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8月23日,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發布的特維爾州墜機現場照片。瓦格納組織創始人普里戈任在當天發生的墜機事故中遇難 圖/新華社
一眾高層被團滅了,但不包括普京指定的接班人,瓦格納的士兵只是拿錢辦事,領導換了工資照發,他們依然該幹嘛幹嘛。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 朱江明
編輯 / 李屾淼 [email protected]

很不像意外的意外
距離2023年6月的那場兵變不到半年,包括葉甫根尼·普里戈任(Yevgeniy Viktorovich Prigozhin)和另一創始人兼指揮官德米特里·烏特金(Dmitry Utkin)在內的瓦格納集團幾乎所有高層領導在一場空難中喪生。
那架由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飛往聖彼得堡的私人飛機到底因為什麼而墜落,短時間之內恐怕不會有任何明確的答案。
飛機出事地點在俄羅斯首都附近,因此不太可能出現獨立的第三方調查機構對事件本身進行調查和事實核查。由於事件本身的敏感性,所有現場調查的證據和相關人員的口供,都會被俄羅斯情報機關嚴格保密。而其公開的調查結果,估計也很難獲得外界的一致認可,有些調查結果甚至還可能會跟一些公開信息自相矛盾。所以此次事件很可能跟歷史上一些謎案一樣,只有到所有檔案記錄公開的那一天,才能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

瓦格納組織創始人普里戈任 圖/視覺中國
儘管事件的真相很難確定,我們仍可通過已公開的信息分析出事件的一些可能性。
根據俄方公布的一些信息來看,這架飛機是在起飛後不到半小時就忽然從空中失控墜落,墜落前已經進入了巡航高度,也就是8000米以上的空域,而墜落過程中飛機起火併幾乎是垂直墜向地面,此前沒有任何通信內容顯示飛機出了故障。由此可見,這次墜機發生得非常突然,而且機組成員甚至來不及與地面通聯飛機就垂直落下。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正常機械故障或者人為操作失誤,只有機上炸彈爆炸或者遭到武器射擊,飛機才可能出現這樣的運動軌跡。
從飛行的高度來看,8000米以上已經超出了如毒刺一類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或者小型自動防空火炮的射程範圍,要達到這樣的射程,只有出動車載中遠程防空武器。根據墜毀現場的照片可以判斷,飛機的發動機部分似乎相對完整,如果是基於熱成像追蹤的防空導彈,主要命中點應該在發動機附近,發動機應該遭到重創。而根據墜毀現場的照片判斷,飛機的發動機部分似乎相對完整,因此不像是熱成像導引的中近程防空導彈所為。若是雷達導引的防空武器,如俄制S-300系列防空導彈,命中點倒是不一定在發動機周圍,但其彈頭戰鬥部的巨大爆炸威力驚人,單發即可摧毀一棟6層高的居民樓,此類導彈命中飛機,剩下的飛機殘骸不會有現在這麼多。如果是機載炸彈造成的後果,則必然存在爆炸破孔,且通過觀察破孔很容易發現是自內而外爆炸的結果。由於現場圖片中沒有明顯的此類痕迹,因此也不能確定是機載炸彈爆炸導致的墜機。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即戰鬥機使用R-77或者R-27這類雷達導引導彈對私人飛機進行攻擊,由於機載導彈的體積和戰鬥部較小,可能造成的損毀相對沒那麼大。戰鬥機也可能直接使用機炮射擊造成墜機,目前從飛機殘骸也可以看到一些蒙皮上出現小孔,這可能是導彈破片,也可能是機炮射擊留下的痕迹。
總之,根據現有的信息仍很難確定普里戈任座機真實的墜落原因,但可以看出這件事很不像一場意外。

