄羅斯的不滿,從而悍然動兵。

當俄烏衝突正式拉開帷幕之後,美國卻扮演起了和事佬的角色,宣布自己的“中立”立場。

而正是由於美國不斷地“添柴加薪”,俄烏之間才擦槍走火。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爆發後在安置點休息的平民)


結果俄烏真的打起來之後,美國竟然拍拍屁股溜走了,還站在一旁大聲呼喊:“這不關我的事。”

如此作態,豈不是令人作嘔?

轉眼之間,俄烏衝突已經接近兩周年,只是仍然未見停歇的希望。

縱觀這場衝突:

烏克蘭國內硝煙瀰漫、平民背井離鄉,可謂是一片狼藉;

俄羅斯慘遭制裁,在各方面均被西方世界唾棄,軟實力跌至冰點;

歐洲則是兩頭不太好——既丟了俄羅斯的能源供給,又因為援助烏克蘭導致國內通脹問題越來越嚴重……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那麼,誰是幕後的獲益者呢?答案之一自然是美國。

首先,美國戴着“中立者”的面具收穫了夢寐以求的戰略利益。

自拜登上台以來,美國就貫徹所謂的“離岸平衡”戰略,靠着代理人戰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而這場俄烏衝突就是“離岸平衡”戰略的典型案例。

拜登政府打着“中立”的幌子,卻不費一兵一卒就把俄羅斯和歐洲都按在地上——烏克蘭限制了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動力;俄羅斯則是牽制了早就千瘡百孔的歐洲。

這樣一來,一種“三角平衡”的局面躍然紙上,美國以“中立者”的身份坐收漁翁之利。

靠着這一場俄烏衝突,美國擺脫了特朗普時期的“美國第一”的政策,迫使歐洲不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俄羅斯和歐洲最大的聯繫就此被切斷。

同時,美國和歐洲之間的關係也因此越走越近,美國又一次鞏固了自己西方國家領頭羊的地位。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前線)


其次,恰到好處的“中立”讓美國大發戰爭財。

短短兩年間,美國軍工企業的老舊庫存就幾乎全部清空,軍工企業的股票平均上揚50%。

由於歐洲無法明面上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美國因此大量地向歐洲傾銷能源——石油的價格普遍比俄羅斯的價格高出一倍以上。

軍工和能源,兩大龍頭的強勢上揚讓美股成為最強勢的存在。

更為誇張的是,美國雖然宣稱“中立”,卻是恬不知恥地靠着瑞士沒收了俄羅斯高達60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充實了自己的國庫。

不傷一人,美國以“中立者”的身份成為了戰爭中最大的贏家之一。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虛假中立”:賺夠了再“入局”

美國是玩弄字眼的鼻祖國家,早在一戰時期,美國就靠着“虛假中立”坑了歐洲一次。

1914年,一戰爆發,美國當即宣布保持中立——而這是讓歐洲國家措手不及的。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一戰中的英國士兵)


儘管隨着戰爭的進行,德國人在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一些“戰爭暴行”引起了一些美國人的反感。

但是,中立本身對於美國來說依舊是很好的選擇,因為美國可以在戰爭中同時與交戰雙方做生意。

戰爭發生大約四個月後,在美國政府的授意下,美國《文學摘要》發布了對367名美國作家和編輯的調研結果,絕大多數人呼籲繼續保持絕對中立,美國政府對這一結果深感欣慰。

然而,不少作家事後宣稱並未接受過類似的調查。

這樣一來,事情就顯得頗為微妙。這顯然是美國政府自導自演的一場民意宣傳。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盧西塔尼亞號)


但是,變化總是來的猝不及防——德國人的“潛艇戰”和“盧西塔尼亞號事件”激化了美國對德國的敵意。

1915年,美國的“盧西塔尼亞”號輪船被德國潛艇擊沉,1198名乘客在襲擊中遇難,其中包括128名美國人。

但是,船隻在被擊沉時,船上除了載有乘客以外還載有幾十噸的戰爭物資和幾十名士兵。

可以理解為,這艘船被擊沉時正在執行的軍事運輸任務。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威廉·詹寧斯·布萊恩)


而且早在船隻出發前就被德國特工知悉,甚至在這艘客輪離開紐約前幾天,德國駐美大使館在獲得美國國務卿威廉·詹寧斯·布萊恩的許可後,在當地報紙上發布警告稱:

由於這艘船正帶着德國特工認定的戰爭物資離開港口,它將受到攻擊。

但是,所有的美國報紙都忽視了這一點,而是譴責德國潛艇的襲擊行為是一種謀殺,而民眾中更具民族主義色彩的分子則將認為德國人描述為卑鄙可憎的海盜。

他們認為這起事件是一次德國人暗中謀劃並實施的大規模的冷血謀殺。

少數美國人甚至呼籲美國立即宣戰,但威爾遜的回應只是譴責了這次襲擊,除此之外依舊保持“中立”。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威爾遜)


