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2022年07月04日20:08:02 軍事 1451

文 | 星辰文史

編輯 | 長鹿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前言

1999年,5月8日,這一天是十四億中華兒女永遠不會忘記的痛,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駕駛B-2轟炸機投下五枚導彈無恥的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3名記者當場犧牲,多人受傷。

尤其是許杏虎和朱穎夫婦,他們才結婚不久,就接到了遠赴南斯拉夫的任務。

這一事件直接激起了中華人民的憤慨,大家紛紛走上街頭,要求美方給出合理的交待,否則必將用鮮血來洗刷今日的恥辱。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而美方在事後也厚着臉皮地做出了回應,他們表示:這只是一場“誤炸”。

轟炸過後一片狼藉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蘇聯解體之後,南聯邦國家也開始分散,相繼宣布獨立,但隨之而來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在財產、領土分割上面存在分歧,導致各國之間原本就存在的民族矛盾更加激烈。

而此時的北約,也在背後觀察着這一切,他們擔心南聯盟各國的一系列行為,會打破世界的新格局,於是就開始想盡辦法插手,因此矛盾開始加速激化。

當歐元區正式成立時,美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在3月發動了科索沃戰爭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科索沃戰爭

這場戰爭的過程就像是一場職業拳擊手暴打中學生的表演賽,北約那邊一上來就是戰鬥機加制導導彈的瘋狂輸出,而南聯盟那邊的武器裝備不僅落後,而且防空系統在戰爭期間的作用幾乎為零,面對北約空軍的各種狂轟亂炸,南聯盟毫無還手之力。

這場戰爭持續了近80天,在這次“為了和平”的轟炸後,近3000名平民在炮彈中失去了生命,一萬多人受傷,200多萬人失去了工作,據戰後統計,這次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近2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災民

南聯盟最終不得不答應西方八國和俄羅斯共同提出的解決方案,徹底退出科索沃

堅守在崗位上的許杏虎夫婦

在此期間,南聯盟的各種民用設施都遭到了嚴重破壞,當地百姓也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在此地的中國同胞,為了躲避這場災難,多數人都踏上了回國的飛機,只有少部分人還留在這裡,還在堅守着自己的崗位。

當時許杏虎夫婦便聯名連載戰爭紀實報道《親歷炮火》。

在這次報道中,他們用幾十篇的前線報道,揭下了北約“為了和平”的虛偽面具,通過報道的文字向著世界傾瀉而出。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許杏虎夫婦

隨着轟炸的越演越烈,他們夫妻二人搬到了南斯拉夫大使館,為了讓家人放心,他們第一時間打電話報平安,告訴他們住進了大使館,非常的安全。

大使館慘遭轟炸,三名記者不幸犧牲

然而誰也沒能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中國大使館就遭遇了一場巨大的劫難。

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在結束會議之後,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說是休息,其實工作人員也都是回去繼續工作罷了,有很多消息,他們要及時傳回國內。

大使潘占林回到房間後,點上一根蠟燭繼續伏案工作。

因為這些天北約對南聯盟的轟炸,導致大使館周圍的一些基礎設施遭到了損壞。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潘占林

11點45分左右,一聲巨大的響聲在大使館內響起,緊接着強烈的震感驚醒了所有外交人員,整個使館的辦公樓都產生晃動,玻璃窗紛紛碎裂,樓頂的天花板也逐漸脫落。

潘占林迅速向外走去,剛開始他以為北約轟炸了我國大使館旁邊的南斯拉夫電力設計院,爆炸的餘波殃及了大使館,但是等到達外面以後,他卻徹底愣住了。

眼前已經成了一片火海,地上到處都是破碎的玻璃和石頭碎片,牆壁上的牆皮大面積脫落,在大使館的右方整棟樓都被削去了一半。

這眼前的一幕,讓潘占林明白,被轟炸的根本不是南聯盟的電力設計院,而是我國的大使館。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美方當時出動的是一架B-2隱形轟炸機,它是當時美國最先進的一款機型,就是這架飛機向我國大使館投去了5枚精緻制導導彈,這次轟炸雖然只持續了2分鐘,但炮彈所到之處都是火光衝天。

第一枚導彈直接從大使館的頂層穿透了整棟樓,落在了外交官的宿舍里,邵雲環是當時的一名記者,在此次轟炸中不幸犧牲。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邵雲環

第二枚導彈直接在大使館中心爆炸,三層辦公室受到嚴重破壞,二層被穿透,炸彈在一層爆炸,這一顆導彈將我國所有機密文件全部燒毀,並且造成多位工作人員受到嚴重傷害,現場場景簡直可以用人間煉獄來形容。

第三枚炸彈落在了大使館的西北角,在房間里的許杏虎及其夫人不幸遇難。

當時,遠在南斯拉夫的記者發回了許杏虎夫婦遇難時的情景,報道中說,許杏虎犧牲時很痛苦,手在劇烈掙扎,衣服也破了。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許杏虎夫婦

