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到現在,歐盟在援助烏克蘭這事上可謂一直都費心費力。但隨着戰事的持續拉鋸,導致諸多歐盟國家都先後表現出了力竭的狀態,但本着“賭徒”心態以及來自美國當局的施壓,這些國家才始終沒有放棄援助烏克蘭。但也正是這樣,導致當前歐盟內部的矛盾被持續加重,甚至已經到了一個瀕臨崩潰的狀態。據英國方面的消息稱,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當前德國的狀態來看,已經無法保證德國軍隊可以在2030年前完全填補現有缺口,也正是因為這樣,德方決定不會再向烏克蘭提供聯邦國防軍現有武器裝備。
隨後皮斯托乾脆攤牌道,德國目前就跟其他援烏國家一樣,庫存是極為有限的,自己作為德國的國防部長。除去已經承諾的軍事支持項目,自然是不能允許將德國的一切都援助給烏克蘭的。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德國方面在一年內的對烏軍事援助已經超過了25億美元,大約佔德國軍費開支的5%左右。據英國方面知情人士透露,自冷戰結束以來,德國聯邦國防軍已經因數十年的投資不足、不堪重負,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俄烏開戰以前,德軍本身的狀況就已經很不理想,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還是“毅然決然”的跟着美國走上援烏抗俄的路線。截止到現在,因為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和彈藥大部分仍未得到補充,導致當前德國聯邦國防軍的狀況不僅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比之前還要更加糟糕,甚至這種糟糕程度已經上升到了“可視化”的程度(能源問題、物價膨脹、示威遊行等等)。
還記得之前,德國聯邦議院國防事務專員霍格爾,就在年度報告中針對德國當前軍況表示到。相比烏克蘭危機之前,德國現在面臨更加嚴重的武器裝備短缺問題。因為德國長期以來為烏克蘭提供各式各樣的炮彈、裝備以及坦克,導致“自家的武器庫被撕開了一個大窟窿”,這也正是皮斯托所提到的“無法短時間內被填補的缺口”。隨後霍格爾還吐槽自家的軍營現狀道,目前德軍軍營就連最基礎的設備都無法保障,比如網絡、淋浴等等,對此霍格爾表示這顯然是非常丟人的事情,希望的德方當局應該注重加快軍營現代化的進程。
但怎麼說呢,就在皮斯托表示,德方決定不會再向烏克蘭提供聯邦國防軍現有武器裝備這件事前幾天,歐盟領導人在布魯塞爾歐盟峰會上表示,將會繼續支持加快對烏克蘭的彈藥供應計劃,其中還包括在未來12個月內,向烏供應100萬枚火炮彈藥。顯然在美國的一手主導下,不管是北約還是歐盟,都在援烏問題上統一了立場,並且這段時間以來針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還在不斷升級。但其實也都明白的是,長時間以來的對烏援助,並沒有改變烏克蘭失敗的最終命運,反倒是讓這些援烏國家越陷越深。據相關消息顯示,去年一年內歐盟歐盟國家與機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等各類方式的援助總額,接近520億歐元,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德國,其次就是法國。
另外要知道的是,皮斯托之所以如此並不僅僅是因為當前德國“虧空”的問題,還有另一大原因,就是當前國內的大規模示威遊行行動,並且這種現象目前已經幾乎席捲到了整個歐盟國家,就連一些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也紛紛爆發衝突。就拿德國來說,有相關消息顯示,因為德國目前國內經濟趨勢持續萎靡的情況愈發嚴重,導致國內通貨極度膨脹,再加上之前德國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壓力,提出應當延後退休年齡這事,無疑是將整個國內矛盾給直接“點燃”。有消息稱,目前德國的從業人員幾乎全員罷工,國內幾乎所有的行業(清潔、食品等等)直接陷入癱瘓。而在法國那邊,國內民眾甚至還喊着推翻現有政權的口號,要求馬克龍儘早下台、法國退出歐盟以及北約等等。
雖然說歐盟還始終堅持跟着美國對烏進行援助,但實際上歐盟內部早已經分崩離析,甚至還有歐盟成員國已經表示會退出對烏的援助。據捷克總統帕維爾表示,因為缺乏勞動力的原因,該國目前已無法再向其提供武器了。隨後帕維爾還十分理性的表示,隨着美國總統選舉的即將開啟,拜登政府會逐漸將注意力集中在選舉問題上,而不是俄烏衝突中來。屆時烏克蘭也極有可能會因為失去最後的價值而被拋棄掉,而歐盟各國到頭來也將極有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最終和烏克蘭一樣成為拜登政府選舉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