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到了最後的階段,當時日軍在豫湘桂大戰之後,打通了連接東南亞戰場的通道。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我軍打算在豫西敵後戰場開闢根據地,對當地的日寇進行打擊。
當時豫西的兩支抗日武裝被收編之後一直都很不安分,在多次事件之後,其中一支動搖了革命的意志,並且調轉槍口選擇叛變革命。
133名排以上幹部被這個叛徒殺害,我軍的抗日力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那麼他為什麼選擇叛變革命?
最終的結局如何?
豫西事變得經過
1944年9月,豫西抗日先遣隊來到了河南地區,打算在此地開闢敵後抗日戰場。
但是此地除了日寇以外,還有不少地方部隊盤踞在各個山頭,勢力比較大的就有洛寧縣李桂吾、澠池縣上官子平等。
幾個勢力之間不僅沒有團結抗日,反而私下相互攻伐,並且荼毒當地的人民群眾。
當時八路軍有能力消滅這些地方勢力,但是為了抗戰的統戰事業,最終還是選擇盡量收編這些部隊。
經過一番接觸之後,當地幾大勢力決定接受收編,加入八路軍。
1945年2月,河南軍區司令員王樹聲帶着一眾幹部來到了豫西,並且正式將李桂吾和上官子平的部分,分別編為獨立第8旅和獨立第7旅。
隨後,我軍在豫西地區建立了眾多縣委機關,豫西抗日根據地正式建立完成。
蔣介石得知此消息後憤怒不已,於他而言共產黨的重要性要高於日寇,因此他立刻命令手下的軍統前往豫西地區策反一股勢力。
當時特務劉茂欣接受了這個任務,隨後就立刻趕往豫西地區進行策反活動。
次月,軍統首先對豫西勢力中最大的李桂吾進行策反,但是李桂吾是一個愛國志士,他一直都渴望能夠抗擊日寇。
李桂吾深知八路軍堅持抗日,因此不願意脫離革命隊伍。
特務眼看李桂吾不願意配合,於是就策划了一場暗殺行動,李桂吾慘遭殺害。
隨後軍統又盯上了上官子平,此人本就是當地的一個惡霸,無惡不作,選擇接受改編僅僅是因為要自保。
當時他被國軍進攻後,身上背負着較大的壓力,希望能夠靠上八路軍這棵大樹能夠減輕壓力。
因此每當八路軍派人來指導思想工作時,上官子平總會拒絕,他時時刻刻都在等待着機會。
當特務找到他策反時,他想都沒想就接受了,隨後就開始找機會叛變。
當時我軍還不知道上官子平的情況,正打算派遣軍政幹部前往執行思想工作,結果這一次上官子平很爽快地答應了。
1945年5月26日,八路軍在豫西的主力部隊外出作戰,整個地區的防守比較空虛。
上官子平看準了這個機會之後,聯合國民黨一起動手,在豫西12處地方同時叛變,對當地的八路軍以及軍政幹部下手。
由於事發突然,我軍還沒有任何的準備,結果很多優秀的幹部就因此遇害,至少極少部分人能夠逃出來。
上官子平叛變之後,當地的其他幾個舊勢力也紛紛響應,一時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我軍剛剛經歷完全挫敗,力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不得不選擇離開豫西。
在這一次的動亂當中,我軍排級以上的軍政幹部犧牲了133人,其中很多都是老紅軍,而且都是毛主席親自從軍校黨校以及部隊中挑選的。
他們都是我軍的精英,這一次的動亂使得我軍流失了不少的人才,對革命事業造成沉重的打擊。
其中劉豐是為數不多能夠逃出來的人,他最初是馮玉祥麾下的士兵,後來選擇起義加入紅軍。
當時他被安排到了上官子平的旅中擔任團長,叛亂開始時上官子平讓警衛員槍斃劉豐,因為劉豐與人為善,警衛員不忍傷害他將他放走。
隨後,劉豐費盡心思回到了我軍的陣地,並在解放戰爭期間發揮出色,一路從團長做到師長,更是在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
不難想象,在這次叛亂中犧牲的其他幹部,很多都像劉豐一樣,是我軍傑出的人才。
那麼為何上官子平會如此果斷選擇叛變?