在這之後的1916年,因為威爾遜總統忙於總統競選,他暫停了他的和平倡議。

而在此期間,又有多次美國船隻遭到德國潛艇攻擊的事件發生。

儘管如此,威爾遜總統依然希望保持中立,他在的第二任總統任期的競選中打出的競選口號是:“他讓我們遠離戰爭。”

1917年年初,威爾遜再次試圖調停,但德國明確拒絕了他,並且德國認為美國實際上已經不再中立。

美國距離與德國開戰只差最後一步。

英國再次遊說美國,希望美國加入這場戰爭。

在考慮戰爭的形勢之後,美國選擇“入局”——這其中,最大的考慮則是美國與協約國經濟的聯繫。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美國大發戰爭財)


從1915年3月起,美國政府開始允許美國資本向協約國發放貸款,到1917年春天,協約國已經借款超過20億美元。

協約國的戰爭訂單刺激了美國工業,並為美國農產品開闢了新市場,美國經濟進入了一段繁榮期。

美國與協約國經濟上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導致美國極大地傾向協約國陣營。

美國的工業和金融業已經壓倒性地支持協約國,美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與協約國的命運緊密相連。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威爾遜)


最終,當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時,威爾遜為了實現自己心中“全世界的自由和全人類的解放”和“為了世界的安全以保護民主”的目標,帶領美國步入了戰爭。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再度中立?挑選時機建立霸權罷了

美國在二戰爆發後的選擇,幾乎和一戰如出一轍——先是宣布中立,再伺機出兵。

不得不說,美國人在戰爭初期是狠心的。

法國軍團投降之後,英國在歐洲戰場已經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其實,深陷泥潭的英國早就意識到美國的重要性,認為美國的選擇將會成為影響這場戰爭成敗的關鍵。

因此在戰爭開始時,就對美國展開了有計劃、有目的的戰爭遊說。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二戰前線)


二戰爆發初始,英國廣播公司開始負責英國的對外廣播,英國新聞部讓BBC轉換了美國人更喜歡的加拿大或蘇格蘭式口音,將戰爭中普通民眾的聲音傳遞到美國。

其中最為著名的節目是被譽為眼淚操縱者的“孩子呼喚回家”節目,其內容主要是撤退到美國和加拿大的英國孩子通過廣播與身處英國的家人喊話。

不列顛之戰時期,英國希望美國參戰的意願更加迫切。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愛德華·默羅)


美國的親英記者愛德華·默羅在倫敦製作“這裡是倫敦”節目向美國廣播不列顛之戰的真實戰場,來自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著名演講也通過廣播輸送至美國公眾耳中。

對此,美國無動於衷。

一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國內誕生一場國際主義與孤立主義的大辯論,並最終確立了參加以實現霸權的終極目標。

這場辯論表面看是對“是否改變中立政策,幫助英法兩國”的辯論,實際上是美國國內對自己應該充當哪種國際身份的辯論。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羅斯福)


從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到盧斯的“美國世紀”再到華萊士的“美國責任”,國際主義者在這場辯論中贏得了勝利並詮釋了美國的新的國際身份和角色,這就是充當“世界領袖”。

這也就決定了美國參戰的另一目標:樹立良好美國形象,謀求世界霸權。

美國希望通過參加戰爭中的總體戰略傳播,將美國塑造為:

“一個年輕的、有男子氣概,且有決心、有能力獲得戰爭的勝利的國家,一個被世界各國公認的好鄰居。”

美國希望通過這些價值觀與願景的輸出,塑造美國的文化與制度優勢,從而獲得世界對美國和美國模式的好感與認同。

最終,美國如願在戰後收下日本做自己的“小弟”,成為與蘇聯齊頭並進的超級強國。

虛假中立,美國玩得明明白白。

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經常宣布中立,背後私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s States(FRUS), 1915, Supplement, The World War.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FRUS), 1916, Supplement, The World War.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9.

Hamilton, John Maxwell. Manipulating The Masses: Woodrow Wilson and the Birth of American Propaganda.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20.

人民大學專家談俄烏衝突1周年:美國獲益最大,俄方恐被長期消耗. 2023.

新華國際時評: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俄烏衝突系列評論之三. 2023.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軍迷用無人機拍高清新型軍艦獲刑,國家安全部提醒無人機飛行有禁忌 - 天天要聞

軍迷用無人機拍高清新型軍艦獲刑,國家安全部提醒無人機飛行有禁忌

6月20日,據國家安全部:近年來,無人機產業服務範圍已覆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等諸多領域,成為大眾消費娛樂新趨勢、新潮流。然而,隨之而來的無人機違規航拍航測活動日益增多,特別是無視禁飛法規的“黑飛”“亂飛”活動,給我國家安全帶來隱患風險。無視法紀的慘痛代價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查處多起無人機違規巡飛,拍攝...
聯合國:以色列涉嫌使用重型炸彈! - 天天要聞

聯合國:以色列涉嫌使用重型炸彈!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當地時間19日在瑞士日內瓦發布報告說,以色列軍隊涉嫌在加沙地帶發動的一系列襲擊中使用重型炸彈,造成大量平民死亡以及大範圍平民目標被破壞,可能多次違反戰爭法。該報告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6屆會議期間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