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2022年07月02日18:50:20 軍事 1731

所謂的“台灣問題”,本質是中美之間的博弈。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因此,想要相對徹底地解決台灣問題,我們就要拿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將中國和美國進行剖析。

先從美國開始。

美國在二戰之後,作為戰勝國的它放棄了原有的軍事策略,也就是孤立主義。

開始在全球奉行干涉主義,並重新介入亞洲地區。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美國的干涉主義漫畫圖,其本質是美國的霸權主義

這其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朝鮮半島,一個是東南亞半島。也分別指非常著名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事件。

這兩次戰爭都是美國利用軍事手段遏制“共產主義擴張”的具體嘗試,但是都失敗了。

尤其是越南戰爭使得美國在世界冷戰格局中,由強勢一方轉變為了弱勢,美國國內的種族和民權問題也因為戰爭而加劇,為其之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越南戰爭

在這之後,美國的軍事支出一下子擴大了約3倍,與蘇聯進行競爭,搞軍備競賽,世界冷戰格局形成。

20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美國再一次成為了贏家,逐漸走向世界霸主,繼續奉行干涉主義。

之後它的魔爪便伸向了中東地區。

著名的阿富汗戰爭,一直到2014年的奧巴馬時期才正式宣布結束。而美國從阿富汗撤兵,也被外界認為是美國政權在中東開始衰落的標誌。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從阿富汗地區撤離的美軍

還有伊拉克戰爭,也稱“第二次海灣戰爭”,這次戰爭也讓美國在國際上面臨了一些輿論壓力,受到了批評。

最後還有敘利亞戰爭在這些戰爭中,美國的目標都沒有實現。因此,最後造成的長期的影響就是,美國對於中東地區的掌控力會逐漸下降。

掌控力一旦下降到,美元不能跟石油捆綁在一起的時候,美國的經濟就會受到影響,出現疲軟的現象,這對於它的霸權主義來說是會動搖根基的。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美元和石油掛鈎,從此奠定了美元的地位

這時候的美國必須要重新想辦法,穩固自身在世界中心的地位。於是它不得不回歸到平衡外交的道路上。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不斷地在世界各國建立所謂的各種合作組織,以此來壓制那些可能會威脅到它的國家。

可是這一招似乎並不是很奏效,美國還是逐漸走入了外交困境。

但是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彷彿又看到了機會,強化北約和四國集團等聯盟機制,並開闢新的經濟組織,想向外界重新展示自身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最終的結果真的能如它所願嗎?美國還能繼續成為整個世界的山巔之城嗎?

不一定吧。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此圖顯示美國想要重新對世界秩序進行掌控

其實美國的外交困境,是指美國在全球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它的本質,就是現有的美國國家實力無法維持單極的國際秩序。

說直白一點,就是它在衰落了。

這主要從三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

第一,國家決策機制出現了問題。

特朗普時期到現在的拜登時期,共和黨和民主黨已經要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國家內部面臨著分裂的危險。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特朗普和拜登,分別代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

第二,美國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了。

拜登國家政府開發署的署長認為,美國之所以能得到很多國家的尊重,是因為它願意承擔具有挑戰性的責任,也有能力去完成一些比較艱難的任務,是一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國家。

可如今呢,美國卻是在忙着製造問題,挑起烏克蘭問題對付俄羅斯,然後想要如法炮製利用台海問題來對付中國。

再加上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疫情都沒有辦法得到控制和改善,外界就更不會相信它還有能力解決國際問題了。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俄烏衝突的本質

第三,美國一直自詡,主導了全球的自由國家秩序。

事實證明這種秩序正在逐漸走向瓦解,尤其是2008爆發金融危機以後,反全球化力量逐漸成為自由國家秩序的侵蝕力量。

這是美蘇爭霸之後留下的產物,即“民主”化和全球反向力量。

總的來說,美國的外交困境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改善的。儘管拜登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國內進行民主的復興,重振製造業;國際上團結盟友和夥伴,同時將中國塑造為外部威脅從而來凝聚國內的共識等。

