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戰前夜
膝縣戰鬥之後,我們八師在膝縣西而小峰庄一帶進行了短期休整
一天,張雲逸副軍長把我找去,對我說:“何師長,早就聽說八師攻堅很有一套,今天請你來談談你們是如何運用炸藥攻堅的。”
我彙報說:“魯南地區有些工礦企業,因此我們部隊幹部戰士中有一些礦工出身的同志懂得爆破技術,我們部隊的領導同志吸收他們經驗,在戰爭中推廣使用炸藥的”
“最早使用炸藥是什麼時候?”張副軍長急切地問。
“還是在抗戰末期。開始,部隊既沒有炸藥,也沒有想到使用炸藥,打鬼子的碉堡,多是用迫擊炮平射進行轟擊,但是由於鬼子修的碉堡都較堅固,我們的炮彈又很有限,因而效果不理想。於是,從一九四三年開始,我們就組織了一批棗莊煤礦礦工出身的幹部戰士,研究試驗用炸藥炸碉堡。最初是用黑色炸藥,威力比較小,捆紮的炸藥包很大,份量也重,爆破員送炸藥包非常團難。後來,找們就想方設法到鬼子的礦上去偷黃色炸藥,同時也利用關係買一點。黃色炸藥威力大,炸一個碉堡用五六斤炸藥就可以了。那時候炸藥少,弄到幾十斤黃色炸藥,就象弄到寶貝一樣。”
“爆破能不能成功,關鍵在都里?”張副軍長又問。
我思索了一下,答道:“要使爆破成功,特別要重視敵前偵察。就是說,要把敵人的工事情況,兵力分布確確實實摸清楚。因此,指揮員不能遠離戰場,要親自去敵人陣地前沿摸情況,才能下准決心。王師長生前就是這樣做的,這也是八師作戰的一個特點.同時,爆破還要與火力掩護、突擊結合起來,一環緊扣一環,這樣就能保證突破成功。”
在這次談話中,我還對張副軍長說:“炸藥包的捆紮也很重要。捆得不好,效力就差。我們部隊捆炸藥包,都是反覆進行練習的。找一塊土坯,插上假雷管,接上導火索,用布包上,用繩子練習着捆。送炸藥包的技術動作也是經過反覆演練的,打一仗練幾次,不斷打不斷練。因此,爆破員的戰術動作都很熟練,這就保證了送炸藥包的成功。
聽了我的彙報,張副軍長認為這些攻堅的經驗很好,他鼓勵我們在休整期間好好運用這些經驗,進一步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遵照張雲逸副軍長的指示,在小譯庄休整期間我們貫徹“以戰教戰”的方針,組織部隊開展練兵活動。同時,按照“以戰養戰”的方針,我們又抓緊時機擴充兵負,補充裝備。當時在部隊中廣泛進行了階級教育,啟髮指戰員的階級覺悟弄清“為誰當兵?為誰革命了”的問題。對於膝縣戰鬥之後俘虜的大批國民黨」兵我們根據俘虜政策處理,老弱病殘和不願留下的,發給路費,遣散回家,願意留下而又年輕力壯的士兵,經過短期訓練後補充到部隊去,以老帶新,使之成為新型人民軍隊中的一員。在這期間我們師的政治委員丁秋生同志也到職了。
他原是魯南軍區政治部主任,我和他過去雖不相識,但早就聽說他經過長征是位有豐富政治工作經驗的老幹部,他平易近人。在我們師的歡迎大會上講話很謙虛,表示要同大家一起把部隊建設好。
當時,在全國人民一致要求和平的強大政治壓力下經過我黨的談判鬥爭,國共雙方簽訂了“雙下協定”實際上,符介石在玩弄反革命兩面手法,大搞假和談、真內戰。一九四六年一月,就在停戰令頒布之前,蔣介石向其軍隊發出了“星夜前進,搶佔戰略要點”的密令,企圖奪取進攻解放區的有利陣地。
在徐州地區,國民黨第五十一、七十七軍,在偽軍郝鵬舉部配合下,向韓庄、峰縣、棗莊方向發起進攻,敵三十三軍馮治安部由徐州、賈汪東北進犯,佔領了我黃秋套山區。
針對敵人的企圖,我山東野戰軍指揮部(以下簡稱野指)組織了運南(運河以南)戰役,以進佔有利陣地威脅徐州,粉碎敵人的進攻。這是停戰前夜的一場激烈戰鬥。
當時我們只有一個信念:決不能讓敵人佔領解放區的一寸土地,殘害根據地的群眾。