豫西事變的背景又是怎麼樣?
豫西事變的背景
豫西事變的始作俑者有三人,上官子平、周子濤、史漢三,其中最主要的必然是獨立第七旅的旅長上官子平。
此人本就是土匪惡霸出身,他的父親對他有着很深的影響,上官家族也是靠着欺壓百姓發家的。
上官子平的作惡多端是從他父親開始的,他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惡霸,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
上官家在當地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家族,經常欺壓當地的人民,搜刮民脂民膏。
有其父必有其子,上官子平也是一個小惡霸,從小不學無術經常作惡。
1930年,上官子平在父親的幫助下,通過賄賂的方式當上了當地的警察局長以及地方衛隊司令。
手上有了權力和槍之後,上官子平更加飛揚跋扈,更是視人民群眾為無物,剝削百姓成習慣,引得當地一片罵聲。
上官子平地倒行逆施引得民眾的反抗,忍無可忍的群眾寫狀紙告到了縣長那裡,要求縣長徹查上官子平。
縣長也害怕事情會越鬧越大,於是就用貪污的罪名逮捕上官子平平息民怨,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很快上官子平就在父親的操作下出來了。
1934年,上官子平再一次回到了人民的視野,這一次他甚至看不上警察局長的位置,直接掌握了當地的武裝部隊。
後來因為戰事緊張,當地成立了地方防衛隊,上官子平則憑藉手中的武裝擔任了大隊長,權力又上了一個等級。
中條山戰役之後,上官子平趁此機會收編了大量從前線敗退回來的國軍士兵,直接成立了豫西司令部,成為了豫西地區的一股軍事力量。
有了一股小規模的軍事力量之後,他就開始盤踞在當地,伺機而動。
每當日寇進入當地時,上官子平就會選擇保存實力避而不戰,率軍躲在大山裡面。
一直到1945年,八路軍來到此地,上官子平才重新出現。
當時豫西地區還有李桂吾與上官子平分庭抗禮,兩人勢力平分秋色,但是與上官子平不同的是,李桂吾曾是軍人,而且極具愛國熱情,曾多次率部與日寇交手。
最初八路軍想要收編兩支部隊的時候,其實遇到過不少困難,因為兩人本質上是土匪,手下曾經有人殺過共產黨員。
於是收編的事情一度陷入了困境,但是後來國民黨的軍隊以及部分地方武裝,開始進攻上官子平,李桂吾也前去支援上官子平,但是最終沒辦法與國民黨正規軍對抗,無奈之下只能夠向八路軍求助。
八路軍收到求助之後立馬出兵支援兩人,很快就擊退了國軍,兩人與八路軍之間的關係也得到了緩和。
為了能夠壯大自己的力量,兩支武裝選擇向八路軍投誠,並且接受改編。
之後上官子平和李桂吾就加入到了八路軍的隊伍當中,豫西抗日根據地也順利建立。
但是上官子平,匪心不改,接受了改編之後依然保持着原來土匪的作風,在我軍嚴明的軍紀下感到十分不適應。
剛好此時蔣介石也開始行動,在李桂吾死後,上官子平也打消了所有顧忌,直接選擇投靠國民黨。
至於周子濤和史漢三兩人則是徹頭徹尾的土匪,他們手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土匪出身,自然不適應我軍的紀律。
兩人很容易就被策反,之後就和上官子平一起叛變革命,等待時機發起叛亂。
三人經過多次交流之後,最終決定在5月26日動手,豫西事變也由此發生。
上官子平在選擇叛變之後,在國民黨處獲得了不少好處,而其他幾個參與的主要人物也依次獲得了不同的封賞,但是這都只不過是一時之快,他們欠下的血債都是需要償還的。
很快我軍就開始對豫西展開了行動,上官子平等人立馬就潰不成軍了。
叛變部隊的結局
豫西事變發生之後,我黨立刻對豫西抗日根據地的主力部隊發出指示,要求河南前線的韓鈞立刻率領主力部隊回豫西平叛。
但是當時前線的戰事十分緊張,韓鈞的部隊還沒有辦法回來平叛,於是給了叛軍一段活動的時間。
叛軍沒了八路軍的約束之後,開始肆意妄為,在豫西根據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之後河南前線的戰事開始放鬆之後,韓鈞立刻率領八路軍主力回到豫西根據地,對當地的叛軍進行平叛。