都表明美國想要一種新的服務於自身的外交方式,來影響世界秩序的調整,也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下來再說說咱們中國,以前的中國的周邊環境情況是真的不容樂觀。

首先是來自海上的威脅。

戰敗隱退的國民黨仗着美國的支持,不斷地在東部海域給中國下絆子。那時候中國大陸解放軍的實力還真不一定能比過台灣,連武器裝備都比人家差一點,不過要是打的話應該也不會輸。

但可怕的是,你連那個攻擊的機會都沒有。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軍艦進入台灣海峽之後,彷彿發現了新大陸,找到了遏制蘇聯和中國的方法。

於是它聯合日韓兩個中國鄰國,開始打造太平洋島鏈這也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戰略重點。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美日韓三國首腦會晤,從左到右依次是韓國總統尹錫悅,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該島鏈可以細化為三條。

第一島鏈,北起阿留申群島,連接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和中國台灣島,一直延伸到南部的菲律賓島、馬來群島中南半島

不僅如此,國民黨還和美國一起聯手封鎖台灣海峽,導致中國大陸在30年左右的時間裡都不能通過台灣海峽。一直持續到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大陸才能重新通過。

第二島鏈,是由日本南部的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馬里亞納群島帕勞群島等。

這兩條島鏈基本封鎖了中國向東前進和南下的通道。

第三島鏈就不多做介紹了。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島鏈上涉及到的地區都設有美軍的軍事基地

接下來是來自蘇聯的威脅。

中國和蘇聯一直因為珍寶島這個地區的邊境問題,時而有一些小摩擦,最終爆發了珍寶島事件,且中國解放軍成功擊退蘇軍,這一事件在國內掀起了反蘇浪潮。

輿論不斷發酵的同時,雙方也在做着軍事準備。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中國解放軍在珍寶島事件中繳獲的蘇軍坦克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蘇聯在中國北方聚集了一百多萬的士兵,且配備了導彈核武器

而中國也至少派遣了一百多萬人前往北方地區進行增援,同時尋求與美國和日本的諒解,避免達成兩線作戰,對我們不利。

但最終這場戰爭是沒有爆發的,可也足以說明中國當時面臨的都是怎樣危險的周邊環境。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當時的人們,在聽關於坦克的講解

最後再說一個,印度。

其實印度一直覬覦中國的西藏領土,因此它總是小動作不斷。

在中國結束了西藏平叛戰爭的勝利之後,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便向中國提出了領土要求,面積足足有12萬公里,劃分為印度領土。

可中國是不會答應的,幾次溝通無果和多次忍讓後,中印之間爆發了自衛反擊戰。

這個時間點還有一件事,就是古巴導彈危機美蘇之間劍拔弩張無暇顧及其它國家,讓中國找到了反擊印度入侵的窗口期。

最終中國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這場戰爭也讓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威望一落千丈。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而如今中國所處的周邊環境,相對來說和平穩定得多。

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在與美國進行博弈的大環境下,依舊堅持不懈地與周邊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中國與東南亞地區。

它位於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個“十字路口”,其中的馬六甲海峽更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該區域總共包含了11個國家,包括越南老撾等這樣的“陸地國家”,也包括新加坡菲律賓等這樣的“海洋國家”。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東南亞地區的國家

近些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不斷進行各方面的合作,還建立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為了能更好地促進相關貿易的交流往來。

雙方創立了農業合作渠道,構建了反洗錢多邊合作機制,互相出口紡織用品,甚至連跨境電商都有進行合作。更是以疫情為引導,建立雙方的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等。

可以說,中國和東南亞基本是方方面面都有進行合作,而隨着“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和實施,雙方合作的貿易領域和空間都會進一步增強,東南亞國家將會更加依賴中國的市場。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中國與印度。

之前的兩國歷史上有過摩擦,前兩年發生了加勒萬河谷事件,更是讓中印之間的關係跌入谷底。

可今年俄烏衝突的爆發,也讓印度意識到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於是中國外長訪問印度首都,被認為是中印關係破冰,達成進一步合作的開始。