兄弟部隊猛烈反擊進犯韓庄、蜂縣、棗莊之敵,與此同時,我們八師根據野指命令,從滕縣南一下,經台兒庄,抄到敵人右側後,進入運河南黃秋套山區反擊馮治安部的進犯。一月十一日,距停戰令生效時間只有兩天了,我師晚上運動至棗莊附近。不料第二天被敵機發現,從拂曉至下午四點多鐘,敵機一架接一架,不停地輪番進行偵察、掃射、轟炸,致使我師無法行動。敵機如此狂轟濫炸,目的很明顯,是想阻止我軍前進,以便搶在停戰令頒布前更多地佔領我解放區土地。“決不能讓敵人的陰謀得逞!”我命令部隊一面進行隱藏,組織對空射擊,一面利用敵機活動空隙逐步運動前進。黃昏敵機走後,我們立即整頓部隊,按預定戰鬥部署進入黃秋套山區,向攻擊目標投入戰鬥。
二十三團主攻泉源,奪取了敵軍團山陣地。十三日,即停戰前最後一天,敵人組織力量,向團山反撲,企圖傾全力奪回團山陣地。我二十三團釘在陣地七,與敵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打退敵人多次進攻。這時,我增援部隊及時從敵側翼發起攻擊,以生力軍投入戰鬥,粉碎了敵人反撲,鞏固了團山陣地。此刻每小時每分鐘都是寶貴的,部隊未作停留,一鼓作氣追擊潰逃敵人,又佔領了團山西南的五六個村莊,終於牢牢地控制了黃秋套山區。
在我軍的反擊、威懾下,國民黨第六路軍總司令郝鵬舉被迫率部投誠,進犯黃秋套山區之敵,倉惶退縮賈汪附近。我軍徹底打破了敵人在停戰前搶佔戰略要地的企圖。
午夜十二時,停戰令生效,我軍立即停止了一切攻擊。
停戰令生效的次日清晨,陳毅軍長騎馬巡視我軍堅守的各個陣地,來到了八師。他看到我,第一句話就問:“打得怎麼樣了”我回答:“敵人傷亡四百多,被我俘虜五百多,我們部隊傷亡二百多人。”接着,我攤開地圖,向他彙報我師現在佔領的各個陣地所處位置。隨後,部隊集合起來,陳軍長騎在馬上向大家講話、他說,為什麼要簽訂停戰協定?因為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中國人民渴望和平,希望建設。這是全國人民的一致願望。
既然達成了停戰協定,我們就要遵守也希望國民黨軍隊真正遵守。他又說,簽訂這個協定是不容易的,是經過了鬥爭的,是打出來的。似是,協定達成了是一回事,真正要遵守又是一回事,還要經過鬥爭。今後的形勢,就是在和平中又有鬥爭。所以,我們的方針仍然是針鋒相對。要進行各種形式的鬥爭。他要求大家,在和平期間,把我們根據地建設好,把部隊建設好,整軍備戰,迎接新的鬥爭。
停戰和平階段到來了。部隊移駐到滕縣以西一帶,進入百日大練兵時期。當時,全國政局變化很大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和整編軍隊的方案。對此,部隊思想一度發生波動,有的認為“我們讓步太大,投降了國民黨!”有的則滋長了和平幻想,想離隊回家或進城玩玩等。針對這些問題,百日練兵先從政治練兵開始,進行階級教育及“和平不忘鬥爭”的教育。自由討論,座談辮論,最後統一認識政治練兵之後展開了軍事大練兵,着重總結五個月米自衛作戰的經驗,並學習新的戰爭知識和提高爆破技術等。然而就在百日練兵還未結束時,內戰危機就逼近了。蔣介石自認內戰準備已經就緒,便背信棄義撕毀停戰協定,進攻東北解放區,圍攻我中原軍區,真是瘋狂貪婪,欺人太甚!
六月九日,我師奉命投入棗莊戰鬥。起初,二十旅圍困棗莊之敵,月余,攻克未遂,二十三團又奉命參戰。兩部以圍困、地道作業、爆破、攻堅戰術,攻克棗莊,全殲守敵王繼美部,抗擊了反動派的進犯。但是,蔣介石並沒有因此縮回他的惡爪。他自恃擁兵數百萬,裝備先進,彈藥充足,向我各個解放區發動了戰略{生的全面進攻。
正是從這時候起我們師開始經受戰略大轉變的嚴峻考驗。應當承認,在開始時我們對這一場大搏鬥的殘酷性、艱苦性是缺乏充分估計的。但是正是在這考驗與挫折之中,我們部隊的攻堅作戰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