在找到許杏虎後的一個多小時,他們才找到他妻子朱穎,她直接從二樓被炸到了地下室,沒有人知道他們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是如何度過的,也許是在睡夢中,也許他們是一步步穿越生死隧道,用一種極其痛苦的方式和世界訣別的…

第四枚炸彈直接貫穿全樓,落在地下室,要知道,地下室儲存的全是煤氣罐和石油導彈爆炸後,整座大樓直接被破壞。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轟炸,直接導致我國記者許興國夫婦和邵雲環三人犧牲,二十多名大使館工作人員背負着重傷折磨,當一些倖存者被找到時,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的神情。

第五顆炸彈落在潘占林大使所在住所的中央,這顆炸彈一直鑽到了地下,幸運的是,這顆炸彈一直沒有爆炸。

激起中國民眾憤怒

消息傳回國內,全國上下一片嘩然,這種赤裸裸的挑釁,任誰也接受不了,立刻激起了全國民眾的憤怒,我國很多地方的民眾都自發組織起來,將三位去世記者的黑白照捧在胸前,在全國各地的美國大使館門口集結。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甚至在有的地方舉行了反美的遊行活動,他們高呼着心中的不滿,要為遇難的同胞們討回一個公道,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中國人的血不能白流,同時也在為國家討要一個說法。

這件事傳開後,在國際上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俄方出面譴責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稱:這是喪失了人性的行為,隨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也相繼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政府面對全世界的譴責,毫無悔改之意的老美竟然說這只是誤傷!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這是北約對南聯盟實施轟炸的幾個月以來,第一次攻擊外國使館。

在轟炸事件剛過了半個小時後,北約的發言人謝伊就立即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得意洋洋地誇讚北約對南聯盟的打擊有多準確。

還直言北約此次的打擊是合理的,彷彿根本就不知道剛才發生過什麼。

美國開始狡辯

同一時間,此次事件也傳到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秦華孫的耳朵里,他立即召集了代表團的成員召開會議商討對策,最終決定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審議北約炸我國使館的問題。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秦華孫

在此次大會上,秦華孫指出,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了四十多天的轟炸,已經造成了大量的百姓傷亡,現在又將矛頭指向中國,居然喪心病狂的轟炸中國的大使館,這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

中國政府和人民對這一野蠻暴行表示極大憤慨和嚴厲譴責,並提出最強烈的抗議。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必須對此承擔全部責任,中國政府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而美國代表先是說目標失誤,飛行員原本是想要炸毀數百米之外的一家電視台,但是電視台早在四月就已經被北約的炸彈炸毀;之後,美國又發出聲明,聲稱美國使用的舊地圖,他們的目標原本是南斯拉夫聯盟軍需供應採購局。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這樣的話,不知道當時的美國人聽了臉紅不紅,扯謊的水平,連孩子都騙不過,想通過這一種卑鄙的手段,瞞過全世界,簡直就是做夢!B2隱形轟炸機,是當時美國戰機中最為先進的,性能和戰鬥力都很強。

當然,飛機上配備的系統,肯定都是十分先進的,尤其是對目標的瞄準,必定不會出現太大的差錯,就算當時他們用的地圖是之前的,難道那些飛行員在對目標進行發射的時候,看不到使館上面插的五星紅旗嗎?

就算是當時天色較黑,視線可能受到一些影響看不到紅旗,但平時那些美軍也沒少在這周邊轉悠,對於當時的地面情況會不清楚嗎?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轟炸機

想通過轟炸失誤這種冠冕堂皇的話,推卸責任簡直是天理難容!

中國代表團對這個解釋毫不買賬,繼續追問到:“北約是否應該對這次事件做出解釋,後續北約是否應該道歉”?

此時任北約秘書長的索拉納聲稱:“這只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錯誤,我對此深表遺憾。”

美、英對此次事件拒不承認,在會議持續的三個多小時里,一直在狡辯,最終各方代表未能達成一致。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索拉納

進入戰備狀態

老美這項發言,徹底激怒了十幾億中國人民,當時中央軍委副主席得知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一事後,直接召開了軍委緊急會議,會議結束後就下達了一個命令,那就是讓所有軍隊保持緊張狀態,並告訴所有軍隊,讓他們做好要打仗的準備。

我國強硬的交涉態度讓美方對此事不得不更加重視,一改之前的態度,說要和我們談判,經過雙方數月交涉。

美國和北約其他成員國向中國人民和受害者道歉。

達成協議

在6月16日,最終就轟炸事件達成協議,美國向遇難的烈士賠償450萬,我國將這筆賠償金分別給了三位烈士家屬及受傷人員。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並且還要向中國賠付2800萬美元,作為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財產損失的賠償。

2000年,美方又表示,對情報局的8名工作人員進行了處罰,並將其中一人解僱。

但是美方始終沒有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根刺永遠扎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猜測美國轟炸的真正意圖

早在談判前就有消息稱,當時我國獲取了一架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殘骸,就存在我們大使館的地下室,當我們得到這架飛機的殘骸之後,就邀請軍事專家進行研究。

萬萬沒想到,老美在這架飛機裡面安裝了定位系統,雖然該飛機已經不能再正常飛行,但是定位系統依然能夠給美方發送情報。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飛機殘骸

於是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測,認為老美擔心我們發現殘骸的準確位置,從而破壞他們的軍事機密,所以美軍就採取了轟炸的方式試圖掩蓋,為此他們還用上了滅絕人性的武器鑽地彈,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最後一枚鑽地彈並沒有引爆,所以最終目的也沒有得逞。

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動用了5枚精準制導導彈解決問題,更何況,美國選用的鑽地彈,更是表明了他們的飛機,對於中國大使館的轟炸絕非失誤,而是另有原因!

