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專門討論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問題。這是機構成員國第四次協商一致決定以單獨正式議題形式進行討論,挫敗了美英澳暗箱操作強推“合同過會”的圖謀。會上,中方曆數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的“七大問題”,有理有據地將它們倒行逆施搞核擴散的危險行為和罪證公之於眾,得到機構成員國的普遍呼應。
一年前的同一天,美英澳不顧全世界的反對,執意組建“奧庫斯”小圈子,核心計劃是美英將協助澳建造至少8艘核潛艇。為此澳方撕毀了與法國簽訂的價值900億澳元的12艘常規動力潛艇合同,被法國人痛斥“背信棄義”“是騙子”。
一年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遭到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和反對。許多分析人士指出,三國合作涉及的核武器材料轉讓本質上是核擴散,對全球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澳大利亞研究院國際與安全事務項目主任貝姆認為,長遠看奧庫斯“可能會增加核戰爭的風險”。埃塞俄比亞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梅拉庫將三國核潛艇合作比作“打開新的‘潘多拉魔盒’”,指出這將刺激一些國家搞核軍備競賽,最終攪動整個地區的安全局勢。
美英澳都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理應履行防擴散義務,核潛艇合作必須要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的授權。面對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反對,三國置若罔聞,不擇手段地強行推進。中方這次列出的“七大問題”就揭穿了它們的伎倆以及搞核擴散的本質。
總體看,這些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混淆視聽,通過偷換概念來極力淡化搞核擴散的“原罪”;一類是政治綁架,企圖脅迫機構秘書處、利用機構總幹事來“洗白”。
先看第一類。比如在8月份召開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十次審議大會上,美英澳提交了所謂“在奧庫斯夥伴關係下開展合作”的工作文件,試圖用“海軍動力堆”當借口掩蓋核擴散本質,把核武器材料非法轉讓包裝成合法無害的行為,誤導國際社會。
再看第二類。為了強推“合同過會”,美英澳繞開機構全體成員、擅自同機構秘書處談判,企圖脅迫秘書處提出豁免三國核潛艇合作的保障監督方案,然後憑藉自己在理事會的票數優勢來強行通過。同時,三國還利用總幹事發布內容片面的誤導性報告,為核擴散行徑背書。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相關條約,秘書處和總幹事應該也只能按照成員國的授權行事。像美英澳核潛艇合作這種事,只有作為主權國家的成員國才能決定。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群近日接受採訪時打了個比方:就像銀行不能自己處理黑錢一樣,它沒有這個執法能力,當然更不能為來路不明的黑錢“洗白”。美英澳三國另起爐灶,實際是在機構內部搞分裂。
國際原子能機構 資料圖
玩文字遊戲也好,搞暗箱操作也罷,美英澳掩蓋不了倒行逆施搞核擴散的“原罪”。有分析報告指出,美英兩國核潛艇反應堆目前均使用丰度超過90%的武器級高濃鈾,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它們向澳轉讓的核材料也將是武器級高濃鈾。而據國際軍控專家估計,這些轉讓的武器級核材料可用來製造多達64枚至80枚核武器。可見,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是明目張胆的核擴散行徑,性質惡劣、危害嚴重。
與此同時,美英澳小圈子的“雙標”做派也遭到國際社會強烈批評。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不久前刊文說,“奧庫斯”合作暴露了華盛頓的雙重標準,即允許澳大利亞獲得核動力潛艇,卻對伊朗核計劃採取強硬立場。此外,美國一邊強調“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一邊連續退出《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等重大軍控條約,公然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誰是世界和平的破壞者、國際規則的攪局者?不言自明。
當今世界動蕩不安,核擴散的風險正在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甚至發出警告,人類與核武器毀滅世界之間只隔了“一個誤解”或“一個誤判”。維護核安全是各國共同責任。美英澳小圈子倒行逆施想把“核共享”禍水引入亞太,國際社會絕不會坐視不管。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