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2022年10月06日18:30:27 軍事 1085

很多朋友在上學時都學過一篇《紅軍老戰士甘祖昌》的課文,文中的甘祖昌是開國少將,因為在戰爭年代頭部多次受傷,留下了嚴重的腦震蕩後遺症,經常昏倒,無法長時間工作,於是他在1957年主動放棄了將軍的身份,帶着一家人回到了江西省蓮花縣老家當了農民,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課文《紅軍老戰士甘祖昌》

甘祖昌不僅自己淡泊名利,而且對幾個子女的要求也十分嚴格,今天帝哥就給大家說說甘祖昌和幾個子女的故事。

1905年,甘祖昌出生於江西省蓮花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在1926年就參加了農民協會。就在這一年,妻子陳卯姑為甘祖昌生了個男孩,取名為“甘錦榮”,孩子出生以後,甘祖昌依然忙於革命工作,一家人聚少離多。

1934年11月,甘祖昌跟隨主力紅軍長征。不久以後,蓮花蘇區淪陷,敵人找不到甘祖昌的下落,就把陳卯姑抓了起來,並對她使用酷刑,逼她講出丈夫的去向。在敵人的逼迫下,陳卯姑被迫改嫁,8歲的甘錦榮只好跟着奶奶陳瑞英和叔叔們相依為命。

甘祖昌跟隨紅軍到延安以後,才知道家裡遭遇了如此重大的變故,他感到十分悲痛和內疚,覺得是自己給家人帶來了不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經常獨自遙望家鄉的方向,偷偷流淚。

新中國成立後,時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的甘祖昌在1950年抽空回家探親,終於再次見到了兒子甘錦榮。此時甘錦榮也已經結婚了,但他對父親並沒有多少印象,他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這個身材魁梧的陌生軍人。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祖昌

一旁的奶奶對甘錦榮說:“這是你爸爸!”

甘錦榮的個子非常瘦小,和甘祖昌高大的身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甘祖昌感到十分慚愧,自己出去革命這麼多年,始終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真是太對不起兒子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甘祖昌在返回新疆時,並沒有把甘錦榮一起帶走,而是把堂兄甘桂雲的孩子甘炳朗帶去新疆讀書。

當時甘錦榮在家鄉干篾匠活,因為身體瘦弱,上山砍竹子太吃力,在陳瑞英的再三要求下,1951年,甘祖昌終於同意兒子和兒媳來到新疆。甘錦榮本來也想讀書,但甘祖昌卻說:“你都20多歲了,也結婚了,還是找個事做吧!”

甘錦榮認為工作也可以,但希望找個錢多事少的工作,因為軍區後勤部就開了不少作坊、工廠和商店,只要當後勤部長的父親開口,他是完全可以被安排過去的。但甘祖昌得知兒子會打鐵後,卻把他安排到工廠去打鐵了。

甘錦榮在工廠里打了半年鐵,發現這比在家做篾工更累,他的身體實在吃不消,便偷偷寫信告訴奶奶。不久以後,甘祖昌收到了母親的來信,他提筆回復道:“現在剛解放,廠里機器少。我們當幹部的兒女應該帶頭干粗活,等將來條件好了,問題就解決了。”

於是甘錦榮又打了半年鐵,最後終於病倒了,醫生檢查後,認為他的體質不宜打鐵。甘祖昌只好把兒子安排到農建第六師學開拖拉機,但這也是件苦差事,不比打鐵輕鬆多少。

1953年3月,甘祖昌經人介紹,與在新疆軍區八一子弟學校擔任老師的龔全珍結婚了。結婚這天,學校老師給龔全珍扎了一束漂亮的紙花,甘祖昌在後勤部食堂辦了兩桌便飯宴請領導和同事,就算是舉行婚禮了。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祖昌、龔全珍和孩子

1957年,甘祖昌決定辭職回鄉當農民時,龔全珍堅決支持丈夫的決定,她問丈夫:“你們家鄉的學校缺老師嗎?”

甘祖昌說:“山區農村肯定缺老師啊,那裡公辦老師少,就招收了一些有文化的農民擔任赤腳老師。”

龔全珍笑着說:“那好吧,你回去當赤腳農民,我去當赤腳老師!”