在此之後,我國隱形戰鬥機因此受到啟發,為研發自己的轟炸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這段經歷讓無數人難以忘懷,直到今天,美國仍欠我們一個解釋。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授予烈士稱號

5月12日零點,前去接遇難英烈骨灰的專機平穩地降落在首都北京。

這一天的全國上下都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中,凌晨5點零3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國歌的伴奏音樂準時響起,五星紅旗隨着音樂升起。

然而,這一次的升旗儀式和往常不同,升到旗杆頂部後並沒有就此停止,而是又緩緩回落到了旗杆的三分之一處,這是首都北京以降半旗這種最莊重,最高的規格的形式,向在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遇襲中壯烈犧牲的三位英雄致哀。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降半旗

當天中午,他們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了八寶山烈士公墓。

在表彰大會上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5月19日,許、朱夫婦的另一部分骨灰被雙方父母帶回江蘇丹陽老家安葬。

結語

如今他們已經犧牲了23年,但他們的精神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淡卻,他們的意志將會永遠激勵着我們前行,當戰火四起時,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堅守在硝煙瀰漫的南斯拉夫戰場。

為了呼喚正義,為了捍衛和平,他們不幸犧牲了,但你們永遠都是中華兒女的驕傲。

永不忘記的痛,美國突襲我國大使館三名記者犧牲,美稱只是誤炸 - 天天要聞

但這個血債,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永遠銘記那段屈辱的血淚史,正是我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訓,才促進了我們國家一次次的發展和進步,現如今,中國的實力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尤其是在國防軍事上的發展,更是讓那些西方國家為之膽寒!

但是昔日所遭受的屈辱,我們不該輕易忘記,希望國人能夠,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落後就會挨打,這句話從古至今都沒有錯,如今中國已經強大起來了,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我們也不能因此感到自豪,而是要共同攜手,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只有銘記歷史,才能不讓悲劇重演。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二連浩特法院:召開“法院+金融”訴源治理座談會 - 天天要聞

二連浩特法院:召開“法院+金融”訴源治理座談會

為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糾紛源頭預防、多元化解的“法院+金融”訴源治理工作,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6月18日,二連法院聯合二連浩特金融監管支局召開“法院+金融”訴源治理座談會。黨組書記、院長格日勒圖,二連浩特金融監管支局籌
南海這一刀,砍出了“紙老虎”! - 天天要聞

南海這一刀,砍出了“紙老虎”!

文章作者:北風雪林過去一年多,在菲律賓新總統小馬科斯上台後,菲律賓軍方就持續在南海挑釁。在菲律賓軍方選擇的諸多挑釁海域中,圍繞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的補給,是雙方攻防的核心。菲律賓媒體經常跟隨菲律賓軍方的補給船,拍攝歷次挑釁經過,希望在國際社會
明查|視頻展示黎巴嫩空軍打擊以色列定居點? - 天天要聞

明查|視頻展示黎巴嫩空軍打擊以色列定居點?

速覽- 網傳視頻展示的並非“黎巴嫩空軍打擊以色列定居點”,而是印度尼西亞空軍在該國楠榜圖朗巴旺縣進行軍事演習的畫面。- 沒有證據表明,黎巴嫩在6月12日出動空軍襲擊了以色列。黎軍隊網站上亦無相關信息。事件背景當地時間6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宣布對位於以色列北部的多個目標發動襲擊。社交平台上流傳的一段視頻聲稱展...
普京此次急訪朝鮮越南,目的大不相同 - 天天要聞

普京此次急訪朝鮮越南,目的大不相同

在西方授權烏克蘭使用援烏武器攻擊俄本土,俄羅斯境內多個重要目標,甚至包括兩部空天戰略預警雷達遭襲損毀,俄烏衝突面臨升級,以及西方主導在瑞士召開拉幫結派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企圖全面孤立俄羅斯,普京在內外交困之時,突訪朝越兩國,其目的卻完全不同。
俄朝締約結盟,朝鮮半島無核化已成泡影? - 天天要聞

俄朝締約結盟,朝鮮半島無核化已成泡影?

6月19日,俄朝領導人車隊穿過平壤金日成廣場 根據6月19日俄羅斯與朝鮮最高領導人簽署的《俄朝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莫斯科承諾向朝鮮提供未具體說明的技術幫助,這可能有助於後者推進核武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