和戰鬥力強悍的八路軍主力部隊相比,叛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剛一交手叛軍一支部隊就被打得潰不成軍,一天之內就損失了1300多人。
當時狂妄的上官子平,還率部向我軍在李庄寨的陣地發起進攻,我軍的六支部隊立刻予以還擊。
結果交戰不久,上官子平的部隊就被我軍打得大敗,雖然叛軍人數眾多,但是戰鬥力終究還是十分低下。
當時八路軍將上官子平的叛軍壓制在了一個河溝里,隨後,強大的火力不斷對叛軍發動攻擊,最終叛軍迫於壓力向我軍投降。
之後就是對匪首的抓捕行動,有情報顯示當時上官子平,帶着部分叛軍藏在了白家村。
於是,當晚韓鈞就帶領一個突擊團對白家村發動突襲,頃刻間就擊斃了30多人,上官子平也身受重傷。
隨後上官子平在眾人的掩護下躲進了一所民居才逃過了追捕,之後又躲進了縣城外的一個山頭裡面。
但是經過此戰之後,上官子平已經徹底被打服了,之後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患上了重病,每天都靠着鴉片來控制病情。
最終在9月,因為吸食鴉片過度和重病纏身死在了山洞裡,結束了其39年作惡多端的人生。雖說我軍對於此次叛亂及時作出了“回應”,但是在這次事件中產生的損失卻是不可估量的,我軍的抗日根據地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133名遇害的戰士都是我軍寶貴的財富,沒有倒在戰場上,反而倒在了這群土匪的手中,實在是可惜至極。
總結這一次的事件,背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國民黨的特務的策反活動以外,我軍地方領導的疏忽大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當時澠池縣的副縣長就曾經多次向我軍根據地的領導傳達過相關的建議,認為上官子平此人匪心太重,極有可能會叛變,但是當時韓鈞等人都沒有重視這個建議。
對於上官子平等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沒有做到位,遭到對方拒絕就選擇擱置此事,最終導致了這個嚴重的後果。
在上官子平等人叛變之後,黨中央也曾經發來電報,讓各地的部隊要提高警惕,防止其他的勢力受到影響後同時叛變。
同時將一部分的政工幹部全部撤回,但是部分領導人對此並不重視,最終導致多方勢力同時叛變,多位政工幹部也因此慘遭殺害。
豫西事變平定之後,部分根據地的領導人也在事後進行檢討,他們犯了嚴重的經驗主義,同時也對於收編的部隊麻痹大意。
雖然眾人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中,但是對我軍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法挽回,此次事件也成了一個重要的經驗教訓,提醒我軍日後不能夠重蹈覆轍。
我軍的統戰思想對於當時的抗戰大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好的政策,但是面對收編回來的部隊,必須要提高警惕。
因為這些人此前的身份極為複雜,很多曾經都是割據一方的土匪,在他們身上還殘留着濃厚的匪氣。
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教育和指導這群人,那麼留着必然就會成為軍中的一個隱患,在豫西事變發生之後,我軍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日後都對收編的部隊,更加重視思想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豫西抗日根據地政權建設研究》
《抗日戰爭末期發生的“豫西事變”》
《抗戰時期“豫西事變”的前前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