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美兩國爆發了激烈的貿易戰,美國部分反華政客趁勢叫囂,要在經濟貿易領域與中國“脫鉤”,然而事與願違,貿易戰爆發五年後,中美兩國經貿非但沒有“脫鉤”,反而創下了歷史新高。日前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美兩國雙邊貿易額為6905億美元,刷新了貿易戰爆發前保持的最高紀錄。

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總額5370億美元的商品,玩具、服裝、家電和日用品等商品,是美國消費者最喜歡的中國商品。與此同時,美國向中國出口了總額1538億美元的商品,尤其是農產品出口,增長十分明顯。分析人士表示,在新冠疫情衝擊、雙邊關係持續緊張、貿易摩擦不斷的背景下,中美兩國貿易額卻能逆勢上漲,再創歷史新高,存在許多令人值得思考的東西。

首先,增加中國商品進口,是拜登政府化解國內通脹危機的重要舉措,去年美國國內爆發了嚴峻的通貨膨脹,物價不斷攀升,令一些美國底層民眾的生活雪上加霜。為了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美聯儲多次加息,但是收效甚微。最終拜登祭出了增加中國商品進口的大招,由於中國商品相較美國本土所產商品,總體成本較低,這招有效抑制了美國物價的上揚。

其次,中美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充分證明了兩國經濟擁有極強的互補性。當前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依舊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中美兩國貿易繼續強勁發展,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其他國家所期待的。美國著名智庫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就表示,與中國“脫鉤”是不切實際的,沒有任何實現的基礎。

報告指出,中美兩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一旦中美兩國貿易受損,全球經濟便會被拖累,中美兩國經濟最終也會被反噬。分析人士表示,中美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讓中美經貿“脫鉤論”不攻自破,拜登政府對此也十分清楚。據英國媒體報道,連日來,中美關係儘管因為“無人飛艇事件”變得更加緊張,但是兩國高層之間的互動卻沒有因此停滯。

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正在尋求訪問中國,與中方就相關經貿問題展開對話。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討論中美經貿“脫鉤”,無異於天方夜譚,互利共贏才是中美兩國最佳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