1957年8月,甘祖昌夫婦帶着一家人離開新疆,回到了江西省蓮花縣的老家。甘祖昌回家當了農民,龔全珍則來到鄉里的南陂小學擔任校長。

甘祖昌和龔全珍一共生育了4個女兒,甘祖昌對他們的要求十分嚴格,孩子們從小就得撿糞、割草、放牛、餵豬。甘祖昌還根據孩子們年齡的大小,規定了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一星期檢查一次,完成好的表揚,完成差的則要受到批評。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祖昌

在生活上,甘祖昌也一直要求孩子們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規定孩子們的一件衣服穿三年,一雙襪子穿一年,穿小了的往下傳,破了的不準丟掉。

有一次,三女兒甘公榮穿了一雙破了洞的鞋子去上學,一個同學見了嘲笑她說:“哎呀,人都說你爸爸是當大官的,是部長、將軍,你怎麼穿得這麼寒酸?”

甘公榮聽後十分生氣,回到家就把鞋子脫了扔在門外,然後向甘祖昌抱怨說:“我的同學說,破了洞的鞋子她們種田人家的孩子都不穿,我還穿,真羞死人了!”

甘祖昌趕緊把鞋子揀了回來,他找來針線,一邊補着破洞,一邊教育女兒說:“孩子,你同學說得不對,穿破鞋不丟人,貪圖享受才不好。如今革命勝利了,可任務還沒有完成,我們還要建設社會主義。你是少先隊員,是革命的接班人,應該從小就養成艱苦奮鬥的好習慣,破衣服破鞋子不能丟掉,補好了照樣可以穿。”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祖昌教女兒縫衣服

聽了父親的一番勸導,甘公榮這才破涕為笑。

1972年冬天,甘祖昌的大女兒甘平榮在吉安衛校學習,她聽說部隊來招女兵,而自己正好符合條件,便寫信回家要求父親為她打個招呼,照顧她參軍入伍。沒想到甘祖昌直接回信把女兒好好批評了一頓。

後來甘平榮通過自己的努力,經過學校的組織推薦順利入伍。甘平榮到部隊以後,經過勤學苦練,射擊成績十分優異,還被選送參加全軍射擊表演,甘祖昌這才放了心。

1980年,甘平榮結婚了,龔全珍對甘祖昌說:“孩子結婚了,女兒與女婿的工資都很低,現在要置辦點傢具和日用品有困難,孩子們的終身大事一輩子就這麼一次,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在經濟上幫助一點。”

甘祖昌卻說:“他們工作幾年了,我們也沒要他們的錢,這些事應該由他們自己操辦。我們把他們養大了,就盡了義務,哪能還管那麼多事?”

龔全珍仍然堅持說:“你這個父親好做,我這個當媽的難啊!我不能讓人笑話,一定要幫助他們一點。”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祖昌和龔全珍

夫妻倆誰也不肯相讓,最後龔全珍堅持從銀行里取了700元給了女兒。甘祖昌得知以後,生氣地對妻子說:“你對孩子們太遷就了!我的錢是國家給的,用到革命需要上去是應該的。留給孩子,讓他們坐享其成,就不應該。要改變這種只為子女營造安樂窩的傳統觀念,這也是一種移風易俗啊!”

龔全珍後來回憶說:“這是我們結婚數十年中,在經濟上唯一一次鬧不愉快。”龔全珍知道丈夫有錢,但他回鄉以後一直省吃儉用,把錢全部都省下來支援家鄉建設了,他用在扶貧濟困和支持生產建設方面的積蓄高達8.578萬元,超過了他工資總額的70%。

三女兒甘公榮是甘祖昌最喜歡的一個孩子,1974年她初中畢業了,同時畢業的還有甘祖昌的一個孫子和一個侄子,當時只有三分之一的初中畢業生能夠推薦上高中,他們都面臨著繼續升學還是回農村勞動的問題。

甘公榮的成績很好,完全符合上高中的條件,班主任也有意照顧一下甘家,但如果甘家的3個孩子都上高中,那其他貧下中農的孩子的升學機會就更少了。於是班主任來到甘祖昌的家裡,希望他能夠給縣文教局打個電話,幫學校多要幾個升學的指標。

但甘祖昌了解了情況後,斷然拒絕說:“電話我不會打,既然升學的名額有限,想推薦升學的貧下中農子女又多,那我們的就讓出來好了,讓他們都回來參加勞動吧。”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祖昌

老師聽後十分感動,他對甘祖昌說:“你家一個都不推薦也不好,至少推薦一個吧!甘公榮在學校里的成績很好,升學是沒有問題的,是不是就推薦一下她?”