瓦格納的接班人:會是“灰頭髮”嗎?
自2023年6月普里戈任發動向莫斯科進軍的軍事叛亂以來,外界對其本人的下場普遍不覺意外,畢竟被視為叛徒的人,幾乎沒有能夠獲得善終的先例。
然而瓦格納集團則是另一個問題,該集團並非一個小規模的私營僱傭武裝,而是一支數萬人之眾、戰鬥力強悍的軍事力量,且還是俄羅斯最近十年來在中東和非洲地區的主要抓手。
在普京的設計中,俄羅斯核心利益區如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主要依靠精銳的正規軍傘兵和情報機構作為干預先鋒,就像哈薩克斯坦的反政府風波中,普京政府以集安組織的名義派出傘兵進行直接干預,這是非常典型的核心區域干預手段。俄烏衝突初期,俄羅斯就試過派出傘兵機降基輔機場,試圖以布拉格模式快速結束戰鬥。只是由於原定計劃受挫,一場衝突拖成了曠日持久的血戰。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當地居民圍觀瓦格納組織撤離南部軍區總部和附近地區 圖/視覺中國
然而在敘利亞、利比亞、馬里和中非共和國等中東、非洲國家或衝突地區,瓦格納集團的存在感遠遠大於俄羅斯國防部。瓦格納集團是克里姆林宮向非洲和中東等危機地區投射的主要力量——因為對瓦格納集團的派遣更為靈活。當地合作夥伴在與敵人的對抗中,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僱傭兵費用,而瓦格納可以接受轉移支付,比如以當地礦產作為抵押,俄羅斯政府則提供外交和政治上的保障。
這種業務合作模式非常便於俄羅斯政府在當地投送力量,甚至不需要經過政府內部的任何流程,就可以直接進行干預,且成本低廉。通過這種模式,俄羅斯得以在馬里、中非共和國、敘利亞等地區以低成本獲取政治利益,並且這種灰色戰爭形式還使得西方國家對這些地區的干預變得更為棘手。
所以無論普里戈任和烏特金是否健在,克里姆林宮都不會輕易放棄在這些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此次墜機事件甚至還可能強化俄羅斯政府在此類區域的話語權。
瓦格納集團並非一個基於政治共同理念而成立的革命組織,儘管烏特金建立瓦格納時曾以斯拉夫主義為號召,然而該組織的成員大多基於經濟利益而加入其中。瓦格納的僱員擁有比俄羅斯正規軍更高的薪水和傷亡撫恤金、更好的後勤供應和生活條件,這使得很多有作戰經驗的正規軍退役官兵願意投身瓦格納。
正因如此,瓦格納的戰鬥人員大多非常理性,畢竟他們只是打工人,如果只是換了個老闆和投資方,對於打工者自身而言並不構成什麼致命的威脅,普里戈任並非不可替代的領袖。

2023年8月24日,俄羅斯新西伯利亞,一名瓦格納組織成員悼念遇難的普里戈任(左)和德米特里·烏特金 圖/視覺中國
更何況在政變結束後,普京曾公開表示,一個名為“灰頭髮”的指揮官很可能將取代普里戈任,成為瓦格納的新掌門人,而外界普遍認為此人是前俄軍上校安德烈·特洛舍夫,他在瓦格納集團內部為排名前五的高層領導,也是巴赫穆特前線的指揮官,在士兵中頗有威望。更巧的是,特洛舍夫並不在本次墜機的死亡名單中,普里戈任的死能讓他更快地全面掌握瓦格納集團。畢竟在群龍無首的時候,他的威望和普京的支持,足以收編瓦格納在全球的力量。
此前普里戈任與普京的矛盾激化,實際上動搖了瓦格納以及俄羅斯在中東和非洲的合作夥伴的信心,因為兩人的矛盾可能導致與瓦格納的合作出現問題,甚至當地政府首腦都無法確定,與其合作會不會得罪俄羅斯政府,進而可能轉向與其他國家進行安全合作,這無疑是俄羅斯政府的重大損失。不過如果瓦格納更換一個普京信任的領袖,這個問題或許就不存在了,因為雙方合作的基礎跟以前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合同上的簽名換成了另外一個人而已。
所以一眾高層被團滅了,瓦格納可能依然還會該幹嘛幹嘛。克里姆林宮指定的接班人或將全面接收普里戈任的僱傭兵遺產,儘管創始人去世,瓦格納模式仍將繼續存在。克里姆林宮將藉助這個工具繼續執行外圍地帶的灰色任務,以維繫其全球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