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失敗?日本將火箭遠程引爆,火箭運載的8顆衛星遭摧毀

2022年10月14日12:31:57 軍事 1031

由於發射後在上升過程中發生故障,日本不得不對火箭實施遠程空中引爆。這次失敗導致火箭搭載的8顆衛星慘遭摧毀。

隨着人類向太空探索腳步的加速,火箭發射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與過去相比,都大大地提高了。因此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而導致的發射失敗也經常見諸報道,而屢見不鮮了起來。

發射失敗?日本將火箭遠程引爆,火箭運載的8顆衛星遭摧毀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什麼本期要專門來講一講日本的這次火箭發射失敗呢?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日方對於這枚日本主力國產小型火箭——埃普西隆,所寄予的期望。

由於近年來航空航天市場,尤其是小運載市場的需求,越來越趨向於低成本、高精度、快發射和多任務,因此日本埃普西隆火箭項目研製的初衷,就是通過火箭的小型化,來降低發射成本,以及在市場上的報價。

首飛成功將近10年來,它通過4次成功的發射,一共把10顆衛星運送到位。從它的報價來看,比之前的火箭節省了幾乎一半的成本。雖然比隔壁鄰居的成本還是高出了數倍,但是能省去一半費用,這已經是相當可觀的一件事情。

發射失敗?日本將火箭遠程引爆,火箭運載的8顆衛星遭摧毀 - 天天要聞

日本網友對於這款火箭更是引以為傲,在他們心目中,它就是一款“亞洲最強”的固體火箭。可是根據日方公布的一些數據,與同類固體火箭對比來看,無論是它的起飛質量偏大,還是運載能力偏小,也就是說它的運載比,多少還是差強人意的。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發射起飛質量上有封頂,下有封底。說白了,就是重了飛不起來,輕了飛不穩,這倒不是說太勁容易被風颳走,而是容易跑偏。

軍迷朋友都知道,衛星火箭和洲際導彈在技術上和操作上是相通的,關鍵就是看它搭載的是什麼。所以,就有了埃普西隆能夠改裝的這樣一個傳說。

發射失敗?日本將火箭遠程引爆,火箭運載的8顆衛星遭摧毀 - 天天要聞

那麼它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實際上,由於這款火箭的發射,採取的是垂直總裝方式,這樣一來,從安裝到測試到發射,整個周期需要兩周時間。想想看,這麼長的準備時間,先不用奢談什麼快速反應,能否跟得上節奏都是一個問題。

這次發射失敗,無疑是對日方火箭研發的一次打擊。目前埃普西隆6號機失敗原因仍在調查當中,非但直播發射的現場畫面當時就中止了,甚至在相關網絡上的直播記錄同樣被刪掉了。

至於其中是否拍攝到了什麼秘密,還是日方有什麼隱情,現在還沒有看到最新的報道。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55歲後存款超這個數,你就已經過得很穩了 - 天天要聞

55歲後存款超這個數,你就已經過得很穩了

人一旦過了55歲,就會感到沉重的經濟壓力。通常要面對這幾個現實問題:年邁父母突然生病,需要住院,家裡沒有存款可不行。子女求學或買房,急需要父母資助,手裡沒錢也不行。自己人到中年,各類慢性疾病找上門,看病治療費用的也很大。同時,多數人在過了55歲,賺錢能力大不如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圖窮匕見”,咱殲-20開始出垂直起降機型了?這兩天一張疑似“中國殲-20C垂直起降型試飛”的照片出現在網絡上。背景模糊,角度刁鑽,但尾噴嘴下偏、背部“升力風扇”開口清晰可見,迅速引發大量轉載和猜測。這張圖最早出現在一位軍事類自媒體賬號上,
俄軍人事調整!莫爾德維切夫就任俄陸軍總司令,此前在俄特別軍事行動中負責指揮中央集團軍,取得重大成果 - 天天要聞

俄軍人事調整!莫爾德維切夫就任俄陸軍總司令,此前在俄特別軍事行動中負責指揮中央集團軍,取得重大成果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央視新聞援引俄羅斯《紅星報》22日消息,安德烈·莫爾德維切夫已就任俄聯邦武裝力量陸軍總司令一職。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在就職儀式上向莫爾德維切夫授軍旗。別洛烏索夫說,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職業精神將幫助莫爾德維切夫在新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