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營情事連載287
作者:石頭大俠
【作者簡介】石津安,筆名,石頭大俠。1959年出生,1976年下鄉,1978年入伍,2001年自主擇業。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軍旅長篇紀實作品“兵營往事”系列第一部《兵營兵事》(40萬字)“兵說”“戰旗紅”刊發後,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第二部《兵營情事》繼續在“戰旗紅”連載,敬請讀者關注。
安然和吳然躲在暗房,正在親密接觸時,忽然響起敲門聲,報道員說,金政委請安幹事去一下。金政委原來是軍里的幹部處長,因處里工作出了紕漏,安排到炮團里當政委。
平調到團里當政委,明顯是邊緣化了。
好在金政委工作成績一直比較突出,還有緩衝餘地,要不然也就是第一年,安排到團里擔任政委,第二年也就安排轉業,這也是很正常的。
金政委由團里政委,組建炮兵旅後,又擔任旅里政治部主任。
旅里老政委基本快到年齡杠杠時,他又調到軍分區擔任副政委,這也是平調。
他這個平調,基本上也就是等到了時間,脫掉軍裝,辦理退休手續,在家裡頤養晚年。
老政委的平調,是為退休做鋪墊。老政委平調軍分區副政委,沒有多長時間,金主任的命令就下了,他由政治部主任,提升為旅政委。
老政委跟金政委對待安然,都是不錯的。
老政委就是下連蹲點,也願意帶上安然,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也隨時報道。
對於安然來說,老政委和金主任都是一樣尊敬,一樣對他們的指示堅決落實。
安然在接觸兩位首長時,唯一不好答對的是,兩個首長在抓旅里建設上,他們的出發點不同,觀點也就自然不同。
老政委的觀點,新組建的炮兵旅重中之重,就是保安全。
金主任卻認為,越是新組建的部隊,越要開創新局面,把部隊建設和工作作風的基礎打牢打實,不能為了保安全,裹步不前。
金政委也在強調部隊安全的重要性,但他這種強調是揉入到部隊工作中去,當作各項工作中的護衛者,而不是把部隊抓安全管理,作為部隊的重中之重,可以沖淡部隊的其他工作。
老政委的觀點很明確,在他擔任政委這兩年,只要是部隊各項工作沒有重大事故,部隊就可以說完成了任務。
剛組建時,政治部宣傳科長,是老政委帶過來的,人比較老氣,認識問題比較固執,人品倒是不錯,也不搬弄是非,就是工作中缺少一股闖勁,他的觀點和性格跟老政委很是接近。金政委對這個宣傳科長很是不滿意,幾次找政委談,要對宣傳科長進行調整,老政委說啥也不同意。
在這種情況下,金政委找到了剛剛提升的楊旅長,他想通過楊旅長形成統一戰線,對部隊沒有作為的幹部進行一次清整,讓能夠勝任的幹部干勝任的職務。
金政委的宣傳科長候選人,是他們炮團的宣傳股長。
這個股長為人處世比較圓滑,工作還是能夠適應的,也有幹勁。
老實說,當時的楊旅長也沒有看好這個股長,要是讓這個股長,接任現在的宣傳科長,在楊旅長的眼裡,還不如讓現在的宣傳科長繼續留任。
可是,楊旅長知道金主任很快就接任政委的班。
金主任的後台是吳然的父親,也就是那時的軍副政委。
吳然的父親在軍政治部主任時,金主任就是當時的幹部處長,是因為戰士考軍校的事情,受到了牽連,被罰到了炮團擔任團里政委,那時的吳然父親就覺得對不起金處長。
可是,金處長啥話也沒有說,堅決服從軍里的調整,說是軍里的調整,實際上就是軍區的命令,幹了將近20年幹部工作的金處長,他比誰都明白,這樣的調整,也是最好的調整了。
下去之前,他跟吳然父親見了一面,只說了一句話,感謝老主任的培養和關懷,兩人緊緊握住雙手,再也沒有說啥,情在心中。
這些事情,楊旅長都是清楚的,他下一步的搭檔就是金主任,而且是一位不簡單的老幹部處長。
金主任想換上去的宣傳科長還要代理,因為他任副營職才一年半。
這是金主任提出的人員,明顯是對老政委的挑戰。
說是跟老政委挑戰,實際上,楊旅長也知道,老宣傳科長確實挑不起旅級宣傳科長的擔子,當個老乾事還是個好乾事。
楊旅長權衡再三,投了金主任一票。
旅這一級班子,常委會的好多工作,都是在會下溝通好的,有些事情,拿到會上可以談,有些事情,一旦在會上公開談,也許就會砸鍋,這也是首長的一門藝術。
楊旅長這一票讓老政委很是蹊蹺,這是明顯的要向他開戰的。
老政委開始裝糊塗了,他對金主任提出的老宣傳科長的事情,既不表態可以調整,也沒有表態不可以調整。
金主任是堅決要求調整老宣傳科長的,換上他們炮團的宣傳股長。
金主任提出的這個人選,也有着不盡人意的地方,一個是任副營時間比較短,一個是老宣傳股長是楊旅長的老鄉,老政委把這件事情的責任,自然推到了楊旅長的身上,老政委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楊旅長那時還是副旅長,正要提旅長的時候。
老旅長退休有那麼一段時間,旅里一直沒有配旅長。
老政委也知道金主任同吳然父親的過硬關係,老部隊的人,又是老部下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他與金主任硬抗是抗不過的,這次調整班子,沒有直接免了他的政委職務,就是對他的照顧,而且他還想下一步自己讓開政委的位置,找一個軍分區副政委的位置,再幹上幾年穩穩噹噹的退休,這些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他還要靠金主任來疏通。
但是,他畢竟是老政委,不能就這樣任意讓金主任擺布,面子還是要有的。
於是,他就想出了兩全其美的招數,把這件事情推到楊旅長身上,那意思就是楊旅長跟老股長是老鄉,是老股長鼓動金主任做的調整。
老政委的這一招是反被動為主動,金主任也順水推舟,他找到老政委耐心解釋,確實是老宣傳科長挑不起這個擔子,調整也不是撤職,是調整工作。
老政委也裝糊塗,既然金主任到了這種地步,不調整老宣傳科長是不可能的,那就再選一個新科長,老股長任職時間不到,代理不合適,又從政治部選了一個老副營職幹事,擔任了宣傳科長職務。
這個宣傳科長的人員,金主任還是不滿意的,可是都退了一步,老宣傳科長作了調整,任命這個新宣傳科長,也就是一個過度。
這件事,在關鍵時刻,老政委把楊旅長推到了前頭,讓他吃了個啞巴虧。
老政委這一手也把楊旅長和金主任各打了一巴掌,楊旅長主動退出,他又向老政委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