再加上除了中印邊境外,兩國之間還有一道天然的屏障,喜馬拉雅山。因此,印度對於中國來說,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中國與俄羅斯。

當代的中俄關係可以稱之為是中國近代以來最成熟的國際關係。

一來,迫於西方(主要是美國把中國和俄羅斯當成最大的戰略對手)的壓力,兩國必須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二來由於北方的地緣關係,雙方又必須對彼此時刻提防,包括中亞勢力範圍的歸屬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

不過按照現在的形勢來看,只要美國一直針對我們,那中國和俄羅斯的友好戰略關係就能一直維持下去。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中國還不斷發展國防實力,確保自身的海上安全不受到島鏈的威脅。

不僅積極幫助阿富汗進行戰後重建;還成為解決中東問題不可或缺的國際力量;更是在非洲幫助它們進行大型基建的建設等等。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向世界顯示出中國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能力、辦實事的大國,這樣的情況下,周邊的國家環境還能差到哪兒去呢?

周邊環境大變樣,中美問題再升級,台灣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圖為中國工人和非洲工人相處愉快

至於台灣問題,我們更應該放眼世界,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會讓中國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更上一層樓,所以美國才會不斷地進行干涉,不想中國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可如今,美國眼看着霸權要逐漸衰落了,對全世界的掌控力也在下降。這種時刻,中國就更應該保障自身的周邊環境安全,加強與它們的合作,慢慢滲透到它們根本沒有“選邊站”的機會,自然而然地站在中國這一邊。

到時候,收復台灣就是順勢而為,而不是現在的被動局面。只需要記住一點,選擇權在中國大陸手裡。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軍羅斯福號航母結束部署,駛離南海 - 天天要聞

美軍羅斯福號航母結束部署,駛離南海

三艘055萬噸大驅駛入南海,和美軍針鋒相對,美航母“敗下陣來”,突然撤離,將盟友國甩在身後。 南海是我們的主場,有能力應對威脅 近日,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最近組織了3艘....
古巴國家主席參訪俄海軍艦艇編隊:令人印象深刻 - 天天要聞

古巴國家主席參訪俄海軍艦艇編隊:令人印象深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報道,當地時間16日,古共中央第一書記、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參觀了抵達哈瓦那港的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並向俄羅斯水兵致意。迪亞斯—卡內爾16日在其X網站個人賬號上發文稱,“今天我們參觀了‘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的內部,‘喀山’號核潛艇的甲板。這些停靠在哈瓦那港口的俄羅斯海...
東風27亮相,美航母群面臨壓力,全球關注亞洲 - 天天要聞

東風27亮相,美航母群面臨壓力,全球關注亞洲

東風27亮相,美航母群面臨壓力,全球關注亞洲在風起雲湧的國際舞台上,一枚名為“東風27”的導彈如流星劃破夜空,瞬間點燃了全球的軍事焦點。這不僅是一款導彈的展示,更是中國軍事技術飛速發展的象徵,它所帶來的戰略影響,足以讓亞洲乃至全球的軍事格局
800餘名“小劍客”齊聚鴨綠江畔! - 天天要聞

800餘名“小劍客”齊聚鴨綠江畔!

6月15日-16日,2024年丹東“鴨綠江杯”擊劍公開賽在新區體育館拉開帷幕,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800餘名“小劍客”齊聚鴨綠江畔,以賽會友決高下、以劍為媒游丹東。本次比賽是中國擊劍協會D級認證賽事,由中國擊劍協會指導,丹東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主辦。比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兩大組別,設男子、女子組別的花劍、重劍、佩...
小馬科斯命令菲軍做好準備,解放軍3艘055進入南海 - 天天要聞

小馬科斯命令菲軍做好準備,解放軍3艘055進入南海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日前表示,隨着印太地區局勢持續緊張,菲律賓必須做好應對“外部威脅”的準備,重點是防範菲律賓北部地區的突發情況。從地圖上看,菲律賓北部的巴丹群島距離台灣島不到200公里。 ....