甘祖昌堅決地說:“不要,都不要推薦!”

甘公榮起初不理解父親的做法,甘祖昌就耐心地和她解釋說:“我8歲就開始勞動,你已經15歲,不算小了。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別小看了種田,學問大得很哩。你在家裡也可以繼續學習,搞農業科學試驗,將來自學成才嘛!”

甘公榮把父親的話聽了進去,開始認認真真地當起了農民,由於肯學習、能吃苦,她很快成了種莊稼的好手。因工作表現突出,她先後被選為婦女隊長和公社團委副書記。

對另外兩個女兒,甘祖昌也沒有特別照顧,二女兒甘仁榮在生產隊當婦女主任,由於勞動積極,肯吃苦,一開始被大隊推薦上大學。但甘祖昌聽說有位家庭困難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學後,馬上給縣裡打了電話,把二女兒的名字換成了退伍兵的名字。

1976年,甘祖昌的妻子龔全珍從教育工作崗位上離休,按當時規定可由一個子女頂替。小女兒甘吉榮本想去頂替母親,但甘祖昌認為,子女長大應自謀出路,而非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吃老本,最終阻止了小女兒去學校“頂班”。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1985年冬天,甘祖昌病重。有一天,甘祖昌把一家人全部叫到了病床前,拿出了一個珍藏的鐵盒子,然後對子女們說:“我沒有給你們留下任何金銀財寶,但裝在這鐵盒子里的幾樣東西,是我最珍貴的。現在我打開給你們看,留給你們作紀念,更是寄託了我對你們的希望。你們要珍惜我的榮譽,不要去給組織添任何麻煩,更不能做任何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如果這樣,我就真正可以死而後已了!”

鐵盒子里放着甘祖昌在1955年授銜時被授予的3枚勳章,還有幾張他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在兵工廠做採購用過的蘇區發行的紙幣,這就是他給子女們留下的遺產!

甘祖昌去世以後,幾個子女都繼承了他的遺志,他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尤其是三女兒甘公榮,由於工作出色,多次榮獲全國、省、市勞動模範稱號。甘公榮退休後,又積極協助母親龔全珍開展慈善公益活動,2016年12月,她與母親龔全珍一起生活的家庭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在今年的3月7日,中宣部、全國婦聯評選出了10名“最美巾幗奮鬥者”,甘公榮也位列其中。

開國少將的女兒結婚,妻子支援了700元,他卻生氣:你太遷就孩子了 - 天天要聞

甘公榮獲得“最美巾幗奮鬥者”

在文章的最後,讓我們兩次向甘祖昌將軍一家人致敬!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後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台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帝哥說史”,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艦艇“新青年”挺進深藍 年輕官兵“硬核”青春逐夢海天 - 天天要聞

艦艇“新青年”挺進深藍 年輕官兵“硬核”青春逐夢海天

054B型導彈護衛艦是我國自主研製建造的新一代護衛艦,因型號代碼中的54數字,被官兵們譽為艦艇序列中的“新青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剛剛入列不久的054B型護衛艦欽州艦再次奔赴南海某海域開展實戰化訓練,青年官兵們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為提升作戰
美媒曾公開全球最差的7航母:遼寧艦上榜,福建艦和山東艦呢? - 天天要聞

美媒曾公開全球最差的7航母:遼寧艦上榜,福建艦和山東艦呢?

前言美國《商業內幕》發布了一份引發軒然大波的榜單,全球最差現役航母排行,而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赫然在列,甚至被美媒冠以“榜首”之名。美媒還冠冕堂皇的展示出一些它們所謂的證據,可遼寧艦的作戰能力有那麼差嗎?而且中國現在可是擁有了三艘航母,福建艦
美國軍援烏克蘭3.1億美元!用於支持F-16戰鬥機 - 天天要聞

美國軍援烏克蘭3.1億美元!用於支持F-16戰鬥機

在美國和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後,特朗普似乎開啟了軍援的步伐。最新消息,美國還批准了向烏克蘭提供3.1億美元的援助。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的話證實了這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此項軍援將專門用於烏克蘭的F-16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