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西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藏地方當局的部分人員,在外國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拒絕和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進行關於西藏和平解放的談判,企圖對抗我人民解放軍解放西藏為了使西藏回到祖國的懷抱.我西南軍區遵照巾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在西南戰役結束後不久即組成以十八軍為主要力量的西進兵團,在西北軍區部分部隊的配合下準備進軍西藏。
為了順利完成進軍西藏和守衛邊防的艱巨任務,軍區極其注意解決對十八軍人員裝備、交通運輸、物資供應的保障工作。賀龍司令員曾多次聽取與研究後勤供應工作,並且反覆交代要給進藏部隊以最好的裝備,最好的騾馬。進藏部隊需要什麼,能辦到的一定要滿足他們的要求。早在二野劉、鄧首長發出《關於動員全軍支援十八軍進藏的指示》中就說過我十八軍現受領進佔西藏的光榮任務,我們決定動員全野戰軍的一切可能的力量,從裝備、運輸力各方面來支援該軍。因此決定由每軍抽調精良的馬匹,組織一千匹馬的運輸部隊,並配齊一部、飼養員及馱鞍。
並責成第十、十一、十二軍每軍從解放戰士中抽調四川省以外各省的三千名(共計九千名)精壯士兵給十八軍......在這個指示中,還決定向各軍抽調了十二門九二式步兵炮、七百支卡賓槍、四百支湯姆式衝鋒槍,以及一個基數的彈藥等較好的武器給十八軍。同時,西南軍區為了把支援進藏工作落到實處,還決定成立了進藏支援司令部,任命十八軍副軍長昌炳桂為司令員,第二野戰軍後勤政拾部副主任盧南樵為政治委員負責支援進藏工作。川西軍區還抽調部分部隊,充實了十八軍因在剿匪作戰中的減員。
並且從成都繳獲的汽車中,挑選出四五百輛,組成汽車運輸部隊,以及籌集了大量的汽油、酒精等燃料,供給進藏部隊使用。由於領導重視多方支援,使進藏部隊的人員充足強壯,武器裝備精良,其他物資也滿足供應。道路經過搶修和新辟,也基本上能夠保障汽車或騾馬運輸的需要。這樣就將“補給重於戰鬥”的方針落到了實處,較好地保障了進藏部隊適時地發起昌都戰役和向拉薩進軍。
西南軍區黨委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根據進軍西藏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實際情況,提出進軍西藏的方針是:“政治重於軍事”、“補給重於戰鬥”。擔任進軍西藏任務的部隊,在進行物資、道路等準備工作的同時,抓緊時間對指戰員進行了思想教育和政治動員。針對當時部隊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情緒,積極開展了形勢與任務的教育。通過評功、訴苦、宣誓大會,啟發廣大指戰員的階級覺悟和戰鬥熱情,自覺地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完成解放中國大陸西南地區最後一塊領土的光榮任務,奮勇地向西藏進軍。
為了及時掌握進藏部隊的思想動態,和做好思想動員工作,西南軍區政治部曾派出工作組去十八軍幫助工作。一九五一年三月,在兄弟部隊的配合支援之下,開始向西藏進軍,沿途經過大小二十多次戰鬥,到達了昌都外圍,但敵人仍佔據着昌都。十月六日至二十四日,我軍發起了昌都戰役,一舉攻佔昌都。殲滅敵人昌都邊都使總署及第三、七、八、十和真伯拉等六個代本(相當於團)的全部和其他三個代本的一部。第九代本起義,共計六千餘人。昌都戰役的勝利,使我軍控制了西藏東部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給了西藏上層反動分子一個嚴重的打擊和震懾,促進西藏統治集團的內部動搖分化,為爾後的和平解放西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西藏地方當局看到昌都失守,我軍進軍西藏勢不可擋,於是在一九五一年四月派出代表來北京談判。
五月二十二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簽訂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根據協議規定,我進軍西藏的幾支部隊,分別於七月、八月,從西康、雲南、青海、新疆出發,向拉薩等地挺進。我軍進藏部隊,在進軍中戰勝了冰天雪地、道路艱險、物資供應不足以及高山缺氧的重要困難。於當年十二月先後進抵了西藏首府拉薩及其它地區,終於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艱巨任務。
昌都戰役結束後,我曾赴昌都了解進藏部隊情況,檢查和指導工作。進藏部隊廣大指戰員的那種克服萬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